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教育學原理德育原則有什麼

教育學原理德育原則有什麼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28 00:02:50

2020年考查了孔子德育觀簡答題,接下來2021年不會再重複考查教育家的德育觀,至少臨沂大學不會。但之前作為真題出現過,現做如下整理,已備不時之需。主要涉及孔子,孟子,朱熹,赫爾巴特,杜威。

(一)孔子的德育論及其當代價值

凱程真題解析2012年東北師範大學73頁解析非常到位。

(1)孔子認為,成為君子的主要标準是道德品質修養。仁與禮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禮為道德規範,仁是最高道德準則。

孔子道德教育的原則和方法有立志力行要内省,克己改過走中庸,并且學思行并重。

(2)當代價值,4句話

1孔子的德育論是以君子為目标的理想教育信念。

2孔子的德育論是以仁為核心内容的和諧精神教育。

3是以德性優先為原則的道德自律思想。

4是以下學而上達,學思行并重為方法的德育活動。

(二)孟子的德育原則

孟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貢獻還在于他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豐富了中國古代的精神境界。

(1)大丈夫理想人格的描繪

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2大丈夫有高尚的氣節。絕不向權勢低頭,絕不無原則的服從。

3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氣。受信念指導的情感和意志想混合的心理狀态。

(2)培養大丈夫理想人格的途徑

1持志養氣2動心忍性3存心養性4反求諸己

(三)朱熹的德育

道德教育是理學教育的核心,也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朱熹十分重視道德教育,主張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要實現道德教育“明天理、滅人欲”的根本任務,就必須進行以“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封建倫理道德教育,這是朱熹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他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特點。

朱熹關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立志,居敬,存養,省察,力行。

1立志

朱熹認為,志是心之所向,對人的成長至為重要。因此,他要求學者首先應該樹立遠大的志向。

2居敬

“居敬”是朱熹重要的道德修養方法朱熹說的“居敬”,不是主靜,也不同于佛家閉目合十,“耳無聞,目無見,不接事物”的“坐禅”,而是指專心緻志,謹慎認真的意思。

3存養

所謂“存養”就是“存心養性”的簡稱。朱熹認為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善性,但同時又有氣質之偏和物欲之蔽。因此,需要用“存養”的功夫,來發揚善性,發明本心。可見,朱熹“存養”的思想,是從理學的角度對孟轲“存其心,養其性”和“求放心”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4省察

“省”是反省,“察”是檢察。“省察”即是經常進行自我反省和檢查的意思。朱熹認為一個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養,就應當“無時不省察”。他十分贊賞孔丘的學生曾參“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認為這是“得為學之本”,是抓住了道德修養的根本。

5力行

朱熹十分重視“力行”。他所說的“力行”,是要求将學到的倫理道德知識付之于自己的實際行動,轉化為道德行為。

(四)赫爾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論

(1)教育目的論:可能目的和必要目的

可能目的:是指發展兒童多方面的興趣,使人的各種能力得到和諧發展,以便将來選擇職業。

必要目的:教育所要達到的最高和最為基本的目的,即道德,就是要養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義,公平五種道德觀念。

(2)教育性教學原則

是指通過教學來進行教育的原則。知識與道德有直接和内在的聯系,教育隻有通過教學才能産生實際作用,教學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徑。

教學養成德行,教學要培養多方面的興趣。

(3)道德教育

赫爾巴特的道德教育包括訓育和兒童管理兩個方面,是道德的形成過程。

(五)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

杜威認為道德教育的任務是協調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他提出了新個人主義。

新個人主義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系,而非無情競争,

落到教育上,強調培養兒童的合作精神,要求學校為一個真正的合作社會造就公民。

新個人主義重視理智的作用。

(1)德育目的:培養時代新人,就是好。

(2)德育途徑:在社會中進行,将學校的現實生活,教材,教法稱為學校德育之三位一體。

(3)德育方法:

社會方面(目的内容)指社會性的情境,内容,目的,決定做什麼。

心理方面(方法精神)指道德教育建立在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基礎之上。

所有這些思想,對改進當今德育工作,十分有借鑒意義。

課程提前預習,課後反複練習;學習不留空隙,做到規律作息;始終不言放棄,萬事皆可成器。

教育學原理德育原則有什麼(教育家的德育觀)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