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語中有一個詞詩谶,是指作詩無意中預言、預兆了後來發生的事,一般都是一些“兇”事,不吉利的預言。它與成語一語成谶的意思相近,又略微有些不同。一語成谶所涉及的人群範圍更廣,詩谶則一般特指詩人寫詩,預言了對自己不利的事件。
如唐代詩人崔曙,在殿試中寫詩《奉試明堂火珠》雲:“夜來雙月合,曙後一星孤”,唐玄宗讀後大為贊賞,并取為狀元。可惜第二年,崔曙就病故了,留下一個女兒星星,于是世人皆以為“曙後一星孤”是谶語。再如北宋詞人秦觀,臨死前在夢中作了一首詞《好事近》,其中有“醉卧古藤陰下”,亦是谶語。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再上湘江》,便可以看作是一首詩谶。它出自于唐代詩人柳宗元之手,是元和十年(815)柳宗元被貶柳州赴任途中所作。在這首詩中,柳宗元有感于自己重返京城施展抱負的希望渺茫,不禁發出’’不知從此去,更遣幾時回”的深沉慨歎。不料卻一語成谶,預言了自己的死亡。
《再上湘江》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來。
不知從此去,更遣幾年回。
題目為“再上湘江”,是因為永貞元年(805),柳宗元被貶永州時,就曾上過湘江。可是沒想到,柳宗元被貶永州十年後,剛回到京城不久,就又被貶到更加遙遠偏僻的柳州任職。所以詩的前兩句“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來”,描繪的湘江美麗水色,其實是以樂景襯哀情。
柳宗元再次溯流湘江,是帶着難以言說的悲憤和憂傷之情的。故雖然是春末夏初季節(柳于三月十三日被貶),是湘江水暖、水天一色,兩岸青山疊翠的美如畫一樣的湘江。但對于柳宗元來說,都是無心欣賞的。所以就寫景來說,柳宗元單用一個“好”字就概括了,其餘則全憑讀者的想象。
詩的後兩句“不知從此去,更遣幾年回”,則是抒情句,它再度回到了被貶這一令人傷心的事件上來。它的意思是說,不知道我這次前往柳州,要幾年才能被召回。從這兩句詩來看,柳宗元已經感到他重返京城施展抱負的希望渺茫了。事實上,也果真如此。
元和十年(815)六月二十七日柳宗元到達柳州,七月十七日,随他同去的弟弟柳宗直便突然患暴病去世了。處于長期被貶狀态中的柳宗元,精神上再讀受到壓抑,已是未老先衰,陷入病痛中。元和十四年(819),憲宗因受尊号,實行大赦,經裴度說情,決定召回柳宗元。然而召書未到,柳宗元便因病長逝了。
柳宗元“不知從此去,更遣幾年回”的渺茫希望,就此落空了。這兩句詩也成為詩谶,預言了他的死亡。雖然這首詩很冷門,也隻有短短的二十字,但是讀完這首詩,難免會為他的悲劇生涯,而感到痛借。一代大文學家柳宗元隻活了四十七歲。總的來說,這首詩是一首通俗又自然,情感真切的小詩。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