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月21日),是北京中小學開學的第一天,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是“雙減”之後的第一個假期,和以往假期相比,學生的作業少了嗎?他們這個寒假是怎麼過的?一起來看。
學生的作業,有什麼變化?
寒假的一天,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二4班的袁晴川,正和幾個同學在一家快餐廳進行小組讨論,按照學校要求,同學們要在寒假期間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改革開放以來的生活巨變”社會調查,撰寫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調查報告。經過一番熱烈的談論,三個小夥伴最終确定了訪談提綱和行動方案。
這份調查報告隻是這幾個女生寒假作業中很小的一部分,事實上,學校給孩子們布置的探究類和實踐類作業可謂是五花八門。打開首師大附中初二4班的微信公衆号和視頻号,一陣歡暢的青春氣息迎面撲來。助力冬奧、運動、烹饪、閱讀、手工藝制作,眼花缭亂的圖片和視頻記錄了孩子們多姿多彩的寒假生活,而這些公衆号文章,都是同學們自己制作的。要把這麼多的素材全部整合到一篇文章裡,還真是要花費一番不小的功夫。修圖、排版、審稿,每一樣工序都不能少。
記者:怎麼學會做公衆号的?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二學生袁晴川:我媽媽其實會一點點,她會教我,後來慢慢自己獨立嘛,也越來越快。一開始就是特别笨拙的一個技能,後來在網上也學習了,自己經常幹,熟能生巧,而且做完這個事情也很有滿足感。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二年級主任李軍華:公衆号都是學生維護,他們自己寫文章、配圖,弄得特别像模像樣,孩子們的表現永遠是給你驚喜。有時候可能老師隻是給一個小點子,提醒一下,學生們自己就特别有想法了。
長期以來,首師大附中堅持開展“成達好習慣‘2 N’行動”。“2”是指每天運動一小時和閱讀30分鐘,“N”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在這個假期中,N被規定成為“寒假特定行動”:每天居家勞動實踐30分鐘。
首師大附中初一年級的蕭渤軒選擇的“N”是學炒菜。因為平時一周5天在學校頓頓吃西紅柿炒蛋都吃不厭,所以這道菜就成了他的首選。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一學生蕭渤軒:再過一會就可以放番茄醬,然後放一些白糖,這樣它的味道會更酸甜一些。
模仿媽媽的樣子,幾分鐘的工夫,蕭渤軒就做好了一盤賣相甚好的西紅柿炒雞蛋,他高興地邀請媽媽來品嘗。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一學生家長賈小琳:還是第一次品嘗他做的菜,但是沒想到第一次沒發揮好,把鹽和糖弄錯了,但是他能做出來我覺得挺欣慰的,而且覺得孩子确實是長大了,尤其這個假期他的變化還是挺大的。
這個寒假,蕭渤軒制作了好幾份曆史和地理方面的手抄報,字迹工整漂亮,堪稱印刷體,他用照片完整記錄下了自己的寒假生活,并通過網絡“自學成才”,成功學到了短視頻制作技能。
雖然還有幾個月就要中考了,但初三年級的方聞達仍舊度過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寒假。除了觀看紀錄片、完成閱讀作業,他還選擇撰寫一篇關于海洋生态平衡的2000字左右的論文。為了支持他研究海洋生态環境,爸爸媽媽把客廳茶幾都撤了,換成了一個大魚缸。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三學生家長蘇莉娜:一開始他說想養這個,我們都覺得這個花銷也不小,另外這個平常養護很費時間,我也會覺得浪費你時間吧,不如多背幾個(單)詞,但是後來我發現他在照顧這個的過程當中,他鍛煉了很多其他的東西,比如說他的細緻和堅持,一個多月下來我堅持下來了,沒那麼難。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三學生方聞達:就這一個小缸,它就需要生産者、分解者還有消費者不同的群體,真正的海洋也會更加複雜。也許有一個鍊子掉了,其他的所有生物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方聞達告訴記者,論文完成後學校會指派專門的導師給論文做修改完善,開學後的第三周,年級還将進行論文答辯,對于答辯能否通過,他充滿信心。
“減”得快樂
是否“減”得放心?
看到孩子們如此多元化的寒假生活,真是心生羨慕,采訪中孩子們紛紛向記者表示,和以往的假期相比,今年的寒假又輕松又有趣,他們的學習生活豐富了很多!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二學生肖雯萱:在“雙減”之前,像拍視頻或者畫小報、出來作調查報告這種作業比較少,筆頭的作業更多一點。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二學生王熙閣:我記得之前上課,從早上8點上到下午,中午就在那兒吃飯,然後下午再晚上回家吃飯,過得比上學還累,現在都沒有了。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一學生蕭渤軒:以前的寒假或者暑假課外班上的還是比較多的。這個假期就感覺更自由了。沒想到上了初中以後,然後這個寒假比小學更加充實、更加豐富多彩、更加有趣味了。
這個寒假,補習班停了,學科作業少了,“減”得快樂的同時,是否也“減”得放心呢?采訪中有家長們表達了對孩子學科學習方面的焦慮和患得患失的心理。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三學生家長蘇莉娜:面臨中考的孩子,家長肯定都有焦慮,但是其實孩子就像一根橡皮筋,比如像以前那種繃得特别緊,效果可能不太好。這種作業,對他思路的拓展可能會比較好。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一學生家長賈小琳:我們擁護國家“雙減”政策,我們會把這些焦慮和學校或者跟班主任溝通,然後老師也會及時地去跟我們溝通,告訴大家“雙減”政策下應該如何正确地引導孩子未來的學習,我們就是希望未來的政策更明朗化。
自主學習多了
怎麼避免學業差距拉大?
采訪中還有一些學生和家長表示,“雙減”後,自主學習時間多了一些,但對于那些自主學習能力稍差的孩子,怎麼避免他們與能力強的孩子之間差距越來越大呢?
打開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寒假作業單,記者看到在語數英、物理生物地理曆史等主要學科的作業中,每個學科都根據作業難度和作業量分成了“标準餐營養餐”和“自助餐”。标準餐關注夯實基礎,例如完成練習冊、複習上學期知識等,營養餐注重拓展提升,例如名著閱讀、做中考模拟題等,而自助餐則是給學有餘力的學生布置的選做題,記者觀察發現,類似制作手抄報、觀看紀錄片、撰寫論文等實踐類和探究類作業,都屬于“自助餐”。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二年級主任李軍華:前兩項作業都是針對全體的,因為學生他不可能完全在一個水平上,所以說這兩類作業對于基礎特别好的學生來講他可能完成得比較快,質量會比較高。對于有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是利用寒假做一個查漏補缺,這樣能在開學跟大家趕齊一些。
實行分層作業、縮小學生學業差距的同時,首師大附中還給每個孩子配備了導師,寒假期間,作業的完成情況都要定時給導師打卡。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三年級主任夏豔芳:比如說我的一個學生,他相對來說比較沒有規劃,行動力比較弱,那我們就在寒假的時候監督他每個星期訂計劃,然後把計劃發給我,中間也會打卡呈現給我,我來給他提出相應的建議。其實焦慮不光是家長,老師也會有,老師也需要精準地了解他眼前的這個學生有哪些需要幫助的地方。
“雙減”政策實行以來,首師大附中通過思維發展課堂的實踐,在作業數量減下來了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反而得到提升,家長關心的學業成績不僅沒有降低,反而穩中有升。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一年級主任周楊:現在我們布置的這種實踐性作業,從某種程度上也會帶動一批原來不是那麼好學的孩子真正地投入到學習當中,所以它帶來的效果可能不是家長馬上能夠看到的,這個寒假我們孩子刷了多少道題,但是它帶來的對學習的這種專注度和興趣度是長遠發展當中學生非常需要的。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助理任海霞:如果你的作業、你的課堂真正為提質增效服務,真正為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作業負擔而又不影響他中高考的分數,那怎麼做?必須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他隻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他隻刷題條件反射也是絕對不行的。所以現在整個教育,教學的方式在變革,為什麼變革?就為學生這種能力變革,他有了這種能力我們就不怕中高考。
(總台央視記者 薛晨 王新琦 王帥)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