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字典。其收"文"九千三百五十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合共一萬零五百一十六字。
這一萬多字,許慎按字形分成五百四十部,"分别部居"、"據形系聯"。這也是中國按"部首"将漢字分類之方法的首創。
許慎是古文經學大家,他在《說文》中,對五百四十個"部首"的排列,系統體現了他的"經學"觀點,也真實反映了上古至東漢古人的哲學認知和宗教信仰。
"五百四十部",排在第一的,"是"一部"。
首字,就是"一"。
許慎曰:"一,惟初大極,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從一。"
關于"一",這裡面沒講任何"數目字"方面的話,倒是充滿了哲學味道。
稍早于許慎的班固,在《漢書.叙傳下》中說:"元元本本,數始于一。"他講的"數",也非"數目字"之"數",而是"規律",也就是"道"。
《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此是也。
許慎"一部"中的第二個字,就是"元"。解曰:"始也。"
《九家易》曰:“元者,氣之始也。”劉安組織編寫的這部“經”,應該是道家觀點。
第三個字,是"天"。許慎說:"天,颠也。"即頂端、最高處。
第四個字,是"丕"。解曰:"大也。"空間的廣大。
可見,《說文》,不僅是從講解最簡單的漢字開始,最重要的,是許慎從"開辟肇始""造化萬物"的哲學高度來解讀漢字的。
這種解讀,并非隻是許慎的"主觀臆測",而大約與這些字造字之初的意圖,相當吻合。
此種吻合,反映出的,是中國先民對世界的最早認知。
"一部",如同在描繪中國先人的"創世觀"。
排在"部首"第二位置的,很像“二”但不是"二部",而是"上部"。
首字“上”,許慎解曰:“高也。”
第二個字是“帝”,怎麼解釋後面再說。
但許慎把"帝"字歸入"上部",緻使後來的字書,"帝"字如何歸"部",成為一個難題,《康熙字典》将之歸入"巾部",但又打破規矩放在同筆畫字之首。
"上部"裡,還有"旁"字,解釋是"溥也",就是"宏大"之義。司馬相如封禅文有"旁魄"一詞,也即後來的"磅礴"。
這個"上部",能夠感覺許慎是有意安排的,專門為了插入“帝”字,有些"我注六經,六經注我"強以為之味道。
第三個“部首”,是“示部”。
"示部"所言,又恰似展現中國先民的"宗教信仰"。
或曰,"外國人有信仰而中國人沒有。" 如此"曰"的,不僅國外有,國内也有。
其實,謬矣。
"示部",以 "示"字開篇。
《說文》對"示"字的解讀,和現在相差甚遠。
其曰:"示,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從上,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祈神事也。"
這段話信息量很大,至少有四點——
第一,"示"字,是指事加象形——上面是指事的"上",下面"三垂"為日月星象形。
第二,"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講到了上古先民的"觀象授時"。
第三,"示"之扼要,是"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古代"星占"由此興起。
第四,"祈神事也",這是古人對天地神祇的崇拜和信仰。
許慎這段話,不是胡編瞎說。
一是,《易》之《系辭》和《彖傳》詳細講到了以上諸點,篇幅關系,不再贅引。
二是,甲骨文中已經有"示"字,其本義,是"天神""地祇""先公""先王"的總稱,就是說,涵蓋了殷人所有祭祀祈祐的神靈對象。
考古證明,中國先民,在距今8000年前,已在有目的地觀測天象;距今6500年前,已形成天神崇拜的原始宗教;距今3000多年前,已有文字為據的完整祭祀體系。
許慎曰:"凡示之屬皆從示。""示"确定、統領了本部的六十三個字。
"示部"有"祭"字,排在"祀"之前。解曰:"祭,祀也,以手持肉"。
小篆"祭"字上面一半,是"以手持肉"的會意。
甲骨文中亦有"祭"字,也是"以手持肉"的會意,但無下面的"示"字底,是殷商五種祭祀系統中之一種祭典的專名。
小篆的"祭"字,加上"示"作為意符。如此變化之後,含義也擴展為表示所有祭祀活動。
《左傳.成公十三年》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
譯成白話是——劉康公說:"國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戰争。祭祀有持祭肉之禮,戰争有獻祭肉之禮,這是和神靈交往的重大禮節。"
由此,可知先秦祭禮之形式及"祭"字之由來。
在各類祭祀中,排在最前面的,是祭上天之神。
"示部"中有"神"字。解曰:"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
《周禮.春官.大司樂》雲:"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
清末民初著名學者葉玉森說,小篆中的"神"字,由甲骨文"申"字演化而來。他說,甲骨文的"申",為閃電象形,引申有"神"義。
殷商之時,對天上之最高神不稱"神"而稱"帝"或"上帝"。(按,這或許為許慎将帝歸入“上部”找個理由)
甲骨文的"帝",亦為"禘",是"束柴"之象形,大約是由最初的祭祀是焚燒束柴而來。
蔔辭的"帝"或"禘" ,有三種含義——第一,天帝、上帝;第二,對天帝、上帝的祭祀;第三,殷商後期被用作先王廟号,含義是先王為"神"。
許慎雖然把"帝"歸入"上部",且無緣見到甲骨文,但在解釋時說:"帝,禘也。從上"。他認為,上面的"亠"是"上"。
關于"禘",許慎說:"禘,禘祭也。……周禮曰,五歲一禘。"
漢代,對于"禘"為何祭,依然衆說紛纭。按照周禮,"三歲一祫",就是三年一回對所有先王進行"合祭",稱"祫";"五歲一禘",是每五年對所有先王與天神一起祭祀。段玉裁說,這至少是殷商以前的"祭俗"。
這倒也符合甲骨蔔辭的記載,即前面說到的"禘"或"帝"的三種含義。
除了天神,也有地神。地神稱"祇"。
"示部"中有"祇"字。解曰:"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天地交會,陰陽調和,則萬物生。古人之信仰,以這樣的陰陽易變哲學思想為理論基礎。
古人祭祀的"神"中,包含着"祖",即祖先神。
"示部"有"祖"字,解曰:"祖,始廟也。"
"廟",原來與佛教無關,是祭祀祖先之所。
《詩.大雅.思齊》雲:"雝雝在宮,肅肅在廟。"《毛傳》:"雝雝,和也。肅肅,敬也。"
甲骨文中有"祖"字,象"且"形,含義為"先祖"。
這個甲骨文經過一系列變化。最初,如"斷木",當為後世所說之"梡(kuān)俎" ,也就是切肉之案闆。"人為刀俎",也由此來。後來,這個字引申為祭祀盛肉之禮器。再後來,引申為被祭祀的"先祖"。
這個字,也是後來的"且""俎""宜"的本字。
殷人,稱"夒"是自己的初祖,學者們考證,後來所說的"少皞"或者"帝俊",皆由"夒"音轉而來。
周人,稱自己的初祖是"大禹",後來,黃帝才成為更早的共主。
古人,把自己的祖先,與天神上帝一同祭祀。
比如殷人,以上帝為最高神,自己則無法與之對話,隻能通過自己的祖先神轉達,因此祭祀上帝亦須祭祀祖先神。
這就是中國古代先民的"以祖配天"觀念。
概括地說,中國上古先民的哲學認知和宗教信仰,主要是"敬天""拜祖"。
于是,逐漸形成了一整套"禮制"。
《漢書.叙傳下》雲:"上天下澤,春雷奮作。先王觀象,爰制禮樂。"
這是說,"禮樂制度",是依據天意、天道,或曰天帝意志而訂立的。
"示部"有"禮"字。解曰:"禮,履也。所以事神緻福也。"
所謂"禮,履也",是《禮記.祭義》的說法。
《易.序卦傳》雲:"履,足所依也。"也就是遵照執行的含義。
許慎說,要按照"禮"之要求敬奉神祇和祖先,這樣就可祈于福至。
孔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論語.八佾篇》)
他說,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這講的,是祭祀需要真心實意。
西周,是"禮樂制度"完善且集大成的時期。并非全部的記載,保存于《大戴禮》、小戴《禮記》和《周禮》中。
這一"禮樂制度",在體現古代先民的哲學認識和宗教信仰的同時,業已包含了"王權神授"、"宗法制度"等古代政治觀,以及古代社會習俗和道德規範。
《說文》第四個“部首”是“三”,裡面講到“王”和“皇”,其實也有強以為之嫌疑。
“一”“上”“示”“三”這四“部”,綜合起來看,倒是可以對先秦至漢的哲學、宗教、政治生态“管中窺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