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證監會修訂發布了《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保薦辦法》),個人申請保薦代表人資格時擔任過項目協辦人及通過保代考試兩項重要條件均被取消,改為“非準入型的水平評價測試”。
這在投行圈引起熱議。
“保薦人準入門檻大大降低,市場上的保代大幅增加。”“保代越來越不稀缺了。”多名券商投行人士如此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感歎。
《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修訂說明指出,與新《證券法》銜接,《保薦辦法》調整保薦代表人資格管理。取消保薦代表人事前資格準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相應将暫停、撤銷保薦代表人資格等監管措施調整為認定為不适當人選。
具體來看,《保薦辦法》第四條規定,“保薦機構履行保薦職責,應當指定品行良好、具備組織實施保薦項目專業能力的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保薦工作。保薦代表人應當熟練掌握保薦業務相關的法律、會計、财務管理、稅務、審計等專業知識,最近5年内具備36個月以上保薦相關業務經曆、最近12個月持續從事保薦相關業務,最近3年未受到證券交易所等自律組織的重大紀律處分或者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重大行政監管措施。
中國證券業協會制定保薦代表人自律管理規範,組織非準入型的水平評價測試,保障和提高保薦代表人的專業能力水平。”
“熟練掌握保薦業務相關的法律、會計、财務管理、稅務、審計等專業知識”具體如何認定?
業内流傳的一種說法是,“取得國家認可的法律、會計、稅務、審計等職業資格;經濟法、會計相關專業博士學位;相關領域8年以上從業經驗等,都有可能作為認定具備專業知識、達到基本門檻的标準。”不過對此記者尚未從相關渠道證實。
記者獲悉,《保薦辦法》發布後,有券商内部通知,目前登記保代仍需通過保代考試,不再要求擔任過項目協辦人。
“業内有消息稱,這周五證券業協會可能會出細則征求意見。”深圳一名投行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2004年,保薦制度在我國資本市場開始實施。證監會頒布實施《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标志着源于英國二闆市場的保薦制度被引入我國,證券保薦制度正式在我國證券市場建立推行。由此還誕生了首批保薦機構和首批609名保薦代表人。IPO、再融資等保薦類業務都需要兩個保薦代表人在項目文件上簽字,才有資格向證監會報送發行申報文件。保代憑借着高額的資格補貼、簽字費和轉會費成為了金融行業裡的“金領”。彼時,“保代”一度是金飯碗的代名詞,“精英中的精英”。
不過,随着近年來的一系列變革,保代的數量已逐漸增加。
2014年11月24日,國務院頒布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取消了證監會關于保薦代表人的資格準入許可,把保薦代表人資格考試的注冊和具體管理由證監會審批下放到了中國證券業協會。
2015年,保代考試開始放開,成為了證券從業考試中的一員,除了無需再通過證券公司報名參加考試之外,每年的考試次數也增加了,同時考試難度逐漸下降。此後通過保代考試的人數大為增加。不過,離正式注冊還有一個硬性條件——必須簽保薦類項目協辦。
2017年底修訂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中便仍然規定,個人申請保薦代表人資格,應當具備“最近3 年内在本辦法第二條規定的境内證券發行項目中擔任過項目協辦人”,“參加中國證監會認可的保薦代表人勝任能力考試且成績合格有效”等條件。
而當保薦類業務項目協辦人的機會相對有限。
日前,多地證監局下發新三闆挂牌公司公開發行輔導監管工作的通知,首次明文規定“簽字新三闆精選層項目可轉保薦代表人”,再次放寬保代準入條件。相比之前,新三闆公開發行将為“準保代”提供了更多簽字機會,轉正機會大增。保代“金飯碗”的時代已漸漸遠去。
如今,伴随着創業闆注冊制相關規則文件的下發,《保薦辦法》更是取消了擔任過項目協辦人和通過保代考試兩大實質性門檻。“金飯碗”失色加速。
“注冊制下,保代作為一種準入資格必然會改革。”華南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感歎。
(作者:周瑩 編輯:朱益民)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