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IC photo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春分,也是春季的第四個節氣。春分時節,大自然陰陽各半,人們在日常養生方面也要遵循陰陽平衡的原則,保持機體功能的平衡協調穩定。
春分前後,乍暖還寒,人們外出時應适時增減衣物,避免外邪侵襲。在情緒上,應避免抑郁、焦慮、急躁、易怒,以免肝陽升發太過,出現高血壓、“上火”等情況。
這一時節,春暖花開,陽光明媚,可以經常去室外走走,踏青、登山、郊遊等,這樣有助于呼出寒冬的濁氣,提振精神。在家時,要經常打開門窗通風,保持室内空氣清新。
“春分節氣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酸增甘,以養脾氣。”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金輝提醒,時令蔬菜如荠菜、莴筍、豆芽等,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蔥、姜、香椿、韭菜、山藥、土豆、雞肉等可補脾腎。春分時節,草莓大量上市,草莓有清熱、解毒、去火的作用,肝火旺的人,吃點草莓可清肝熱,去肝火。此外,春筍性味甘寒,可滋陰養血、除煩、利尿、化痰、消食,也是很适宜的食物。
【食療妙方】
香椿炒雞蛋
制作方法:雞蛋打入碗中,加食鹽攪拌後,再将焯水後的香椿切碎,放入攪勻,待鍋内放油燒熟後放入鍋中煎炒2-3分鐘即可食用。
中醫認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澀腸止瀉、醒脾開胃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香椿富含鈣、鐵、磷、蛋白質等多種元素,還含有大量的粗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E等。
黃芪大棗蓮子粥
制作方法:黃芪煮水,取黃芪水加粳米、大棗、蓮子煮粥。
黃芪大棗蓮子粥有健脾益氣、補益氣血的功效。春季肝郁脾虛,脾胃虛弱,常有氣血虧虛,痰濕困阻,故常見乏力、春困現象。此粥可健脾益氣,補益氣血。
太子參大棗陳皮茶
制作方法:太子參5克、大棗3顆、陳皮3克,沸水泡,代茶飲。
太子參大棗陳皮茶有益氣健脾和胃的功效,尤宜于春季肝郁脾虛,脾胃虛弱,濕濁重者飲用。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付春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