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有身份的人,肯定得擁有身份證對吧?
大家都知道,身份證是由一串數字組成,而且身份證号各個數字代表的含義也各不相同哦。
這裡以數學課本上的身份證号為例,帶着大家來解讀身份證号上各個數字代表的含義。
身份證的前2位代表:省級政府代碼:
3、4位是地、市級政府代碼:
5、6位為縣、區級政府的代碼:
7到10位為出生年份,包括年、月、日:
第15和16位表示統一地址内,對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的順序編碼。
倒數第2位代表性别,奇數為男性,偶數為女性:
而身份證号碼最後一位是根據前面十七位數字碼,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驗碼計算出來的檢驗碼。作為尾号的校驗碼,是由号碼編制單位按統一的公式計算出來的。
大部分的身份證号碼都是純數字組成的,但是還有一群幸運小夥伴的身份證的末位數是X。
“X”是啥意思,為啥用“X”而不用“A”、“B”,或者“C”呢?
其實這裡的“X”并不是英文字母,也不是符号,所以不能把這裡的“X”讀成“叉”或者是“埃克斯”。
X - Ten/十
在知道身份證的最後一位是計算出來的校驗碼後,大家應該清楚啦,這裡的“X”其實代表着一個數字。
校驗碼一共有11位數字,為0-10,0-9都可以用個位數來表示出來,但是碰到10又該怎麼辦呢?畢竟身份證号隻有18位數。
于是,就用“X”來代替數字“10”。
這裡的Ⅹ是羅馬數字的10。所以,身份證号碼中的X應當讀“十”,英文為“ten”。
羅馬數字是最早的數字表示方式,比阿拉伯數字早2000多年,起源于羅馬。它的産生晚于中國甲骨文中的數碼,更晚于埃及人的十進位數字。但是,它的産生标志着一種古代文明的進步。
羅馬字符
I V X L C D M
阿拉伯數字
1 5 10 50 100 500 1000
羅馬數字讀數規則也很簡單:
a. 相同的數字連寫,所表示的數等于這些數字相加得到的數,如:Ⅲ = 3;
b. 小的數字在大的數字的右邊,所表示的數等于這些數字相加得到的數, 如:Ⅷ = 8;Ⅻ = 12;
c. 小的數字,(限于Ⅰ、X 和C)在大的數字的左邊,所表示的數等于大數減小數得到的數,如:Ⅳ= 4;Ⅸ= 9;
d. 正常使用時,連寫的數字重複不得超過三次。(表盤上的四點鐘“IIII”例外)
e. 在一個數的上面畫一條橫線,表示這個數擴大1000倍。
羅馬數字因書寫繁難,所以,後人很少采用。21世紀的鐘表表面仍有用它表示時數的。此外,在書稿章節及科學分類時也有采用羅馬數字的。
大家在用MS Word文檔的時候可以發現有 i,ii,iii,iv之類的羅馬字;在寫論文、看小說時也有Chapter Ⅰ/Ⅱ這種寫法。
我國20世紀60至70年代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冠字号碼中就采用了羅馬數字。
iPhone X
除了身份證上的“X”,還有手機型号的“X”。當年蘋果發布iPhone X時,就有很多網友争論:到底該叫iPhone “埃克斯”還是iPhone “叉”?
正确的讀法應該是 iPhone Ten或者 iPhone 10哈。以此類推,Xs 和 Xr 要就應該讀成“ten 愛思”和“ten 阿爾”,當然,讀成“十愛思”和“十阿爾”也是可以滴。
想要了解更多手機後綴名詞,可回顧:《蘋果春季發布會來襲,13及Pro系列迎來蒼嶺綠,iPhone SE升級!“SE”的全稱是啥?》
X - The Unknown/未知數
以前學數學的時候,都會寫上“設:‘x’為未知數,‘y=x-2’”之類的話,為啥“x”代表着未知數呢?
在翻譯阿拉伯著作的時候,阿拉伯語有個詞“al-shalan”,意為“未知的東西”。但是古西班牙語中沒有“sh”這個音,發不出“sh”這個音節,所以才用“X”來代表未知數。
所以11世紀的歐洲人借鑒了希臘字母χ(Kai),後人再翻譯成拉丁語時又把 χ 用拉丁語中的“X”代替。
這個原理相當于Xmas代表Christmas的意思,因為宗教學者通常都用希臘文的chi (x)來代替 “Christ”。
總結起來其實就是:阿拉伯語無法譯成西班牙語借用希臘語拉丁語。
現代數學上用x表示未知數的習慣,可追溯到17世紀的歐洲。
當時的歐洲用來表示未知數的符号極其混亂,一種常見的方法是用N表示未知數,而用Q表示未知數的平方,C表示未知數的立方。
但是同時還存在很多其他的表示法,如用l表示未知數,而用q、c、qq、qc等表示未知數的更高次方。
将x确立為表示未知數的标準形式的,是法國數學家笛卡爾。
作為解析幾何的奠基人,笛卡爾在《幾何學》(La Géométrie)這部作品中用a、b、c表示已知數,用x、y、z表示未知數。
這一先例不僅開啟了用“x”表示未知數的新時代,而且還首次把代數的思維習慣(也就是坐标系)引入了幾何中。
為什麼“X”代表着未知數:《為何26個英文字母,為啥偏偏選了"X"來代表未知數嗎?答案有點好笑!》
當然啊,要我說啊,讀“埃克斯”也好,讀“叉”也好,讀法順口,能讓人聽懂就行,非得要搞些什麼五六的,那就脫離了語言的實際運用功能了哈。
你平時都把“X”讀成啥?評論區下方留言分享!
我先來,我愛讀成“叉”,從前用“Windows XP”的時候就讀成“叉屁”,後來看到“X”就讀成“叉”了。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啦
如果喜歡本篇内容
點贊、分享、評論
鼓勵一下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