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海區文旅局職工吳永升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夫妻二人相濡以沫20餘載,用崇德向善、溫暖你我的心靈感染着身邊人,用平凡的舉動诠釋着家的真谛,用淳樸的家風傳遞着滿滿正能量。
作為“全國五好家庭”,吳永升一家并沒有過多轟轟烈烈的事迹,更多的是在平凡生活中的堅守,堅守做好一件事,一件關于愛的事。
難得的休息日,一大早,吳永升帶着女兒奔向菜市場,韭菜、豬肉、餃子皮,一頓采購。
“你劉奶奶最愛這口韭菜肉餡的餃子,咱趕緊回家準備吧……”
吳永升口中的劉奶奶是靜海鎮韓家口村五保戶劉建榮,老人今年81歲,無兒無女,老伴也已過世,生活無人照料。
2016年,吳永升無意間得知了老人的情況後,主動認下這門“親”,一有時間就會拉上家人、志願者到老人家中幫忙做家務、陪老人唠家常,這份毫無血緣關系的“母子情”已經延續了6個春秋。
洗菜、切菜、調肉餡……一頓忙活過後,吳永升一家三口帶着準備好的餡料便出了門。
得知他們要來,劉奶奶早已等在家門口。“劉奶奶,我們來看您了,您這兩天身體怎麼樣?”“好,好,身體好着呢,快進屋。”一份牽挂,成全了三代人的内心世界。
幾天沒來,見院裡的草又長高了,吳永升一家三口開始拔草、打掃,幹得滿頭大汗。收拾完,他們陪着劉奶奶一邊包餃子一邊聊天,其樂融融。
“自打你們來了,我這屋裡又有了人氣兒了,你們就像我的兒女一樣,讓我感受到了三代同堂的快樂,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劉奶奶滿臉笑意地說。
“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我們普通老百姓也有老百姓的擔當,要對得起黨和國家的培養。”這是吳永升的奶奶對他的叮囑,被吳永升視為“傳家寶”。
多年來,吳永升夫妻倆弘揚良好的家風家訓,教育孩子養成樸實勤儉、踏實敬業、樂于助人的優良品格。社區環境清理、垃圾分類宣傳、關愛殘障兒童、熱心參與公益事業……夫妻倆模範帶頭,樂此不疲。在夫妻倆的言傳身教下,14歲的女兒也穿上了“紅馬甲”,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活動。
吳永升的女兒吳魏說:“我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跟着爸爸媽媽一起參加各種志願活動,那時候太小,還不懂得其中的意義,隻是看着爸爸媽媽做也一起跟着學,長大後知道了做志願服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也體會到了幫助别人的快樂,所以更加堅定要把這件事情一直做下去。”
“我們家其實就是一個平凡的三口之家,我們隻是做了一些應該做的事情。”這是這對樸實的夫妻經常挂在嘴邊的話。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組成的,養小德才能成大德。吳永升和他的家人享受着一個平凡家庭的幸福生活,他們愛崗敬業、尊老孝親、助人為樂,在履行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的過程中,傳承良好家風,弘揚家庭美德,倡導文明新風,在平凡中彰顯着不平凡的魅力。
對于服務社會這件事,吳永升說:“既然做了這件事情,我們一定會堅持下去,而且要把這種精神傳承給孩子,讓孩子傳承給她的下一代,祖祖輩輩一直做下去。通過我們的行動,希望能夠帶動身邊更多的家庭參與到志願服務當中。”
來源:靜海融媒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