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寶貝改名慶山後的首部重磅長篇,這本《夏摩山谷》我看了四遍。。。才大緻看明白了。
第一遍看的時候,看到三分之一就迷失了,原因是裡面的人物衆多,且很多都是“他”、“她”直接出現的描述,很快不知道到底說的是誰;
第二遍看的時候,特地放慢了速度,過程中一直在不斷複盤->前進->再複盤->再前進的方式,還是到一半的時候不得不放棄,因為依舊迷失在故事情節裡。
第三遍的時候,為了更好追蹤人物的關系,我開始畫思維導圖了,但是不畫不知道,一畫才發現一個圖根本無法梳理清楚,于是又衍生出了3位女性主角一人一張圖的方式。
但即便這樣,我把整本書看完後還是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即:這麼多主角之間的聯系是什麼呢?
于是,我繼續開始了第四遍閱讀,第三遍閱讀到的結尾處是遠音和春澤兩人理解更深厚、情感漸進,重新閱讀到開頭的時候才發現前後是完全呼應的。
再繼續深入閱讀後發現,這本書有太多的彩蛋了,導緻讀者隻要稍不留心就會錯過:
-藏傳佛教的佛法融入在小說中
-各個主角之間的輪回
-書中故事套故事的結構
-人物之間來回切換描述
-複雜的人物條線和碎片化的分支情節
如果用一句話簡單來說這個故事,
遠音在某間咖啡館撿到一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如真,書裡寫的故事是有關雀缇的。然後遠音跟随着這本書裡寫的,踏上了旅程。
故事套故事的寫法對于慶山來說不是首次,之前在安妮寶貝時期寫的《八月未央》裡,和平與南生的故事完全蓋過了主角本身。但是這一次,遠音作為出場人一點也不遜色,甚至成為了所有疑問的起點。
所有的人在冥冥之中都與佛法結緣,在追尋自我的過程中解開内心的枷鎖,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在塵緣中的人們是痛苦的,往往愛而不得或者不遂人願,這些都是常态。
但我們陷于困頓中,在自我的小圈子裡出不來。什麼又是正确的呢?什麼又是你一定要做的呢?
人往往帶着很多秘密,有些沒有出口,有些則是随着時間推移成為了斑駁的回憶。尤其是女性,性别造成了天性敏感,自然會遭受更多精神的痛楚。
遠音引出了如真,如真并沒有講述自己的故事,雖然如真本身的故事性也很強,但她筆下的着力點在雀缇。如果說遠音是一個我們周圍真實存在的人,如真作為作者也算是不相識的陌生人,但雀缇的存在與否就值得探讨了。
但當你真的看完整本書後,你會發現當中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以及放下後豁然開朗的領悟。人在生活中經常會不自知地迷失,從而通過某些際遇得到啟發。
慶山故事中的女主普遍男性緣都較佳,男人一個接着一個換,情欲是永恒的劫。而這些人都早熟,冷眼看待人間,有種站在制高點俯視的嚴肅感,仿佛洞悉了一切後看着其他不知情的人在追逐世間的一切無意義。
核心探讨的還是愛,這裡面的三個女子,每一個都逃不掉“愛“這個字,在愛欲裡沉淪、搜尋、成長。這些女主基本上都很有才華,且擇偶選擇範圍很多,自己的包容度也很廣泛,當然,一定會陷入與已婚男的糾纏,這基本上是亘古不變的,也不用擔心錢,并且世界圍着她們轉。
我20多歲的時候也是和書裡的如真一樣,希望找一個世俗意義裡的普通男子,然後大家舉案齊眉地過一輩子,前提是這個人和我一定是心靈精神都契合的。
“如世上大部分女人所曾期望的那樣,奢望對方待自己百依百順,提供免費的安穩生活,提供無止境的舒适和快樂,驅除孤獨寂寞嗎。這分明是個巨大而自欺的妄念。“
現在30多歲了,回想自己的前十年,不知到底是沒有真正水到渠成的人呢,還是自己刻意去避免直接走入這樣的生活,亦或是被動等待時間太久了,總之,随着年歲增長,自知離這樣的”美夢“已經越來越遠了,且了解到”愛“在實際生活面前的不堪一擊。
遠音
遠音年輕時有固定并且寵愛她的男友,但是她覺得日子太無聊不願意就這樣安定下來,就去找了其他人,但誰料到在對方身邊隻是備胎,彼此傷害、複合又分手後覺得心累了,要安定了,立刻就找到了人進入婚姻,然後開始全職太太,生兒育女,照料家庭,老公賺錢又顧家,但又覺得在精神上無法契合(主要是她看不上丈夫)覺得無趣了,于是出軌了一個GAY,本來是彎的對方因為她自願變直的了。
另外一邊老公帶着孩子出國了,她不僅有人養還有自由,情人對她産生了精神上的高度依賴後決定和自己的妻子離婚,還沒有正式攤牌反倒是出車禍了,于是借着療傷,她冥冥之中跟随書中的指引來到了不丹,報了個當地一對一的導遊團,和導遊産生了情感。
如真
如真,落魄的千金,吃了很多苦,一開始的故事有點老掉牙,不斷通過已婚男性尋找愛情,屢次碰壁後心有不甘,明明看穿一切但就是不肯走出來從而開始陷入執迷。
内心本身缺乏愛卻又不斷向外需索,洞察人情卻一再認準虛無缥缈的“愛“,靠打胎和魄力敲詐了100萬,但内心怨孽太多,決定修行,找尋内心的解脫。
仁美是引領她進入佛法的引子,她一開始以為她是那個正确的人,但後來才發現她是那艘渡她遇到良人的船。
在如真入住夏摩山谷的旅館時,知道這個旅館在老闆娘的祖輩時期叫日瑪旅館。旅館中住着一位神秘的女人,一住就是二十年,最後在旅館中過世。當時還未看到雀缇的部分,冥冥之中想到應該有對應,直到後面看到了雀缇。
也是一個有個性有故事的女子,小小年紀在共度良宵後生下了女兒,接着遇到了命定的戀人無量,雀缇陪他去惹覺朝聖,結束後也是他們分别的時刻,這兩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要完成,無量回到泥泊爾的寺廟繼續修行,而雀缇則跟随仁美上師直至他圓寂。
這一對戀人是想要告訴世人,世間每個人在你身邊出現都是帶有自己的使命的,不是說一定會相守在一起,而哪怕是真正的戀人,也不意味着就會永遠在一起經曆世俗的感情過程。世間有太多的愛而不得,需要我們學會放下。
藏傳佛教中有六道輪回,認為人及衆生并非僅有一次生死,而是有前世、後世乃至生生世世,絕大多數皆在生死中流轉,依衆生所具善惡之業的多少,而輪回于六道。這六道是(1)天道;(2)人道;(3)阿修羅道;(4)畜生道;(5)餓鬼道;(6)地獄道。
而這本書中的任務關系,在我看來也是存在輪回的:
這就使得這本書難讀懂系數又進階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既定的道路,無所謂好壞,最關鍵的是盡力完成自己被賦予意義的生命旅程,并心平氣和。
“接受所有發生的事情,如果它們注定要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