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打的社群,流水的平台。
社區團購降溫後,依托快團團、群接龍、團咚咚、鵝享團、天天團等社群Saas工具一鍵開團的社群團購蓬勃生長。
“現在合肥,每天野團的銷售額大概1800萬到2000萬,已超過合肥超市銷售總和。”生鮮傳奇創始人王衛調研發現,各種的“野團”已經接續傳統拼團成為分流線下商超份額的新勢力。
“(野團)看着很散,合在一起規模很大。”王衛分享,以合肥市場為例,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淘菜菜等社區團購“老三團”的單量現在很少了,也一直做不過線下超市。
一
顧客:“基于信任的鍊接關系”
“野團” 成勢不單是在合肥。
在北京的周昕經常用快團團已經是第三個年頭。快團團已成為她購買食品的一個主要渠道,頻次高到幾乎每周都會有跟團。
“我目前主要是跟一個團長團購,主要參團食品,偶有日化和生活用品。這位團長是之前跟過小十年的淘寶親子服裝店主,在快團團出現之前就建了VIP群不定期将服裝好貨分享到群裡私定。她也會分享一些好的用品和食品,告訴大家購買渠道。
慢慢的,她開始通過快團團開展團購,其中有不少是之前分享過的商品,基本都是高品質的商品。
其中一些團購是團長自己的貨源,她在上海有自己的工廠。不是自己供貨的産品,團長基本會自己試過産品再推團購,不少開團的鍊接都會配上自己的開箱和産品體驗照片和視頻。現在團的産品品類很多,開團頻次也越來越高。”
在團長群裡的很多群友都跟周昕的情況類似——八成左右的群友都是之前團長做親子服飾時的淘寶買家,基本都是認可團長的生活品味和方式而選擇跟團。周昕和很多群友都有團長的微信,和團長像是沒見過面的朋友。有售後問題,也都微信直達,解決快捷。
團長開團的很多産品偏中高端,不少産品一般不能從電商平台包括線下零售端買到,比如團長會拿到一些特殊渠道專供餐廳的食品,以及一些進口日化産品、很高端的奢牌等等。
價格反而不是團友們最看重的。周昕所在的團的日常價格,整體來看并不比一些電商大促價便宜。“還是品質、産品獨特性,更多是基于對團長的信任和選品能力。”周昕告訴《商業觀察家》。
信任基本是顧客被“野團”黏住的共性。
照顧兩孩家庭的孫晶的日常也就是跟着一個團長“買買買”。“不認識團長,就以前在群裡一起給孩子團過課,體驗不錯,之後看到她發什麼,感興趣就買了,食品、衣服、遊玩娛樂項目都有。”孫晶說,自己家庭的主要生活日常所需購買渠道還是以京東、山姆、盒馬等為主,在團長群裡跟團的東西很多并非剛需,但往往看到價格合适就會跟團。”
但是,孫晶認為,快團團在物流及售後服務等基礎設施上還有待完善,與其他電商平台的差距還比較大,整個服務的順暢度、顧客體驗感依然不及其他電商平台。
“物流差異比較大,肯定比不上京東、淘寶,有的生鮮商品還是預訂的,到貨時間會比較長。退換貨也沒有淘寶、京東方便,要自己寄回去,退款周期也挺長,而且一般還會扣發貨的運費六七塊錢。”
快團團的售後程序設置在周昕看來也很不完善。兩年多的團購消費,退換貨并不多,唯二的兩次售後——一次是買的鞋子尺碼小了,換了大号,退貨費是自己出的;第二次售後是百香果有兩壞果,拍照上傳申請售後兩天後才按比例退還。
在京東及很多生鮮電商平台,生鮮壞品售後基本當即全退款。正是因為團友與團長留言溝通在快團團上比較滞後、不順暢,團長基本上都讓團友直接微信留言。
在上海的趙雯更是快團的常客。不僅是上半年疫情封控的那三個月,全靠各種團保障生活基本物資,現在日常的蔬菜、水果、食品購買還是用快團團更多。“就是在社區群裡,團長是住同小區的業主,平日很熟悉了,她開團的東西給我們做過了篩選,看她自己也買,整體性價比很高,同品牌的一些商品,都要比其他電商平台便宜一些。”
二
幫賣團長:0門檻“全民幫賣”
宋可是從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的團長轉到快團團的。
“做橙心優選、美團優選、京東區區購到多多買菜,全部做了個遍,從以前一個月能拿到一兩千塊補貼傭金,到最後幾百塊錢提成,越來越賺不了錢。”在連續申請門店歇業數月後,宋可關掉團點轉戰快團團。
沒有從社區團購團長中賺到錢的宋可,還是賺到了“人”——社群資源。因為做社區團購的團長,宋可積累下有200多人的一個微信群,群友都是同住一個小區的鄰居,直到宋可門店歇業前都還在日常下單。
給宋可推薦快團團“大團長”資源的是前美團優選團長張非。在一個關閉後的美團優選北京網格倉團長配送群中,團長把群名更改成“團長交流群”,其中的團長們也沒有離開,偶爾做些散貨團購資源的交流合作。宋可在某一天注意到了張非發到群裡的快團團的鍊接。
因宋可有做過團長的經驗,張非馬上就在微信上給宋可推薦了29個“大團長”的鍊接。“這些都是有貨源的供貨團長,生鮮食品、日化百貨、服裝鞋帽、玩具娛樂等基本上每個品類都選了做的比較好的,你根據自己群友的需求選品适合自己團的,一鍵轉發就可以幫賣。每個團購的傭金點開鍊接就可見,而且都是當天見錢”。
張非講,現在快團團是主流,她就玩快團團,還經常自己找貨做“供貨大團長”。張非告訴宋可,“一定要堅持做生活日化——目前最受歡迎的團購品類。可别小看買菜的日常群,這些人群大都在30-55歲,除了買菜,平常對洗發水、洗衣液等日化用品需求都是很大的,有一個來找我要貨源的團長群裡才50人,開團後早上一小時就賣了200塊錢傭金出來。”
傭金,的确是張非、宋可們從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社區團購“出逃”,轉戰快團團的頭号理由。
社區團購開團早期,平台都許以10%-20%的高傭金來求得團長的加盟,但在前期的拉新和拓展退幕後,社區團購團長的傭金一降再降,到現在大部分商品傭金實際低到2-3%甚至更低,“做團長還賺不回塑料袋的錢”已成團長們大批歇業、關店的吐槽點。
相比做社區團購平台團長“賺了個寂寞”,快團團等工具支持下的“供貨團長”給的傭金目前看上去都更為豐厚。實物商品10-15%的傭金是平均水平,票務等虛拟商品傭金更高達50%。
未經官方确認的公開數據是,快團團2021年GMV(商品交易總額)達600億
+,團長收益超過100億+。
相比社區團購“老三團”,快團團這些快團的服務流程,看上去對“幫賣團長”更為友好。因為簡化了幫賣團長的工作。具體是三點:
一、零門檻。幫賣一件都能代發貨,都是當天到賬。
二、零收貨。團長隻需要轉發鍊接,進行前端的分發,不需要有收貨、清點、
暫存等一系列自提點的服務。
三、售後少。售後基本上也是顧客自動申請完成,并通過“供貨團長”直發減少物流造成的問題,及油問題由供貨團長直接後台操作退款等方式,“幫賣團長”介入的機率不多。
張非的經驗是,“幫賣團長”就是做一件事——選品。
“快團基本都是全品類産品,但即使是同樣的商品,不同的“供貨團長”給“幫賣團長”的傭金可能不一樣,發貨地點也不一樣;而不同的商品,适合的人群就有很大不同了,幫賣團長需要根據自己團的情況做選擇。也就是要自己看好供貨團長的品,覺得哪個合适你的人群就選擇哪個幫賣。會選品的話,售後的機率幾乎很小。好的品,本身意味着供貨團長已經對産品質量和物流都做了全程品控。”
三
“私域”:升級的微商平台
在快團模式中,“供貨團長”自己到各個地方去找貨,自己拿錢買回來再倒給團友。“幫賣團長”隻是需要一鍵轉發。
張非既做“幫賣團長”,也偶爾自己開團做“供貨團長”。但相比快團團上動辄十幾萬、幾十萬團員數的“大團長”來說,自己的那點獨特貨源就很難凸顯了。
一旦解決前端獲客,走到供應鍊後端,快團模式就和其他B2C電商沒有任何差異了。在快團團上,張非合作的“大團長”或者是手握某品牌代理權的經銷代理商,或是早期淘寶店、微商、代購等出身的,基本都是熟悉互聯網電商運營或者有貨源的互聯網“淘金客”。
平台電商,及傳統社區團購平台均可以劃分為“公域電商平台”,而快團對應的就是私域流量,其核心價值就在于“幫賣團長”端的私域玩法,前端獲客路徑更短、成本更低。
類似快團團、群接龍、團咚咚、天天團、群團團,基本上是類型、功能如出一轍的Saas軟件,每個人都可以應用這些工具快速開團,隻要有商品,就可以一鍵開團,隻要有社群、朋友圈資源,就可以複制轉發,幫團長來分銷。其中能賺到錢的“幫賣團長”,還是真正撬動私域電商的核心——“用戶經營-分享-裂變”的玩法。
而因為快團模式是從供貨團長到幫賣團長到顧客,甚至一些直接供貨的團長可将環節縮減到“供貨團長-顧客”的直銷模式,整個購物流程因縮減掉中間層層流通渠道成本——省去了中間所有差價,而能有更高性價比反饋到消費端,以此形成“高性價比-複購”的黏性。
換言之,快團團這類社群團購就是微商的升級。微商此前通常是一家企業隻做一個品牌,現在的快團則像是微商的一個集合平台,基于物流基礎設施的高效,“一件代發”等業務成熟,能把所有微商、全品類商品都嫁接到微信平台上來,什麼都能做,萬物皆可團。
人人都可以做團長,全民幫賣、全民賣貨的私域零售翩然而至。這會否如菜場個體戶終局制勝一般,開啟線上網絡份額的重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