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polo品牌真假

polo品牌真假

品牌 更新时间:2024-06-26 23:09:55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3日電(趙佳然)如果看到國際知名品牌推出三四百元的“跳樓價”,你會不會動心?

  近日,有消費者反映,一些商場促銷的服裝品牌在名稱、标識上與某些國際知名品牌相似,購買時誤以為是“子品牌”或“正品”,後來才發現這些品牌間并無關聯。

  中新經緯記者走訪北京一些商場發現,這些與國際知名品牌“撞臉”的品牌多為快閃店,即在某個商場促銷一段時間就會撤店,由于特價不退換,不少消費者有苦說不出。律師指出,如品牌在銷售宣傳中存在刻意誤導,則涉嫌欺詐。

  “撞臉”商家多為快閃店

  “沒想到我也會被這種‘撞臉’的品牌忽悠。”看着手中版式相似、logo幾乎看不出分别的兩件襯衫,26歲的消費者齊女士哭笑不得。

  不久前,齊女士在北京某商場看到一家名為“Tommy Crown”的服裝品牌正在打折。因為品牌标識、名稱與美國知名品牌“Tommy Hilfiger”較為相似,不熟悉國外品牌的她最終以300多元的價格購置了一件襯衫,拿回家才發現,該品牌并非來自美國。

polo品牌真假(巧合還是故意CKPOLO等品牌被)1

  Tommy Crown與Tommy Hilfiger的官方微博頭像對比

  中新經緯記者在社交媒體上搜索“Tommy Crown”,發現有許多網友讨論其與Tommy Hilfiger的關系,有網友甚至認為後者才是國内品牌,或認為兩個品牌同屬一家公司。

  據了解,Tommy Crown的官方微博認證公司為上海颀翔商貿有限公司。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而Tommy Hilfiger則于1985年在美國紐約成立。

  目前,Tommy Crown官方微博賬号僅顯示了2018年的一條微博,有網友在下方留言稱:“作為一名消費者,我認為你是在刻意模仿Tommy Hilfiger。我以為買的是美國Tommy,付款後才發現真相,然而因為是特價商品不退不換,隻能委曲求全。”也有多名網友稱自己也分不清兩個品牌,以為Tommy Crown才是美國品牌。

  12月11日,中新經緯記者來到齊女士所提到的北京某商場,發現Tommy Crown的店面已經撤走。商場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商場中庭的店鋪多為打折促銷的快閃店,流動性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取代Tommy Crown原本位置的是一家宣傳2-5折的服裝店,其中一品牌名稱為“CKfree”,所售服裝的折後單價大多為幾百元。

polo品牌真假(巧合還是故意CKPOLO等品牌被)2

  資料圖 中新經緯 趙佳然 攝

  據悉,“ckfree”與美國時裝品牌Calvin Klein公司旗下一香水品牌同名,而這家門店銷售的多為外套、針織衫等服飾。被問及該品牌與美國CK的關系,該店店員稱,該品牌不是美國的品牌,産地為廣東。“但是我們和他們是同一公司旗下的,跟阿迪達斯和三葉草的關系一樣,類似工廠店。”該店員補充說。

  中新經緯記者發現,該品牌服裝吊牌所标注公司為卡爾文·菲瑞(意大利)有限公司,該公司于2018年2月在香港注冊。此外,吊牌未标注具體生産商,隻注明産地為中國廣東。随後,中新經緯記者緻電Calvin Klein客服,對方稱并未聽說過Ckfree品牌,也未與其進行合作。

  同樣引起混淆的,還有與Polo Ralph Lauren同樣以馬球為标志的Polo Sport。

  “看到商場大廳賣Polo Sport,老婆立馬說要給我買一件,然而我迅速拉走她,告訴她此Polo非彼Polo……她還一臉震驚的問我,這個不是Polo的副牌嗎?”有消費者稱。

  據了解,難以分辨兩個品牌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在部分地區,Polo Sport比Polo Ralph Lauren的門店更多,有消費者誤認為前者為後者的子品牌。拉夫勞倫官網顯示,Polo Ralph Lauren在北京共有10家門店,而大衆點評顯示,Polo Sport在北京的門店約有50家。

polo品牌真假(巧合還是故意CKPOLO等品牌被)3

  Polo Ralph Lauren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門店 中新經緯 趙佳然 攝

polo品牌真假(巧合還是故意CKPOLO等品牌被)4

  Polo Sport北京東安市場門店 中新經緯攝

  中新經緯記者來到北京某Polo Sport門店,發現與臨時的打折櫃台不同,這家店鋪擁有固定門店,店内各處均标有“大減價全部1.9折”的信息,來往問詢的顧客均不在少數。當被詢問是否與美國的Polo品牌相關時,該店店員說,“不是美國的”,此外并未多加說明。

  店内服裝吊牌顯示,Polo Sport的中國總代理為上海睿發服飾有限公司,服裝産地為福建南安。天眼查數據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冊資金為3000萬元。

  随後,中新經緯記者向Polo Ralph Lauren店員問詢,确認兩種品牌并無關聯。

  律師:品牌如故意誤導則涉嫌欺詐

  由于此類品牌名相近、消費者被混淆的現象頻發,部分商家選擇用法律訴訟的方式維權。

  天眼查顯示,Polo Sport的中國總代理上海睿發服飾有限公司涉法律訴訟高達43條。其中,拉夫勞倫公司曾在2016-2018年間數次因著作權合同糾紛與侵害商标權糾紛起訴睿發服飾。

  在2018年公布的拉夫勞倫公司與睿發服飾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一審民事裁定書中可看到,拉夫勞倫公司認為涉案的馬球騎手作品經過四十餘年的使用,已為包括中國在内的全球廣大消費者所熟知,而睿發公司與其餘被告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擅自修改作品,在使用中不予署名或暗示涉案作品著作權歸屬于被告,此舉侵害了拉夫勞倫公司享有的署名權、修改權等著作權利。

  此外,睿發服飾還在2017年因涉嫌銷售不合格産品,被上海市長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6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今年6月,睿發服飾還因“在産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産品冒充合格産品”被上海市嘉定區市場監管局處以5.4萬元罰款。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采訪時表示,商标所有人維權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都比較高,能否維權成功主要看具體證據,難以一概而論。

  “判斷是否構成商标侵權,主要看行為人是否未經商标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趙占領稱,對于ckfree、Tommy Crown等品牌的案例,首先應關注兩個商标使用的商品屬于相同或類似,接下來關鍵在于商标是否相同或近似,具體主要體現為:國外品牌的商标的顯著性體現在何處,是否與其有顯著性的部分相似等。

  “初步判斷,上述品牌可能涉嫌商标侵權,而最終結果要靠法院或者執法部門認定。如果商标權人起訴,法院判決國内品牌構成商标侵權,需要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等法律責任。如果執法部門立案查處,會給予罰款等處罰。”趙占領稱。

  那麼,如果消費者将某品牌誤認為其他品牌,是否可以申請退款呢?趙占領表示,現階段,若品牌僅為名稱與标識相似,則消費者需自行辨别,盡量避免沖動消費。

  “消費者能否主張權益受到侵害索賠,主要看這些品牌在宣傳過程中有沒有故意誤導、欺騙消費者。如果存在這些行為,導緻消費者誤認為就是國外品牌或者與其有一定聯系,則涉嫌構成欺詐,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承擔退一賠三的法律責任。”趙占領說。(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