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單鈎最好的通線方法

單鈎最好的通線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2:40:13

野釣活動當中,越來越多的釣友開始采用單鈎通線或單鈎單子線的釣法,二者統歸于單鈎釣法!單鈎釣法主要針對的就是大個體的魚類,以往的雙鈎釣法,在釣中大魚後,容易搭橋跑魚,即便不搭橋,另一個鈎子在大魚逃竄的過程中也容易挂到水草、樹樁等障礙物,從而造成跑魚!單鈎釣法就十分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是二者使用的共同點,也是個大前提!

單鈎最好的通線方法(單鈎通線并不好用)1

單鈎釣上來的,看到魚身上的線了嗎

二者到底孰優孰劣,今天就來給大家作個比較,内容都是我自己釣魚經驗的一些總結,對我很實用,但不一定适用每個人,也歡迎大家在文後的評論當中留下您的不同思路和意見!

本文将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二者進行比較

  • 釣大魚,誰更有耐力
  • 面對魚情的變化,誰的應變能力更強
  • 保護線組重要部件的能力誰做的更好

話不多說,開始正文

單鈎最好的通線方法(單鈎通線并不好用)2

來個近距離特寫,看清線組了吧

釣大魚,誰更有耐力

一個成品線組是否足夠結實,耐力是否強悍,主要看結節點能承受的拉力值以及結節點的數量,這一點單鈎通線無疑優勢明顯!比如,在相同8号主線的前提下,單鈎通線隻有魚鈎鈎柄處的一個結節點(竿稍除外),而單鈎單子線就有8子環處2個外加鈎柄處1個,總共3個結節點,且鈎柄處結節點和八字環下部的結節點拉力值也偏小,因為子線拉力值要比主線小一些!

看來第一回合較量單鈎通線要碾壓單鈎單子線了,然而這并不是絕對,在不改變魚就餌時所面對的阻力的情況下,單鈎單子線稍加改變就能産生不一樣的效果: 主線加大一号,子線改成更細的大力馬線,拉力值也可以加大一号甚至更多,别大于主線即可,這樣一來,大魚就餌更容易(大力馬子線偏軟,更便于魚類吸食),而單鈎通線要放大線号的話,就必然會在擋口程度上有所增加!這個用大力馬作子線的單鈎釣法在下文還會講到,十分好用的一個方法!

那位說了,單鈎通線也可以換成大力馬線啊,講真?一換就是一整條線,入水阻力增大至少5倍,會更麻煩!

最後,還是單鈎單子線以更靈活的搭配勝出!

單鈎最好的通線方法(單鈎通線并不好用)3

鈎子還沒摘下來,看看背景,雙鈎的話怎麼弄上來

面對魚情的變化,誰的應變能力更強

野釣,大魚畢竟是可遇不可求的,半天不來一口,是不是線擋口了,是不是鈎大了,還是換個小鈎釣釣小一點的魚吧!這時候,單鈎通線怎麼換?一換就是一整副大線,換完還得重新調漂,重新找底,真是太麻煩了!

而單鈎單子線就不用這麼麻煩了,隻需像台釣一樣更換子線就可以了,隻要控制好新換的子線和主線在線号上的差距即可,别讓差距太大,8号主線挂個0.4的子線也确實不像話!倒也能釣!

再着重講一下單鈎單子線的一種特殊情況,就是單子線這條子線用成大力馬的線,這能解決很多問題,用大力馬子線可以将線号放小,由于是單線,纏線的問題也不會出現,這時,就可以用伊豆這種鈎條不粗不細的魚鈎,鈎号适當放小一些,即使中大魚魚鈎也不會輕易就廢掉了,小個體的魚類也能輕松應對,加之子線又軟又細,小個體魚類咬鈎也不會擋口,這樣就最大層度的做到了大小兼顧,我在夏天大部分時候釣魚都是采用這種方法,隻要河裡有鯉魚、草魚這樣的魚類我都會這樣釣!

顯然,這一局,單鈎單子線毫無懸念勝出!

單鈎最好的通線方法(單鈎通線并不好用)4

仔細看,鲫魚一樣釣

保護線組重要部件的能力,誰做的更好

野釣環境比較複雜,作釣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挂石頭、挂草根、鈎上樹等現象,暴力扯線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斷線也是常事,如果是單鈎通線,這可就說不好線會從哪兒斷了,弄不好幾百塊錢的漂子就跟你永遠說拜拜了!

單鈎單子線就很少會這樣,由于子線拉力值和主線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大部分時候都能做到犧牲子線和魚鈎,保護主線尤其是浮漂等大件不受損失;斷線後再繼續作釣的話更換子線即可!

這一局,又是單鈎單子線勝出!

單鈎最好的通線方法(單鈎通線并不好用)5

伊豆鈎搭配0.6大力馬子線釣鲫魚

最後總結一下

通過以上對比,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單鈎單子線要比單鈎通線優勢明顯的多,單鈎單子線可變化的空間很大,通過一些調整能實現最大層度上的大小通殺,又能有效保護線組的大件不受損失,在線組耐力方面也可以通過活用大力馬子線的方法與單鈎通線抗衡!

我們當地有個西湖,裡面草魚常見,上兩的鲫魚也非常多,我就是用這種大力馬子線挂單鈎的方法作釣,十斤左右的草魚,1兩左右的鲫魚都能輕松應付,所以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用這種方法作釣的,今天寫下此文,也是希望對屏幕前的釣魚人能有所啟發,有所幫助!

單鈎最好的通線方法(單鈎通線并不好用)6

我是老道,歡迎留言評論,大家一起探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