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從化哪條村的荔枝最好吃

從化哪條村的荔枝最好吃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8 07:54:49

如果用一種水果代表廣州,荔枝或許是最多人的選擇。對于不少“老廣”來說,荔枝是廣州夏天的符号,也是舌尖記憶上的家鄉味道。

廣州荔枝曆史源遠流長,南北朝時期有了“荔枝洲”。時至今日,作為超大城市的廣州,依舊是廣東省荔枝主産區之一,不僅種植面積全省第二,更産出了增城挂綠、糯米糍、尚書懷等名種荔枝。

從化哪條村的荔枝最好吃(一顆荔枝背後的廣州)1

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留下的“滿城蕉荔綠蔭濃”“增城荔枝妙絕天下”“挂綠為荔枝之最”等篇章、民間流傳的何仙姑與挂綠的傳說等也積澱成廣州的荔枝回憶,造就了厚重獨特的荔枝文化。

目前,嶺南荔枝種植系統(增城)已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成為中國優秀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如今又到一年賞味荔枝的好時節,品嘗一顆荔枝,吸引人的不隻是甘酸多汁的味蕾享受,更有穿越千年曆史的文化韻味。

千年種植

荔枝文化融入曆史與生活

提起荔枝,除了令人垂涎的味道,它也可能是最讓人聯想起古詩詞的水果。最有名的荔枝“代言人”,或許是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的蘇轼,荔枝文化成為嶺南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荔枝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着物以稀為貴的原因。“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産于南方卻不易保存的特性,讓荔枝這一嶺南佳果在古代一直以貢品的形象出現。

“廣東荔枝曆史地位的變遷過程可以形象地表現為U字形。”華南農業大學廣州農業文化遺産研究基地常務副主任、副教授趙飛表示,隋唐以前的文獻談及荔枝,大多都離不開嶺南這個地域标簽;到了唐宋,巴蜀地區、福建的荔枝曾一度獨占鳌頭;明清之際,廣東湧現出了尚書懷、新興香荔、增城挂綠等名優品種,加上嶺南詩壇繁興,廣東成為了全國荔枝文化的中心地域。如今,“世界曆史看中國,中國荔枝看廣東”的說法廣為流傳。

廣州種植荔枝也是源遠流長。晉代顧微所著的《廣州記》記載:增城縣白水山有五距鳥。縣北又有搜山,有荔枝樹,高八丈,相去五丈而連理。由高八丈古樹推算,增城荔枝的栽培曆史超過2000年。

此外,蘇轼也非常喜愛增城荔枝晚熟品種,并将其贈予友人,《蘇轼集》曾記載“增城荔子一籃,附去人馳上。”

從化哪條村的荔枝最好吃(一顆荔枝背後的廣州)2

“荔枝是廣東最有文化影響力和最具地理辨識度的農産品,廣州則是嶺南地區荔枝文化中心。”在趙飛看來,盡管廣東農産品豐富,但在人文積澱上,荔枝可以說是一枝獨秀。僅廣州增城區的荔枝,與之相關的古代詩作在100篇以上,不少是非嶺南文人所寫。

時至今日,廣州已經成為寸土寸金的超大城市,但依舊是廣東省荔枝主産區之一。其中緣由,趙飛認為一方面是自然原因,除了氣候适宜,也因荔枝樹易栽易活,栽種也不占用良田。另一方面是人文原因,超千年的種植讓荔枝文化融入人們的生活。據學者研究,增城如今帶有“荔”字的地名接近130個。

一方水土與一方人的相互成就下,讓荔枝文化成為廣州重要的文化标簽。2020年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公布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名單的通知》,廣東嶺南荔枝種植系統(增城)入選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網紅”頻出

種質資源豐富可優中選優

如今,荔枝已經走進尋常百姓家。特别是荔枝産業的發展、冷鍊物流的進步,新鮮荔枝省外第二天送達已經不再是難事。随着荔枝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對荔枝不僅要求好吃好看,也要好種好運送。

挑選出适合市場的選擇,需要考慮廣州荔枝的特性。荔枝主産于南、北緯17°-23°的兩條狹長的生态氣候帶内。而北回歸線經過廣州,因為偏北對溫度、降水造成的影響以及晝夜溫差更大,廣州荔枝以中晚熟品種為主(占95.7%),口感上少了一絲酸,更多了一抹甜。

如今,廣州荔枝的主打品種是桂味、糯米糍、井崗紅糯、仙進奉、流溪紅荔5大優良品種,其中仙進奉更是後起之秀。

從化哪條村的荔枝最好吃(一顆荔枝背後的廣州)3

“仙進奉各方面表現不俗,貼合了當今市場的需求。”增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廖美敬說,除了好吃,仙進奉受市場青睐一大原因是沒有明顯“短闆”,比如增城挂綠雖然美名遠揚,但種植難度大,而仙進奉種植難度不高,适合廣泛種植。再如仙進奉皮厚、不易裂果,不僅适合長距離運輸,荔枝鮮味保存時間也更長。

今年廣州荔枝受“龍舟水”期間連續降雨影響,全市荔枝産量預計約11.31萬噸,比去年12.83萬噸減少11.85%。但因為仙進奉整體挂果面積增加、每棵樹的結果量增加,仙進奉總體産量卻比去年增加,盡管因光合作用不足每顆荔枝的大小比去年略小,但品質保持不變,今年市場價為每斤60至80元。

廣州荔枝的獨特之處在于總能推出“網紅”荔枝品種。如今,“增城挂綠”“增城荔枝(桂味、糯米糍、仙進奉、水晶球)”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國家地理标志産品,古往今來,最流行的荔枝品種一直在變化。

在趙飛看來,增城荔枝農業文化遺産的一大價值就是種質資源,能夠為新品種的選育提供重要的物質基礎。北宋時期,增城荔枝就有100多個品種。如今,增城荔枝的栽培品種也多達71個,基本涵蓋廣州所有的荔枝品種。曆史文獻證明,挂綠、尚書懷、水晶球、苎麻子等傳統名優品種均原産自增城。

仙進奉崛起正與廣州悠久的荔枝曆史息息相關,其是基崗村有百年種植史的荔枝品種,一度隻剩下兩棵嫁接母樹。20世紀90年代因為糯米糍名氣大,所以曾被村民冒充糯米糍售賣,結果因為“假的好吃”而逐漸走俏市場,市場驅動下如今得以廣泛種植。

“一年365天,150天可以吃到仙進奉。”仙進奉荔枝種植帶頭人陳浩潮表示,目前仙進奉已經種到了廣西、雲南、海南等地,最早熟、最晚熟的仙進奉前後跨度約150天。此外,仙進奉的标準也已經形成,每顆重約25克、甜度在18至20、焦核率保持在85%至90%等,逐漸走向品牌化。仙進奉也從曾經的2棵母樹,發展到全國種植面積近25萬畝。

下一個“網紅”荔枝品種,或許就“沉睡”在郁郁蔥蔥的古荔枝園中。

走向世界

建言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是中華優秀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我國各族勞動人民長久以來生産、生活實踐的智慧結晶,承載着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碼,彰顯着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在趙飛看來,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強調的是系統性,增城荔枝種植系統的内涵豐富,在生産技術、生物多樣性、文化資源等方面都自成體系,值得深入挖掘和利用。比如在生産技術體系方面,增城荔枝就極具地方特色。在建園環節,果農多會把山坡地開墾成梯級,山頂保留原自然生态以防水土流失,下方用石頭砌成梯壁,平整的梯田上種植荔枝樹和其他果木,這樣的設計有效保護了荔枝園的水土和肥力。

古今智慧也多有共鳴之處。如今的荔枝産業強調延長産業鍊條,其實古人也有想好如何充分利用荔枝園,如幼齡荔枝園多間套作豆類、紅薯、蔬菜等農作物,收獲後還可犁翻入土增加肥力;成年荔枝園則多發展林下養殖,如放養蜜蜂、林下養雞、采食荔枝菌,同樣體現出系統性的思路。

随着對農業文化遺産的研究和現代化運用,增城區正實施推進荔枝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打好“産業”“市場”“科技”“文化”四張牌。

從化哪條村的荔枝最好吃(一顆荔枝背後的廣州)4

為發揮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示範帶動作用,增城區正以仙進奉荔枝現代農業産業園為抓手不斷提升經濟收益。比如,該産業園引進廣州滋蜜堂蜂蜜有限公司,長期帶動周邊500戶以上荔枝蜂農,走出一條集規模經營和養殖、生産、出口一條龍的荔枝蜜産業化發展之路;引進廣州皇朝禦苑酒店有限公司打造荔枝主題酒店,充分發揮荔枝産業的集聚效應,打造荔枝特色的全産業鍊閉環。

經濟效益之外,也需關注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非使用價值。打好荔枝“文化牌”,就需要讓大衆感受到荔枝發展千百年的記憶。

荔枝博物館等科普宣傳的平台載體需要進一步建設。當下,增城區正精心打造仙村荔枝小鎮新鄉村示範帶,投資3.15億元規劃建設7平方公裡的仙村荔枝小鎮、荔枝文化博覽館、荔枝農耕文化博覽園、交易市場(電商園)及連片仙進奉種植基地等13個子項目,着力構建集荔枝種植、加工、電商物流、研發、觀光旅遊為一體的荔枝産業集群。目前,荔枝文化博覽館、荔枝農耕文化博覽園、景觀大道等項目已基本建成。

“下一步,可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從化、黃埔可以考慮申報國家級遺産。”趙飛建議說,荔枝類農業文化遺産極具中國特色且具有全球影響力,增城未來可聯合東莞、茂名等同類遺産地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随着廣州荔枝銷往全球,廣州也應讓荔枝遺産在國際上得到應有的位置。

【南方日報記者】傅鵬

【作者】 傅鵬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