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圖為《敦煌:中國曆史地理繪本》内頁
敦煌是一個有靈性的地方。
第一次去敦煌,恰遇中秋。圓盤般的月亮,在落日的晚霞裡淡淡地挂在了大漠的天邊;第二次到敦煌,遇上了百年不遇的沙塵暴,領略到了從未見過的沙塵裡看莫高的壯美;第三次來敦煌,是2019年剛過去的初冬,走進宕泉河谷道,聽見峽谷裡風在呼叫。敦煌是一個四季都有風沙為伴的地方,然而在漢唐時,它卻是絲綢之路上聯結歐亞非三洲的一個重要樞紐,是中國通往各國的門戶,是曾經總绾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而且,在這片茫茫的沙漠中,還沉睡着一座壯美的珈藍盛境,那就是吸引着全世界目光的莫高窟。
記得我在秋冬的宕泉河谷山道上,發現了傳說中大漠裡的沙棗,放進嘴裡一嚼,一絲酸甜味從”沙粒“中滲出。敦煌研究院的老師告訴我,這些路邊的沙棗曾是絲綢之路上遠行者用來充饑的果實,千百年來它們都在大漠裡默默地守望着莫高窟。原來這裡遺存了735個洞窟、45000平方米壁畫,2000多身彩塑,藏經洞中還出土了50000多件文獻和絹畫,這是建築、壁畫、彩塑和自然之美組成的一個綜合藝術群體,豐富細緻,複雜宏大。
圖為《敦煌:中國曆史地理繪本》内頁
從敦煌回到家沒過二周,我便收到了《敦煌:中國曆史地理繪本》的彩樣稿。翻着書稿,我的心像被一股神力默默地牽動着,回到了敦煌,走進了莫高窟。這一定是“念念敦煌”的魔力。
翻到繪本書的第一頁,便看到了主人公小探險家“璐璐”,她很像我的小兒子第一次去敦煌時的年齡,隻有七八歲的模樣。再接着,我看到了長着一張皺巴巴臉的“小石頭”,它就像那些大漠裡默默無聞的沙棗,是見證敦煌曆史的神靈,會講話,會叙事,還帶着綿長的記憶。從4~14世紀的1000年裡,敦煌成為古代歐亞的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文化的彙集地,由此沉澱出匈奴、鮮卑、粟特、吐蕃、回鹘、蒙古和漢族等十多個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也因此,敦煌被稱為“華戎所交,一大都會”。
圖為《敦煌:中國曆史地理繪本》内頁
回想起七年前,當我帶着小兒子第一次來到敦煌時,沒有找到一本可以讓孩子讀懂的敦煌曆史地理書。因此,我十分欣喜中國孩子們很快就有機會讀到這本《敦煌:中國曆史地理繪本》。拿着書我會這樣給孩子講故事,先從幾十萬年前大湖幹枯說起,再到漢武帝建造玉門關和陽關,再到一千多年前樂僔和尚來到鳴沙山,開鑿出敦煌的第一個修行洞窟……
比如,當孩子們實地去看257窟的《鹿王本生圖》時,也許他們還分不清什麼是佛傳故事畫,什麼是佛教史迹畫。但他們卻能在書裡讀到美麗的九色鹿舍身救落水人的故事,開始理解做人要心存善念,不能忘恩負義。
當他們在看275窟交腳菩薩時,也許看不懂什麼是犍陀羅風格,數不清哪些是五胡十六國。但他們卻能通過閱讀,知曉朱砂、青金石、孔雀石、藤黃和墨的五彩顔料,了解石窟裡的“地仗層”是什麼,古人繪制壁畫所采用的神奇的三個步驟。
在看156窟時,孩子們也許理解不了場面宏大、結構嚴謹的《河西節度使張議潮統軍出行圖》。但如果我們提前和孩子一起閱讀這本書,他們立馬就會明白原來這是一幅具有重大史料價值的唐代曆史畫卷,領悟到一個國家擁有穩固的邊疆,對百姓衆生的重大意義。因為唯有和平,人民才能安生勞作,才能重獲生機。
圖為《敦煌:中國曆史地理繪本》插圖
除了洞窟裡封塵的千年曆史,繪本書還講到了一個當代的人物故事,是關于一位在巴黎 “塞納河畔的年輕人決心到敦煌去”的感人經曆。這位年輕學者就是創建敦煌研究院的第一任老院長常書鴻先生。孩子們現在還不能體會七、八十年前生活在塞外的辛苦與犧牲,但通過閱讀他們會逐漸理解到,原來大家傳頌的“莫高精神”就是,即使隻剩一己之力也要守護敦煌,不棄不離才能承前啟後。
遇見敦煌,愛上敦煌,這讓我心中生出一股不能擺脫的責任感。在我的心裡,敦煌研究院的每一位員工都是“莫高精神”的踐行者,他們是值得尊敬的曆史的講述者、美的诠釋者和傳統的傳遞者。也因此我與敦煌研究院弘揚部的李萍部長一起發願,希望通過建立少兒敦煌研學營,把越來越多的小讀者們帶來敦煌,開展美育研學。
敦,大也;煌,盛也。
在這裡,我們一起學習敦煌、感悟敦煌、保護敦煌,并帶領我們的孩子用美好來守護美好。
本文作者:黃靜潔(親子教育專家、暢銷書《父母的格局》、《學習的格局》作者;著名音樂家、指揮家譚盾夫人)
書名:敦煌:中國曆史地理繪本
作者:蘇小芮
推薦讀者年齡:6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