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中世紀歐洲主要的世俗教育

中世紀歐洲主要的世俗教育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14 04:19:26

在兩宋時期,中國興起了建設書院和講學之風。同時期的西歐,也興起了興辦大學的潮流。近代世界大學的源頭,就是在西歐的中世紀。由此可見,歐洲的中世紀在文化上也并非一無是處,并非完全是黑暗。有了大學,西歐的文化開始突破神學的壟斷,向着世俗化的方向發展。中世紀的大學興起,也成為了文藝複興的一個文化基礎。

一,大學建立經濟文化基礎

在中世紀早期(8—11世紀),歐洲的文化是被基督教壟斷的,教育也是如此。但野蠻的落後的日耳曼人席卷了整個西歐,羅馬時代繁盛的文法學校、修辭學校等世俗教育機構被擢毀,文化教育成為了一片荒漠。繼之而起的是宗教和核心的教育體系。這種教育在于傳播基督教的教義,是一種神學教育。不過,它并非一無是處。西歐的各地的修道院教士們青燈古卷、孜孜不倦地抄襲古典的時代的典籍,不失為保留古典文化的一種交好的方式。

在加洛林王朝時期,查理曼大帝大規模支持教育文化,興辦學校,産生了中世紀短暫的一次“文藝複興”。加洛林王朝興辦宮廷學校,成為全國最高的學府。各地的貴族又興辦騎士教育,行會興辦行會教育,城市興起了城市學校,這些學校不僅加速了文化教育的世俗化,也為高等的大學教育興起提供了文化基礎。

中世紀歐洲主要的世俗教育(西歐中世紀的大學教育)1

查理曼大帝

到了11世紀,歐洲的大學開始興起。我們需要從經濟和文化兩方面來分析一下原因。在經濟上,歐洲經曆了大約300年的黑暗,商品經濟已經開始恢複了起來,城市如雨後春筍一樣在西歐各地出現。城市中産生了一個新的階層——市民階層。原來的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已經無法滿足其文化需求。文化方面,在和阿拉伯的長期交流下,許多先進的西亞文化以及古希臘羅馬典籍傳入了西歐,開闊了歐洲人的眼界。

歐洲最早的大學是意大利的薩萊諾大學和波隆納大學。波隆納大學,于1088年創立,被稱為歐洲的“大學之母”,該大學是研究羅馬法和民法而興起的。那不勒斯的薩萊諾大學,它最初是一所醫學專門學校,以編譯古希臘羅馬及阿拉伯的醫學著作著稱,是11世紀歐洲的醫學研究中心,1137年升格為大學。巴黎大學最初是巴黎聖母院的教堂學校,在1174年成為大學。13世紀之後,歐洲大學競相建立,如英國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德國的海德堡大學和科隆大學等。在1400年,歐洲有23所大學,到1500年達到了58所,1600年達到了105所。

中世紀歐洲主要的世俗教育(西歐中世紀的大學教育)2

波隆納大學


二,中世紀大學的組織和制度

在中世紀,大學有兩種稱呼,分别是“studium”和“universitas”。前者是特定的、範圍狹小的與教育機構和地方學習,類似于專科。後者是多學科、範圍廣、以探求普遍學問的教育機構。其全名為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意思為教師和學生的組合,原來是一般職業性、專業性的團體、行會等,後來發展成為了“教師和學生為了學習和教授某項專業的共同目的”而形成的組織。這也說明,歐洲中世紀大學的組織是從城市行會組織發展而來的。15世紀,“universitas”取代了“studium”一詞成為了大學的統稱。

中世紀歐洲主要的世俗教育(西歐中世紀的大學教育)3

牛津大學

中世紀的大學按照形成的方式可以分為三類,分别是自然形成的大學、遷校形成的大學和教皇、貴族創辦的大學。如果按照領導體制,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由學生主持校物,教授的聘任選拔、學費的數額、學期時限、授課内容等都由學生決定,這類大學稱為“學生學校”,主要分布在南歐地區,以波隆納大學為代表。另外一類大學是由教師掌管校務,稱為“先生大學”。由于城市對學校的幹預不斷加大,“學生學校”在13世紀末開始沒落,最終在18世紀廢除了。

中世紀歐洲主要的世俗教育(西歐中世紀的大學教育)4

巴黎大學

大學中有行會性質的社團,其目的在于保護群體的利益。最早的學生的社團組織稱為“同鄉會”,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大學生之間的團結、博愛等精神。教師之間的社團有“教授會”。在建校之初,大學就會制定頒布《大學章程》,公開大學的機構組成、各部門的權利義務以及選舉方式等。

大學的運轉資金來源于教會和政府,以及學生的學費,捐助者等部分組成。最初的大學生都是來源于城市市民和貧窮人家,貴族子弟看不起大學。随着大學名聲的興起,貴族子弟也以進入大學學習為榮。不過,由于社會局限的原因,中世紀的大學并不接納女學生,直到近代,女學生都被排斥在大學之外。

中世紀歐洲主要的世俗教育(西歐中世紀的大學教育)5

劍橋大學

大學擁有數量衆多的學生,也是一個十分龐大的社會單元。因此,大學必須向教會、城市、貴族手中得到許多特權。如1155年,腓特烈一世頒布給了波隆納大學以《安全居住法》,使其擁有了居住權。總結起來,中世紀大學擁有五個方面的特權,分别是:(1)居住權。也就是師生可以平安居住而不受幹擾。(2),司法自主權,大學師生不受城市普通司法的管轄。(3),罷教權和遷徙權。大學師生如果受到教會的幹擾,可以罷教,也可以遷徙到其他地方。(4),頒布教學許可證的特權。也就是大學頒布的教學證書能夠得到社會的承認。(5),免稅免役權等。

中世紀歐洲主要的世俗教育(西歐中世紀的大學教育)6

歐洲中世紀著名大學分布

可以看出來,中世紀的大學擁有一定的自主權,較高的社會地位。也因為這一點,中世紀的大學能夠成為突破神學壟斷的中心。

三,中世紀大學的教學内容

中世紀大學的教學内容主要分别為文科、法科、醫科和神科,各大學的側重點不同,不過文科基本是基礎課程。教學的語言是拉丁語。最初的大學課程不太固定,由師生自由決定,13世紀後,受到教皇訓令和大學章程的規定,逐漸走向了規範化。

文科是大學的基礎性科目,也就是進入大學首先就要學習文科。文科是建立在中世紀教會學校的“七藝”基礎之上,“七藝”是指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音樂。除此之外還可能加上了自然哲學、道德哲學和形而上學。文科的學習時間從4到7年不等。畢業之後,學生取得了學士學位,才能進一步學習法學、醫學、神學幾個領域進行深造。

中世紀歐洲主要的世俗教育(西歐中世紀的大學教育)7

海德堡大學

法學的内容主要是民法和教會法,主要學習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組織編著的《民法大全》以及教會頒布的各種法律條文。醫學方面主要學習古希臘羅馬以及阿拉伯、猶太人等國的醫學作品。神學主要學習《聖經》以及隆巴德的《名言集四編》。在學習完了這些課程并考試合格之後,才擁有了“碩士”“博士”或者“教授”的學位。至今各國大學普遍采用的學位制度已經畢業禮服的方帽、黑袍都是從中世紀大學傳下來的。

大學的主要教學方式主要有程式化授課外和辯論。授課就是講課,由閱讀、評注、讨論、介紹作業等部分組成。授課也級别的高低,如普通授課是富有學問的教師負責、特殊演講是不太出名的教師負責、粗略演講是學士或者學長負責。而辯論是大學思想最為活躍的表現。許多大學雖然受到教會的控制,但是卻不能阻礙反教會的“異端”思想在辯論中的出現。

中世紀歐洲主要的世俗教育(西歐中世紀的大學教育)8

中世紀大學生的家書

巴黎大學是歐洲中世紀後期的文化中心。著名的哲學家阿伯拉爾曾經在巴黎大學以邏輯學的“三段論”推翻了校長威廉的著名講演,他的演講、辯論現場坐無缺席。除此,還有波納文圖拉、托馬斯・阿奎那等中世紀著名的哲學家出現在這裡。中世紀哲學上的唯名論和實在論之争也在這裡展開。牛津大學的地位僅次于巴黎大學,在1209年,牛津大學已經擁有了3000名師生,衆多的學者名流。著名的羅伯特・格羅斯泰特是牛津大學的領袖,對基督教神學和物理學、天文、地理、法律、醫學都有研究,著有《科學概論》,對後來英國哲學家的培根有重大的影響。

中世紀歐洲主要的世俗教育(西歐中世紀的大學教育)9

一位阿拉伯學者在巴黎大學講學


中世紀的大學打破了過去教會學校的封閉性、狹隘性,開創了一種規範化、世俗化、專業化的高等教育,對歐洲的文化複興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大學教授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七藝”,輸入了大量世俗化的學科,及時在神學和哲學領域也引進了許多新的内容。使得歐洲的文化水平不斷得到提高,人們的認知水平不斷擴展,大學成為了中世紀的文化傳播中心,也是近代之初文藝複興、宗教改革的主要陣地。

參考資料:

張斌賢主編《外國教育史·中世紀教育的興衰》

姚介厚、李鵬程等著《西歐文明·從教會學校到大學興建》

中世紀歐洲主要的世俗教育(西歐中世紀的大學教育)1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