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李泉現在的狀況

李泉現在的狀況

職場 更新时间:2024-12-14 05:59:16

李泉現在的狀況(對每一個音樂工作者來說)1

如今的李泉,在自己的創作和演奏中尋找抵禦焦躁的能力和與疼痛共存的方法。 南都記者 鐘銳鈞 攝

李泉現在的狀況(對每一個音樂工作者來說)2

李泉在廣州爵士音樂節上的精彩演出。 李樂為 攝

李泉現在的狀況(對每一個音樂工作者來說)3

李泉在廣州爵士音樂節上的精彩演出。 李樂為 攝

李泉現在的狀況(對每一個音樂工作者來說)4

李泉在廣州爵士音樂節上的精彩演出。 李樂為 攝

李泉現在的狀況(對每一個音樂工作者來說)5

李泉在廣州爵士音樂節上的精彩演出。 李樂為 攝

李泉現在的狀況(對每一個音樂工作者來說)6

李泉在廣州爵士音樂節上的精彩演出。 李樂為 攝

李泉現在的狀況(對每一個音樂工作者來說)7

李泉在廣州爵士音樂節上的精彩演出。 李樂為 攝

李泉現在的狀況(對每一個音樂工作者來說)8

南都記者 鐘銳鈞 攝

咖位第42期

做唱片真的需要那麼刻意嗎?如果要兼顧到每個人的想法,還會有好唱片嗎?

“虛度五十有二,仍然未知”,這是實話。

音樂家在生活中也有缺點、有弱點,但音樂本身是可以很純粹的。

“星海音樂廳的音效一流,廣州朋友的感覺與反應一流,自家人的禮物貼心,再加上我們的音樂還行,昨晚開心”,11月6日上午,李泉發了一條微博,總結《爵仕·李泉和他的朋友們》音樂會。作為2021廣州爵士音樂節的“頭炮”,李泉和朋友們用實力獻上了“一流”的演出。

雖然自謙“我們的音樂還行”,但李泉是名副其實的“一流”音樂人,《走鋼索的人》《眼色》《我要我們在一起》等名曲都是傳世經典,也是公認頗具造詣的音樂人。除了在廣州爵士音樂節帶來一場Standard Jazz,他自己個人化表達的作品《十日彈》在業内也是備受贊譽。接受南都專訪時,他暢談自己的爵士樂情結,在脫離唱片公司體系後,如何更純粹地做想做的音樂。

01 爵士情結

李泉四歲學琴,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鋼琴、作曲系,曾與魔岩唱片簽約,除了自己的代表作《走鋼索的人》,林宥嘉演唱的《眼色》、範曉萱演唱的《我要我們在一起》都是經典名曲。但李泉說自己一直有爵士樂情結,知道六七年前和當下樂隊的夥伴一拍即合,演爵士樂讓自己更純粹灑脫。

南方都市報:之前來廣州的次數多嗎?

李泉:九月份的時候來過一次,這次來參加廣州爵士音樂節是今年的第二次了,這幾年我的腿受傷不太方便,出行的次數變少了。但我和廣州的淵源還是非常深的,我的外婆在廣州住了十幾年,小時候會來這邊尋訪那些老房子,無論整個城市的面貌,還是家裡吃的飯菜,都是和廣州有關的。

南都:你生活在上海,在你看來,廣州爵士音樂節和上海有哪些不同?

李泉:廣州和上海都是較早接受外來文化和多元文化的,上海的爵士樂年數會相對長一點,這個和城市生活本身有關聯,上海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初具規模了,相當于上海的城市記憶。我有留意到廣州爵士音樂節,聽說崔健也參加過,我覺得他的音樂裡也有爵士樂的成分,他的音樂非常布魯斯化,樂隊也有非常棒的爵士樂手。另外我也非常喜歡星海音樂廳,衆所周知這裡是國内最有名的古典音樂聖殿之一。其實在我的音樂世界裡,爵士是一塊繞不去的心裡的情結。

南都:你的爵士樂情結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李泉:對我個人來說,讀上海音樂學院的時候正式接觸爵士樂,沒有系統學,但聽了大量的歌曲,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正是爵士樂從各個流派走向融合的成熟,聽了大批的Fusion Jazz。我現在再唱爵士,感覺就是找到以前的某種聯結,也算是大學的時候沒有實現的理想,那個時候我也想組爵士樂團,但我學的是鋼琴和作曲,後來又簽約了唱片公司,也算是把爵士樂的夢想擱置了。這幾年我很開心的就是到了一定的年紀,以前沒有實現的東西,現在可以慢慢實現。

02 标準爵士

李泉在11月5日的廣州爵士節演出當晚非常放松,不僅演唱了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經典爵士樂,也翻唱了他所喜歡的年輕音樂家Jamie Cullum的作品。李泉說這次來廣州就是想帶來一場Standard Jazz,在表演的同時還給現場樂迷講解爵士樂曆史,以及他親曆的諸多往事,他還透露《眼色》原是為梅豔芳所作,可惜還沒等到成品,梅豔芳因病去世了。

南都:這次的演出為何叫“李泉和他的朋友們”?

李泉:我和現在的樂隊合作有六七年了,算是很深入的合作了,也是比較純粹的爵士樂合作,我正式的爵士演出就是和他們。其實一直是很好的朋友,沒有合作之前也是非常好的哥們兒。鋼琴演奏家黃健怡是比我低幾屆的師弟,薩卡斯李世海、貝斯張柯、爵士鼓俞國俊都是國内最頂尖的樂手,小号演奏家Toby Mak來自澳洲,在上海參與錄制了很多高質量專輯。另外像在上海做爵士音樂節的任宇清,之前也做過搖滾的,在不同的工作中摸爬滾打,大家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因為同一種愛好,走到一塊,合作是非常自然的。

南都:你從什麼時候開始決定演爵士的?

李泉:正式的爵士樂演出就是從六七年前,當時我決定不那麼順着音樂市場,就和這些朋友一拍即合,要說寫歌或者喜愛那就更久了。我甚至覺得對每一個音樂工作者來說,爵士樂都是一門必修課,就像我們學音樂要視唱練耳,是基本功。爵士樂是人類曆史上的寶貴财富,我覺得很多做音樂的人、樂手,都應該去接觸一些爵士樂知識和技巧。

南都:單純從表演的角度,會不會演爵士比唱流行歌曲更過瘾?

李泉:當然。我這幾年,反而是離開唱片公司以後,對待音樂的态度更加純粹了,以前在唱片公司做流行音樂面對市場總是在擔心這個考慮那個,現在才覺得音樂本身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以前要顧及唱片公司和大家的看法,現在就沒有這種擔憂。音樂家在生活中也有缺點,有弱點,但音樂本身是可以很純粹的。

南都:這次在廣州爵士音樂節的表演有哪些特别的準備?

李泉:這次來廣州除了我自己的歌會有爵士化的演出,其他都是比較常規的爵士,整場可以是一個Standard Jazz,對于很多普通樂迷來說,對爵士樂還是沒有那麼熟悉,為何要來廣州給大家帶來Standard Jazz,就是把爵士樂曆史上出現的比較經典的曲目,我自己認為的非常好聽的歌帶給大家,比如《Mack the Knife》《Beyond the Sea》《情人的眼淚》,這些爵士樂不是特别先鋒和實驗,但的确在音樂史上留下了經典的一筆。當然還有一個小私心,就是我自己的新歌《中年》也放了進來。

03 純粹個人

李泉在個人專輯《十日彈》的文案中說,自己在四年半時間裡做了三次手術,床、疼痛和無望加上一些瑣碎,構成了自己的中年危機,他在自己的創作和演奏中尋找一種抵禦焦躁的能力和與疼痛共存的方法。現在李泉的腿傷有所好轉,個人的狀态也更為純粹,除了這個階段的個人化表達,他還想要有更多可以留下來的作品。

南都:你也說離開唱片公司更純粹了,就像你的專輯《十日彈》就沒有很考慮市場?

李泉:對,在去年出《十日彈》之前的幾年,我一直沒有做唱片,一個原因是因為腿傷,不斷在做手術,四年半做了三次手術,這期間我的身體到了一種極緻的程度,很多感受可以通過一張唱片表現出來,所以《十日彈》是一張非常個人的唱片,無論是音樂風格、歌詞的感覺還是演唱的感覺,都是比較個人化的。

南都:現在可以做到不受市場幹擾嗎?

李泉:我覺得這十年來,不能幹擾我的就是這些了,以前我在唱片公司,多多少少會有外部的壓力,自己也會有壓力,因為你畢竟在做這方面的工作。這幾年我算是離開這個行業了,再做音樂就不用帶着太多這個行業的焦慮。像這次的《十日彈》,包括上次的《天才與塵埃》《再見憂傷》,都是卸下壓力去做的唱片,是完成自己的感受。我覺得這樣的生活還蠻惬意的,會是我想要的。我也一直在想這件事,就是做唱片真的需要那麼刻意嗎?如果要兼顧到每個人的想法,還會有好唱片嗎?單獨從文化的形态上來講,我認為創作的出發點一定要自我,真正去擔心的是不是說出來最想說的話,有沒有說出更真實的事情,我還蠻開心現在逐漸可以讓自己更純粹。

南都:你有微博賬号在更新,也注冊了b站,有沒想過讓更多年輕人來接受自己的音樂?

李泉:每個人都是有局限性的,你是什麼樣的人就表現什麼樣的自己,别人是否喜歡是對方的選擇。我覺得做音樂、做文化的人隻能這樣,如果你是一個商人,就要利益最大化。我現在是一個中年人,我隻能寫中年人的心态,不可能再去寫年輕人的生活,可能我老了再去寫一點兒歌。我不想因為迎合别人,再模仿另外的心境去寫歌,那也違背了身為一個中年人的感覺。

南都:确實在當下的樂壇,用《十日彈》這樣的專輯寫中年危機的并不多。

李泉:但中年創作人還是挺多的。每個人要面對的生活壓力不一樣,我覺得自己今天的一日三餐都還OK,就可以這樣去面對自己的創作。我認為創作是一片淨土,不能把作品和生意弄混。能做到不弄混我還蠻幸運的,什麼是作品,作品就是做你想做的東西。

南都:能堅持做想做的東西并不容易吧?

李泉:是的,這個社會的信息量越來越大,很多之前唯一正确的東西不存在了。我們今天要給後人留下些什麼,什麼東西是有價值的可以留下的,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我們不一定能做得好,但要有人去想去做。

南都:你還想做哪些可以留下的東西?

李泉:這兩年除了《十日彈》,其實還有另外一張唱片,因為疫情被耽擱了。我非常想把中國的古典詩詞和認為流傳非常久的旋律,能夠與爵士大樂團合作出一張唱片,本來談的是一個荷蘭的爵士大樂團,中國的古詩詞、古旋律和西方的爵士樂來一個大沖擊,現在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重新開始。另外,我還想做一張國語歌曲的改編(專輯),我從小是學習古典音樂的,我們學校有一個非常棒的五重奏樂團,我想用比較古典的方式重新诠釋大家熟悉的一些歌曲,順利的話年底應該可以完成錄音。

南都:今年生日,你發了微博“虛度五十有二,仍然未知”,還覺得自己是“虛度”嗎?

李泉:可能真的到了這個年紀,會覺得很多時間是被虛度的,這是實話。年輕時會有很多的概念,不是說時間被浪費了,是很多概念被浪費了。就比如說你從小長到大,之前有些東西你現在會覺得很狹隘,所以當你在狹隘的時候,思考的問題和做出的選擇如果能突破自己,後面的事可能會做得更好。

采寫:南都記者 丁慧峰 實習生 梅淩霜 蘇悅 任子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