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被搬上舞台,就像重演了無數遍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觀衆進劇院不再不是為了聽故事,而是看看這個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還能把大家帶到哪裡去。
2014年,林奕華将“梁祝”搬到了現代。林奕華不甘于隻是複述,他要讓這部戲與當下發生關聯。于是,故事發生地變成了藝術學院,祝英台的父母一樣反對她上學,但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而是念工商管理更有前途,為了追求藝術,祝英台不得不僞裝身份……由這個設定開始,林奕華啟動了首部音樂劇《梁祝的繼承者們》的叙事。
林奕華與《梁祝》的緣分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
1973年,13歲的林奕華被父母送去台灣讀書,突如其來的寄宿制生活,讓他對同學情誼有了不一樣的思考。第二年回香港,恰逢李翰祥導演的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重映,“那個時候我就發現了一件事情,同學是一種很微妙的緣分,也是一種很浪漫的緣分。你會發覺《梁祝》的故事不是古董,它其實掌握了一個很重要的、在任何年齡的人都會有的一種情感、一種元素。”
這部電影紅的是扮演梁山伯的淩波,但林奕華看見的,卻是樂蒂和她扮演的祝英台,“她很高。不隻是她的身材,她看事情也比較遠。”更關鍵的是,“她有足夠的智慧可以化解各種困難。”
在這部電影裡,祝英台就像一個“先驅者”,她會問男人問題,但不是問“你愛不愛我”“你到底有沒有第三者”,而是和梁山伯讨論道理。《梁祝》的浪漫,在林奕華看來,正是祝英台的勇敢和少女情懷——她是那樣一個勇敢追求自由、勇于實現自我的奇女子,他要挖掘的就是祝英台身上的這種力量。
第一次邂逅《梁祝》時,林奕華無法理解,梁山伯在“樓台會”後為何一病不起。後來他才發現,身邊總有郁郁不得志的男性出現,最初,他會被他們的安靜或沉默吸引,後來才知道表象底下有太多不能言語的秘密:為了顧全男性形象與尊嚴,男性很多時候會抗拒觸碰性格基因中的“女性”一面,譬如敏感、好奇、脆弱。
“梁山伯其實有一種陰性的特質。他内心深處會期望被祝英台的陽光一面照到,兩者有很強烈的明暗對比。”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男性羨慕女性的堅強硬朗,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把對男性的幻想轉移成自我投射,在情感上從依賴男性,轉化成不介意主動給予男性照顧。
林奕華将他對梁山伯與祝英台、男性與女性的換位思考,放進了《梁祝的繼承者們》。
2014年,林奕華在台北見到了音樂人陳建骐。陳建骐用一周半時間寫了18首歌,歌詞則由林奕華填寫。延續了林奕華一貫的風格,這些歌詞帶了太多疑問和思辨的色彩,很綿的同時又很痛、很冷。
2014年5月,《梁祝的繼承者們》在香港首演。整個故事很現代:不願讀金融的富家女祝英台逃離父母監控來到藝術學院學畫,愛上了梁山伯,梁山伯的父母都是失敗藝術家,他自小性格分裂,喜歡裝但又不自信。
以前,女扮男裝的祝英台不能告訴梁山伯“我是誰”,所以才有十八裡相送,打不完的啞謎,唱不完的纏綿。但到了林奕華的版本中,有着不可告人秘密的反而成了梁山伯,因為他不知道“我是誰”。梁山伯在面對自己、藝術、人生時縛手縛腳,祝英台則奔放得多。她不把失敗當句号,但梁山伯會。她嘗試解開他的心結,因為愛他,願意幫助他成長。最後,不願向世俗妥協的祝英台死了,梁山伯世俗地活着。“哭墳”那場戲發生在美術館,結婚生子後的梁山伯常常獨自一人在美術館憑吊祝英台。
整部劇由18位演員參演,高矮胖瘦不一,而他們都是梁山伯和祝英台。每位演員的形象、氣質、唱功、歌路都不一樣,當他們分别扮上梁山伯和祝英台,觀衆的看和聽都變得更立體,有了更多想象空間。
台上有很多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林奕華看來,台下觀衆完全可以代入其中任意一個,“我想把它獻給所有不能和所愛之人在一起的人。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和最愛的人在一起,什麼原因?有可能是社會的價值觀,社會是我們的情敵,很多社會定見讓我們不敢追求、瞻前顧後。”
“表面上他們是去學藝術,但學校不隻是教他們如何畫畫,而是教他們如何活出自我,因為每個人都是藝術品。當你有足夠的想象力,有追求的勇氣,你最後一定會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别人聆聽你的遭遇會産生感動和認同,甚至把你的遭遇當成他前行的力量。”
林奕華希望,這部劇能讓年輕人尤其是女性知道,真正的兩性公平,建立在每個人能活出自我,而不是性别身份能帶來哪些權利。
第一次做音樂劇,林奕華也認為,“勇氣”應該是音樂劇共通的一種精神,因為大部分人每天相處最多的是“害怕”,音樂劇應該給大家一種和害怕面對面的機會,在害怕面前找到自我。
3月23日-24日,《梁祝的繼承者們》将二度來到上海,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登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