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中國最品牌的自行車應該是特别是三大名牌:永久,鳳凰,飛鴿…自行車。其中:鳳凰牌自行車還分單杠和雙杠兩個車型,而永久牌隻有單杠的。我有一輛1985買的老牌雙杠自行車,至今偶爾騎到街上溜溜,外觀老舊不中看,但在一次補内胎的時候,看到輪子裡面的電鍍層和貼胎還好好的,真贊美當年上海自行車廠的一流生産質量。
七、八十年代三大件:單車、縫紉機、手表,給我們留下美好的回憶,憑票買輛鳳凰28單車,那是何等的風光,帶着炫耀搭上兄弟姊妹式夥伴一路向前。永久鳳凰如寶馬, 飛鴿紅旗桑塔納。 金獅五羊似拉達, 白山大橋達契亞。
80年代,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價值180元,相當于今天的多少錢?
那時鳳凰168元,永久164元一輛,不過有票才買得到,工資大概30元一個月,我覺得不能單純看簡單的層面來分析問題。問題是還要購車票證,要搞到購車票證,還要托人情,送禮等等。這些都是錢。
不同時期裡減去必須生活支出,如有所剩,再來做對比。假如,80年代生活水平45元,減去生活費支出40元,剩下5元。現在生活水平是5000元。減去生活費支出4000元。剩下1000元。那麼以前的1塊錢相當現在的200塊錢。那麼說以前180塊錢的永久自行車相當于現在是36000塊。
那個年代,一頭豬才賣幾十元,一佰元不到,有一輛永久自行車好牛喲!那時的自行車比現在的轎車都珍貴,我記得我外公買了一輛自行車,那時候農村都是土路,下雨天泥濘不堪,外公舍不得弄髒了車,幾公裡路他是一路抗回家的。那時候自行車真的是稀罕物!這裡有個人隻要不騎自行車,舍不得放地上,都會把它吊起來挂梁上的,說是怕受潮毀了輪胎。。
在那個年代有一輛自行車很不錯了,屬于羨慕的奢飾品。誰家有事誰家借着騎。那個年代街坊鄰居相處得非常好,真的是萬一家有難,八方支援。60-70年代家裡有這樣一輛自行車,在交通運輸方面可是做貢獻的,
我買的鳳凰牌自行車是我哥們托朋友散裝的火車司機給捎來的170元。當時高興。下雨陰天都不騎當寶貝一樣。那時就像現在寶馬一樣。
我記得小時候剛開始學自行車都是自己在前面騎,家長在後面扶着車後座,等騎一段時間一回頭發現大人已經偷偷松手了,然後吓得七扭八拐的。小時候騎的就是這種,不夠高上不去坐鞍,就這麼騎三腳架。騎大杠的麼,上車下車是技術活啊,不過也很潇灑。我剛開始隻會死上,就是從大杠前面掏上去以後再騎,不敢邊滑車邊上。小時候騎車,上去下不來,下來上不去,不是靠樹就是靠牆上下。為了學會騎,先用勁推上一個坡,然後慢慢順着坡遛。。。一遍一遍,終于車子不倒可以騎着走了,都是小時候的記憶,但非常美好快樂!
八十年代,二十八大杠的自行車就相當于現在的豪車,有了大杠的豪車,自然能載得美人歸。那時候雖然生活不富裕,但是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人和人之間相處都特别真誠,那時候誰家要是有這樣一輛二八杠已經算得上有錢了。那個年代有一輛自行車已經很了不起了,看着此老照片勾起了當年的記憶。
六七十年代的真實寫照,六七十年代的情景再現眼前,感覺很親切,在那個年代,家裡有輛自行車,那就是全家出行的交通工具,就是這個照片的樣子,那就感覺很幸福啦!一輛自行車可以載着全家,幸福滿滿!我小的時候,記得我舅舅從百裡以外的地方來看我媽,就是這個樣子,騎自行車帶着我舅媽和幾個小表弟表妹,還頂着大風。就因為這種精神,我一直對我舅舅很好!我覺得他親我媽!
我們小時候,誰家有輛大28自行車非常了不起。我們學車都是用它學會的。過年的時候它的用處最大,大梁上坐着孩子,後座上坐着媽媽抱着孩子,車把上大提小提的串門東西,滿滿的回憶。
好懷念那個時候,記得那時候坐在爸爸的自行車前面的三角竿子上,一路吹風,聞着新鮮的空氣,感受那溫暖的生活氣息,單純快樂,值得終身回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