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身體與生俱來就有許多的感覺,如感官的視覺(視知覺)、聽覺(聽知覺)--辨别力、觸覺(全身的皮膚覺)、肌肉關節的運動覺(用手拿東西送到嘴巴吃、手腳可以彎曲、伸直)及内耳前庭的平衡覺(如在旋轉、加減速度時能維持身體的平衡、不會摔跤)等,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體内外各個器官、部位的情況,以及與生活環境接觸的情形,經由神經系統傳達到大腦幹部,再由猶如指揮總部的腦部将這些訊息加以組織、整理、判斷、也就是将許多部分的感覺統合成為一個整體,再給予該怎麼做的命令,也就是指揮身體和外在環境做适當的互動和反應,因而形成認知和學習,個人也會覺得滿意、愉快。
以一個蘋果為例,視覺告訴我們那是紅色、橢圓的物體,觸覺讓我們了解蘋果皮摸起來是光滑的,蘋果肉是脆脆的,嗅覺傳達了蘋果特有的芳香,再靠雙手十指的協調,将蘋果切開送入嘴巴,嘴巴是靠着肌肉關節咀嚼、磨碎的運動産生味覺,讓我們知道吃起來是甜甜的或酸酸的,是多汁的還是幹澀的。有種子的時候會知道要吐出來。這麼多感覺神經訊息就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在腦部加以整合,所以當我們再看到、聽到、或摸到蘋果時,就對蘋果有了一個整體的經驗,完整的認識。看到紅色的球不會認為是蘋果。
其實在尚未出生之前,胎兒還在媽媽的子宮内時,就已經在發展他們的感覺了,如媽媽走路、上下樓梯、或從事其他的活動,都會刺激胎兒前庭的感覺。出生時,經過媽媽産道的擠壓,就是最重要的觸覺學習,可促進嬰兒對感覺接受的敏銳度,也會影響往後對各種感覺的辨識能力。出生後,經常抱抱他、搖搖他、摸摸他、對他說說話、對他微笑等,都對嬰兒的感覺器官及前庭感覺提供許多刺激。
對嬰幼兒而言,要認識周圍環境中的事物,并能有适宜的反應,與其有和諧的互動,都是要透過感官的直接接觸,并從中學習,即所謂的[做中學]---用手聽、用手說、用腳學—運用肢體學習。因此一個正常的孩子會不斷地以其身體動作來增加感官和運動的經驗,作為心智成長的開始,在嘗試錯誤中學習、練習、修正、建立生活常規,也奠定了日後心智及社會适應能力的基礎。
由此,我們也可反省目前的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育環境,許多家長、老師對孩子學習的要求,仍偏重在讀、寫、算能力的提升,使他們的學習内容充滿了記憶、背誦、抽象符号的運用等,完全背離了直覺式、親身體驗、自由操作的學習方式,使其感官知覺能力的發展受到壓抑,更提早承受大人給予的壓力。
若是感覺統合失調,腦部感覺接受器及感覺神經通路就不能正确地接受外在環境的訊息,而形成動作的遲緩或不協調、反應遲鈍,讓家長、老師、同學誤以為他們是故意搗蛋、不專心、或隻能有障礙等,因此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沒有自信,進而産生情緒困擾或行為問題,無法有效學習,甚至拒絕學習,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使有這方面困擾的孩子無法獲得協助和改善,生活在痛苦之中,令周圍的人也一起受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