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吃那麼多,可是依然餓得很快,為什麼?”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删
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煩惱,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為什麼。
首先,可能是你吃的方式不對。
如果吃的營養結構不合理,身體長期處于營養不充足的狀态,身體就會讓你吃更多,以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
比如說,碳水化合物攝入的比較多,總愛吃米飯等主食,而不愛吃蛋肉魚和蔬菜這類高蛋白高膳食纖維含量的食物。
圖片來源:攝圖網
蛋白質和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可以增強飽腹感,減緩胃排空速度。
所以,可以每天拍照看看(不是擺拍)自己吃的食物,看看營養構成比,是否需要調整。其次,可能是你的身體病了!
甲狀腺功能亢進
有些人,吃的多,餓的快,還越來越瘦。
很有可能是發生了甲狀腺功能亢進,俗稱甲亢。
因為甲狀腺生成過多甲狀腺激素,或者由于甲狀腺受損導緻大量的激素進入血液。
總之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水平飛速增高,身體代謝加快,腸蠕動加快,食欲亢進,就想着吃吃吃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甲亢還可能有易激動、煩躁、心動過速、乏力、怕熱、多汗、體重下降、大便次數增多或腹瀉,女性還會出現月經稀少、月經不調等症狀。
如果有相關症狀,建議體檢時,可增加甲功三項檢查:
FT3(血清遊離三碘甲狀原氨酸) 升高↑
FT4(血清遊離甲狀腺素) 升高↑
THS(促甲狀腺激素) 降低↓
如果檢驗結果異常,可前往醫院「内分泌科」進一步就診治療。
十二指腸潰瘍
有些人,經常“餓到胃痛”。
比如說早餐後1-3小時,或午餐後2-4小時,或是半夜,出現上腹痛,但是吃東西以後,即可緩解。
這是十二指腸潰瘍的典型症狀,發作期可為數周或數個月,一般進食後可緩解。
所以,很多人誤以為是自己胃口大,所以容易餓,還經常餓到胃痛。
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果有相關的症狀,建議在體檢時,可以進行以下篩查:
1. 胃鏡檢查
可觀察十二指腸黏膜的情況,是診斷十二指腸潰瘍最準确的方法。
2.X線鋇餐檢查
對有心腦血管疾病或因其他原因沒辦法接受胃鏡檢查的朋友,可選X線鋇餐檢查。
通過十二指腸潰瘍的特征表現也可以進行診斷。(與胃鏡,二選一即可)
3. 幽門螺杆菌Hp檢測
可通過C13或C14吹氣試驗或者血檢的方式,來判斷有無幽門螺杆菌感染。
如果有十二指腸潰瘍,則可明确病因,同時也是根除治療後複查的首選方法。
4. 大便隐血試驗
可以了解潰瘍有沒有出血。
如果疑診為消化道潰瘍,可到「消化内科」進一步就診治療。
暴食症
還有一種餓,是“嘴巴餓”。
吃的比大多數人快,要一直吃到感覺撐的難受,不餓的時候也要吃東西,但是吃完後,又感到惡心、抑郁或内疚。
圖片來源:攝圖網
大部分的内心OS是:“我想吃,可是我這樣吃下去會胖,我想要瘦!可就是忍不住想吃!!!”然後手不停的往嘴裡塞東西。
這有可能是得了暴食症。
如果吃的多,還餓得快,排除甲亢等生理性病理性疾病後,也需要考慮一下心理因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