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農作物生長規律和所需要的條件,是種植戶所普遍采取的一個技能。如根據胡蘿蔔生長特點,在春季露地種植,也能畝産2000公斤以上,創收4~5千元以上,下面就說說胡蘿蔔的春種的措施是什麼?
胡蘿蔔為半耐寒蔬菜,對溫度的要求與蘿蔔相似,但它的耐熱性和耐寒性比蘿蔔強。種子在4~6度溫度條件下就能萌動,8~10度就可出芽,發芽最适溫度為20~25度。幼苗期可耐短期零下3~5度低溫,也能忍耐27度以上高溫。葉片生長最适宜溫度為23~25度,肉質根膨大最适宜溫度為13~20度。為此,利用春季沒有高溫這一氣候特點,播種一季胡蘿蔔是非常可行的。但播種期要選好,所生長的時期的氣溫,正好利于肉質根的膨大。根據這些胡蘿蔔在春季種植時間,應為10㎝地溫在8~10度時即可下種,在黃淮地區應為2月下旬~3月上旬,保護地種植可在2月初下種。不再晚播了,以免肉質根膨大趕上高溫天氣,胡蘿蔔品質差,産量低。
選适宜的種子胡蘿蔔春種,比秋種生育期稍短些,一般需80~85天。因此,要選生育期相對較短的早熟品種。同時也要考慮選擇的品種,産出的胡蘿蔔是否高産優質,市場的青睐度如何,盡量選擇優質産量高的品種。當前生産使用品種為紅芯4、5号,春紅一、二号及地方傳統品種。
胡蘿蔔喜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的沙質土。但其它類型的土壤,通過人為的改良,也能種出優質高産的胡蘿蔔。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土壤,都要都進行冬翻春耕,凍曬垡熟化土壤。冬耕深度比原犁底層深5~7㎝左右,不要一次耕得過深。年前耕翻時施入土雜肥,每畝5方,年後結合淺耕,施生物鉀肥1公斤拌餅肥40公斤及複合肥45公斤。淺耕施肥後,耙平保墒。達到上松下實,細碎無坷垃,利于種子出苗。
(1)足墒下種:胡蘿蔔種發芽需要土壤濕潤,如遇幹旱年份,土壤墒情不足,要在下種前5~7天澆水造墒,保證土壤有足夠水分滿足發芽的需要。
(2)種子處理:在播種前用50毫克/升氯化膽堿水溶液浸種4~6小時,撈出後晾幹水分,拌入細土進行播種。
(3)播種方式:播種方式有撒播和條播。撒播方法是,為均勻播種将種子分兩次撒完,第一次撒總量的三分之二,第二次撒餘下的種子,撒後耙1~2遍,以看不到種子為度,每畝用種1.5~2公斤,适用于小面積種植。條播即用播種機下種,此法播種均勻一緻,利于定苗及田間管理,适用于大面積種植。有條件可使用繩播技術條播種植,但要有相應的機械設備。
科學田管春種胡蘿蔔相對秋種來說管理比較省事,沒有過多的措施,主要做法如以下幾點。
(1)間苗除草
當幼苗出齊後,要及時間苗,防止苗欺苗,除去過密的苗、劣苗及雜苗。間苗分三次進行,第一次在1~2片真葉、苗高3㎝時進行,株距保持3㎝左右。第二次在苗高6~10㎝時進行,株距保持在6㎝左右,第三次,在苗高12~15㎝時定苗,撒播的10~12㎝見方,大型品種12~15㎝見方。條播的株距在12~15㎝。
結合間苗、定苗進行除草,條播的可進行中耕鋤草,撒播的可人工拔除。
(2)追肥澆水
胡蘿蔔生長期間,可進行兩次追肥。一次在定苗後,結合澆水,每畝施複合肥10公斤,第三次在肉質根膨大初期進行,每畝施15公斤。從出苗至肉質根膨大要保持土壤濕潤,土層幹旱要及時補水。在葉片生長旺盛期也可适當控制水分,防止徒長,影響肉質根的質量。但在肉質根膨大以後,就不要控水,要保持土壤持水量在60~80%。
(3)預防肉質根畸形
胡蘿蔔經常出現根裂分杈等現象,除提高整地質量、不施沒有腐熟的土雜肥外,重要是要保持土壤濕度,澆水均勻,不能水分過多或過少。另外在肉質根膨大初期用60%氯化膽堿10毫升+磷酸二氫鉀30克,兌水30公斤噴灑在葉片上,連噴2次,間隔期7~10天。
春種胡蘿蔔與秋種不同,氣溫逐漸升高,到6月份顯著升高,所以在6月中旬要收獲完畢,防止肉質根降低品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