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最近的地震情況?8月13日,四川成都都江堰發生了3.3級地震,雖然震級不大,但是,因為今年以來四川地震比較頻發,這也讓不少人擔心,這會不會是“大震前兆”?,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四川成都最近的地震情況?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8月13日,四川成都都江堰發生了3.3級地震,雖然震級不大,但是,因為今年以來四川地震比較頻發,這也讓不少人擔心,這會不會是“大震前兆”?
特别是網傳四川、雲南已經進入到新一輪的強震活躍期,最早也要持續到2027年才會結束,那麼,難道未來10年内,四川、雲南一帶,真的還要發生強震嗎?
四川雲南進入強震活躍期?早在今年6月,就有不少四川網友提出過這一問題了,在當時,從5月20日開始,短短10天内,四川竟然接連發生了2次6級以上的地震,要知道,一般來說,超過6級就屬于強震了,自然,因為本身四川就是地震高發區,當地居民也就會比較害怕了。
而根據中國地震局提供的數據來看:四川的确是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強震活躍期,這主要是與“巴顔喀拉地塊”受到了闆塊擠壓有關。
此外,根據過去500多年時間裡,四川、雲南一帶發生的強震周期來看,有研究者指出,平均每隔19.3年左右,會發生一次7級以上的強震,而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一些研究者認為,下一次發生強震的時間,應該是在2028年之前,所以,才會有了本輪強震期會在2027年結束的說法。
還有就是早在2013年的時候,雲南省地震局的專家也曾經做出過預測,認為在2025年之前,雲南斷裂帶上有可能會發生強震,認為自從2011年的緬甸地震之後,雲南所在的地震帶就受到了波及,進入到了新一輪活躍期。
不過,雖然近年來不少研究者都認為,我國已經進入到地震活躍期,但其實因為人類現有的科學技術水平有限,事實上本身對于地震也做不到具體預測,因此,這些猜測也不一定是正确的,都隻是根據過往的地震情況來進行分析,從概率角度上來說,有可能會發生而已,大家其實也不用太過擔心。
那麼,為何地震無法準确預測?主要是與人類還無法徹底搞清楚地球内部有關。和洪澇、幹旱等自然災害是發生在地表不同,地震發生在地表之下,人類是無法對它直接觀測的,隻能通過間接地觀測分析,來判斷是否會發生地震。
這也就導緻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手段,最多也隻能提前幾十秒監測到地震波,自然,也就無法提前發出預報了,隻能是發出預警,而如果是大型強震,幾十秒的時間對于人類來說,是遠遠來不及避險的。
另一方面,是大型地震的孕育過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發生的,而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應力積累過程。研究認為,一場大型強震至少要在内部積蓄數千年的能量,并在一瞬間爆發出來,這也就導緻強震本身就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甚至有可能頻繁的小型地震,也會導緻内部應力得到釋放,從而讓它醞釀的時間更長。
所以,想要用數千年的時間對于地球内部進行持續觀測,這本身也是很難辦到的事情,特别是人類利用現代儀器監測地震的時間本身就不長,自然它也就變得難以預測了。
那麼,民間流傳的一些“地震前兆”靠譜嗎?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都相信,當出現動物異常,或者是天空中出現“地震雲”的時候,就代表近期要有大地震了,所以,當這樣較為罕見的現象發生時,也很容易造成人們的恐慌。
不過,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說,這些民間流傳的“地震前兆”事實上都沒有什麼科學依據。比方說動物異常,研究發現,食物短缺、氣候環境變化、天敵出現等,都會導緻群居動物出現異常行為,甚至是一些季節性遷徙動物,它們也會在固定的時間段聚集在一起,而這些都與“地震前兆”無關。
還有“地震雲”,現代科學認為這就是僞科學,因為地震是與地球内部運動有關,而天空中各種雲的形成則與大氣中的水汽作用有關,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本身是沒有任何聯系的,而且所謂的“地震雲”其實都是預示近期天氣變化的各種積雲。
以及不少人相信的“地震光”,目前也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總體來看,隻有“地下水異常”被很多研究者認為可能與強震前兆有關,但具體異常到什麼程度,以及它發生異常後,多久地震會發生,這些也是無法準确預測的,所以,大家也不要偏聽偏信,不要太過擔憂。那麼,朋友們,你們認為我國是否進入到地震活躍期了呢?歡迎說說你的看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