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衆醫學常識的普及,我們都對血型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多數人認為,血型主要分為A型、B型,AB型、O型4種。其中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類型血液的輸入,而O型血可以輸送給任何人。
但這種想法是比較片面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關于輸血的那些事。
曆史上是誰
第一個開始對人體輸血的?
在古埃及時期,血液被認為是有法力的東西,因此王公貴族常常用俘虜的血擦洗身體,妄圖用這種方式趕走疾病,保持健康。
羅馬教皇八世病危昏迷的時候,他的醫生建議喝血救命,大臣們一連殺了三個健康男子讓教皇喝下他們的血,結果教皇也去世了。
此後,有用蘆葦管給失血将軍輸血成功的案例,也發生過被認為具有“文靜性格”的羊血輸給脾氣暴躁男士死亡的案例。凡此種種都是輸血史上的大膽嘗試。
直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英國婦産科醫生布倫德爾為搶救大出血病人首次進行了人與人之間輸血的嘗試,從這時起,輸血才逐漸作為一種正規的救治方案走上正軌。
輸血對血型有什麼要求?
人的血型一般分為ABO血型和Rh血型。
(1)ABO血型分為:A、B、AB、O型血。
ABO血型,是按抗原名稱進行命名的:
紅細胞内有A抗原,就叫A型血;
紅細胞内有B抗原,就叫B型血;
同時含A、B兩種抗原,就叫AB型血;
既不含A抗原,也不含B抗原,就叫O型血。
輸血當然不是随便輸注的,要嚴格遵循輸血要求:輸同型血。
正常情況下,A型血的人輸A型血,B型血的人輸B型血。如果輸用其他類型的血液,就會引起輸血反應。
(2)Rh血型分為:Rh陰性血和Rh陽性血,表示為Rh(-)和Rh( )。
ABO和Rh雖然是不同的分型,但是屬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
Rh血型根據紅細胞膜上有無D抗原進行分類(含D抗原,是Rh陽性;無D抗原,是Rh陰性)。
ABO血型中,以A型血為例:含有A抗原的是A型血,如果同時有D抗原,就是A型血+Rh陽性血。
Rh血型的輸血原則也是輸同型血,即Rh陰性者隻能接受Rh陰性血。
無論是什麼血型,都要在輸血前進行ABO和Rh血型交叉檢驗,一旦輸錯血型,就會引起諸如寒戰、高熱、惡心、嘔吐等輸血反應,嚴重者可緻死。
萬能血、熊貓血分别是什麼?
日常中,人們所說的“萬能血”是指O型血。
之所以認為O型血是“萬能血”,是因為O型血的紅細胞上沒有A、B抗原,當把O型血的紅細胞輸給A、B、AB血型患者時,可以臨時救急。因此臨床上常用O型血的“洗滌紅細胞”來對A、B、AB血型的患者進行輸血。
但是,這種觀念是非常不正确的,“萬能血”其實并不“萬能”,而且還很危險。
在O型血的血漿中,含有抗A、抗B抗體,一旦把O型血血漿輸入A、B、AB血型患者體内,會立刻發生凝集反應,使受血者紅細胞遭到嚴重破壞而導緻溶血。
因此,禁止把O型血血漿輸給其他血型的受血者。
另外也有人說,AB血型的人是“萬能受血者”。這一說法并不嚴謹,目前臨床輸血都是同型輸血。
而“熊貓血”是指Rh血型中Rh陰性的人。因為我國99.7%的人都是Rh陽性血,因此罕見的Rh陰性血就被稱為“熊貓血”。
新生兒Rh溶血是由于母親和胎兒血型不合而引發的溶血性疾病。父母任何一方是“熊貓血”,都應在孕前接受醫學指導,防止新生兒溶血的發生。
哪些情況下需要進行輸血?
輸血通常是指經靜脈輸注血液到病人體内,在臨床上應用廣泛。現在所說的輸血,一般是指成分血:懸浮紅細胞、濃縮紅細胞、少白細胞的紅細胞、洗滌紅細胞、新鮮冰凍血漿、血小闆、冷沉澱、白蛋白等。
然而,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是可以輸血的,輸血也需要适應證:
1、急性大出血的患者應立即輸血以防休克。比如外傷導緻的開放性大量出血或者内髒出血等等。
2、重度貧血的患者如血液病,造血能力差,應先輸血治療,再進行後續檢查。
3、手術中預計出血量較大的患者,一般要在術前備血,以防手術中出現大量失血。
4、慢性貧血伴缺氧症狀,血紅蛋白<60g/L或紅細胞壓積<0.2時可考慮輸注紅細胞。
總之,輸血前必須要做血型交叉檢驗,輸血要輸同型血;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适當的輸血方式(成分血或血漿),注意輸血速度,同時密切關注受血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的發生,如果發生不良反應,必須立即停止輸血進行處理。
(來源:科普中國 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符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