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強國APP裡面的挑戰答題、四人賽、雙人對戰收錄了不少關于山東的題目,慢慢整理中,山東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讓大家更好的了解山東,娓娓道來(接上篇)。
13、“山郡逢春複乍晴,陂塘分出幾泉清?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後千峰半入城。”清代詩人王士祯這首詩寫的是____。
A.成都
B.杭州
C.泉州
D.濟南
答案:D
原文: 初春濟南作
王士祯 〔清代〕
山郡逢春複乍晴,陂塘分出幾泉清?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後千峰半入城。
賞析:前兩句寫濟南初春雪後乍晴以及泉眼之多。“山郡逢春複乍晴”句,緊扣詩題,“山郡”點明濟南是一座群山環繞的城市;“逢春”和“乍晴”是交待詩的具體形象所賴以産生的節候。續句“陂塘分出幾泉清”,表現号稱“泉城”的濟南最典型的景色。濟南城區,有七十二泉分布各處,春來冰雪消融,地下有充沛水源,于是處處泉眼都有清流汩汩湧出,泉水分流彙合城内城外,碧波蕩漾,随地皆成陂塘。此句煉在“分”字,分而知泉眼之多,泉多水豐,故能形成陂塘池沼,這才成其為泉城。
後兩句寫大明湖清麗純淨的奇偉景象。“郭邊萬戶皆臨水”,是描寫大明湖及趵突泉一帶城區的特殊景觀。在濟南舊城的四沿(即詩所說的“郭邊”)環繞着由珍珠泉、美蓉泉、王府池、趵突泉等七十二泉湧水所彙成的河流水域,其中北部的大明湖水域尤擅景觀之勝,民戶鱗次栉比,傍水而居,清流逶迤。房舍掩映,這是濟南勝緻。此句“臨”字比較關鍵,它體現了泉水和居人自然地交織彙合的關系,以及這種關系所形成的美感。最後“雪後千峰半入城”句,是渲染春天乍降時,山郡濟南所見。濟南群山環繞,南有千佛山、四裡山,北有卧牛山、華不注、鵲山等等,群山巍峙,層巒疊嶂,林木蒼翠,鐘靈毓秀。環城四顧,山色青冥,美不勝收。清人劉風诰有一聯曾曰:“一城山色半城湖”,群山本不“入城”,因“雪後”看上去特别近,故有“千峰半入城”的錯覺。比“一城山色”的寫法,更有别趣。
這首七絕四句純然寫景,不露聲色,景中飽含深情,情景交融,極富情緻。無論是“逢春複乍晴”的好天氣,還是潺潺而流的清泉,以及湖水中倒映的“雪後千峰”等,都包蘊着詩人對濟南初春的審美喜悅,流蕩着一種迷戀的情韻
14、“天下泉城”“江北水城”分别指的城市是____和____。
A.濟南 滄州
B.濟南 聊城
C.泉州 滄州
D.泉州 聊城
答案:B
15、孟子認為人有“四端”,下列選項中表述正确的是____。
A.恻隐之心,義之端
B.羞惡之心,仁之端
C.辭讓之心,禮之端
D.是非之心,信之端
答案:C
16、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觀點的古代思想家是____。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韓非子
答案:C
17、“亞聖”指孟子,那“至聖”所指的儒家代表人物是____。
A.孔子
B.程頤
C.朱熹
D.董仲舒
答案:A
18、《孟子·盡心》中提出“君子有三樂”,以下不屬于“三樂”的是____。
A.父母俱存,兄弟無故
B.聚錢财而有之
C.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答案:B
四端,是儒家稱應有的四種德行,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四端"說是孟子思想的一個重要内容,也是他對先秦儒學理論的一個重要貢獻。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哲學家、思想家,也是孔子之後,最著名的儒家學派代表人物,被稱為“亞聖”。孟子的學說和觀點,大都被收集在《孟子》這本書中,這本書也成為古代的《四書》之一,對古代人的觀念,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孟子三樂是指《孟子》一書中提到的君子的三種快樂:包括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