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20句?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有陽,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了凡四訓20句?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有陽,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
“有真有假”
真善:就是從本心出發,所做對别人有益的事,且不求報答、不露行善痕迹的才是真善。
假善:就是所做的事表面看是善事,其實是隻想着對自己有益,且為了達到目的去虛僞地恭維别人,總想着别人去回報自己。這些都理解為假善。
“有端有曲”
端就是直,凡有救濟世人、有愛、有恭敬的心都可以稱為直。
那曲呢:就是存有一絲讨好世俗的心,還有一絲對世人怨恨不平的心,甚至還有一絲玩弄世人的心,這些都可以稱為曲。這些都需要我們細細地去分辨。
“有陰有陽”
凡是一個人做善事被人知道,就叫陽善,做善事而别人不知道就叫做陰德。
有陰德的人,上天自然會知道并且會回報他。有陽善的人,大家都知道他,稱贊他,他便能享受世上的美名。
但是呢,天地忌諱名聲這個東西,也不喜歡愛名的人。
如果一個人的功德配不上他的名聲,便會有預想不到的橫禍。而一個沒有過失差錯被冤枉或者無緣無故被人栽上惡名的人,他的子孫往往會忽然之間發達起來呢。
你看,這陰德和陽善之間關聯很細微,可得好好分辨一下。
“有是有非”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一個人做善事不能隻看眼前的影響,而是看是不是會産生流傳後世的弊端;不能隻論一時的影響,而要講究長遠的影響;不能隻論個人得失,而要講究它對天下大衆的影響。
是非是最不容易分辨的,還有很多,比如:“非義之義”、“非禮之禮”、“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這些應該細細地加以判斷,分别清楚。
“有偏有正”
善行是正,惡行是偏,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是也有存善心而做了惡事的,這是存心正而結果變成了偏,可稱之為正中的偏;
也有存惡心卻做了善事的,這是存心偏而結果卻成了正,可稱之為偏中的正。
這種道理我們也要去懂得呢。
“有半有滿”
這樣說吧:一個人做了善事,如果内心能不執着于所做善事,那麼随便他所做的任何善事,都能夠成功而且圓滿。
若是做了件善事,而内心就牢記在這件善事上,那麼即使他一生都很勤勉的做善事,也隻不過是半善而已。
這個理解起來有些難度,可以好好揣摩一番。
“有大有小”
若你立志要做善事,你的目的隻是為了利益自己一個人,就算你做很多善事,功德也會很小。
如果你目的是利益天下百姓,即使善事很小,功德也會很大。
“有難有益”
這是從做善事時的難易程度來說的。
凡是有财有勢的人要建立功德,比平常人來得容易,但是容易做,卻不肯做,這就叫做自暴自棄。
而那些沒錢沒勢的窮人,要積些福,會有很大的因難,難做到而能做到,這才真是可貴啊!
說了這麼多種善事,我們要明白清做善事的道理,如果分辨不清的話,就誇自己做了善事,有了怎樣的功德,其實這不是在做善事,而是在造孽。
這樣做真是冤枉啊,白費了苦心卻得不到一丁點兒的好處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