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溫州常住人口2022年

溫州常住人口2022年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1 06:31:16

日前,《溫州市人口發展中長期規劃》(下稱《規劃》)發布。《規劃》顯示,到2025年,我市常住人口将力争達到1000萬人;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40萬人,引入高校畢業生60萬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達到30%;同時,人口分布更趨合理,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5%。到2030年,“千萬級常住人口城市”地位更加鞏固。到2035年,“千萬級常住人口城市”優勢更加凸顯。

溫州常住人口2022年(溫州發布人口發展中長期規劃)1

卓令葉 攝

人口已成為城市發展最為重要的戰略資源。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普查時點溫州市常住人口總量為957.29萬人,排名僅次于杭州,居全省第二,且整體基數仍較大,為後期拉動人口增長提供總量基礎。同時,近年來,我市人口素質持續改善、城鎮化水平小幅提升、全員勞動生産率穩步提高。

2020年9月,我市印發《關于打造千萬級常住人口城市的若幹意見》,正式提出打造千萬級常住人口城市戰略。今年,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市“兩會”均進一步強調

“十四五”末力争實現千萬級常住人口

的目标。為有效擴大人口規模、優化人口結構、提高人口素質,促進我市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我市制定出台

《人口發展中長期規劃》

作為指導全市人口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該《規劃》也将成為我市後續制定人口發展政策、實施人口管理、開展人口服務的重要依據。

●《規劃》突出全覆蓋

,聚焦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務和全人群管理服務,從生育、養育,到教育、就業、養老等一體謀劃,從戶籍人口到流動人口共同服務,從高端科研人才到普通技能人才、一線員工協同引育,從勞動力人口、青年人口到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困難群體等一并支持。

●《規劃》突出創新性

,在多處任務中提出要探索完善有關體制機制和創新工作方式,如探索完善特殊優秀人才認定标準,通過數字化改革完善“教育大腦 ”體系、健全新型居住證制度、建設人口信息與管理大數據平台,開展人口發展年度評估分析。

主要目标

溫州常住人口2022年(溫州發布人口發展中長期規劃)2

近期目标:

到2025年,常住人口穩步增長,市域主中心人口吸引力顯著提升,各縣(市、區)城鎮化水平持續提升,外來勞動力長期留溫人口持續增加。

01 人口總量持續增長

到2025年,常住人口力争達到1000萬人,戶籍人口達到880萬人,總和生育率回升至1.35。

02 人口素質有效提升

到2025年,人均預期壽命達82歲,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40萬人,引入高校畢業生60萬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達到30%,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比例達到25%,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3年。

03 人口結構壓力緩解

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老齡化率控制在20%以内,常住人口撫養比控制在55%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9以内,勞動力人口總量穩步提高,勞動力資源保持有效供給,人口紅利持續釋放。

04 人口分布更趨合理

到2025年,經濟發展與人口集聚的良性循環進一步提升,新型城市化體系更加優化,城鎮人口集聚能力有較大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進,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5%。

中期目标:

到2030年,“千萬級常住人口城市”地位更加鞏固,中心城區首位度顯著提升,市域主中心人口保持在62%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接近自然平衡,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7%以上,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程度進一步提高。

遠期目标

到2035年,“千萬級常住人口城市”優勢更加凸顯,人口總量持續健康穩定增長,人口質量整體大幅躍升,人口發展與城市功能提升和産業轉型升級相互适應、相互促進,人口集聚力、承載力和人才競争比較優勢居同類城市前列,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均衡發展态勢全面形成。

主要任務

《規劃》共提出八大體系32項主要任務,并根據重點任務細化落地舉措,輔以12個專欄。

1.做強人口規模支撐體系:

夯實産業平台建設,做好平台引人

高水平建設溫州灣新區,着力打造全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長三角先進制造集聚高地等“兩區兩高地”,整合提升14個高能級産業平台。

推進瑞安汽車關鍵零部件、樂清智能電力物聯網“萬畝千億”新産業平台建設和特色小鎮創建培育。

加快企業内培外引,做好崗位引人

新謀劃創建一批省級平台。大力發展樓宇經濟、總部經濟和會展經濟,建成新國際會展中心,高水平建設濱江商務區。

積極發展時尚經濟、創意經濟和共享經濟,加快溫州G104時尚走廊建設,打造浙東南“工業設計高地”。

加強重大活動組織,做好品牌引人

加快推進“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以青科會為龍頭,積極争取中國科協、國家級學會和國際組織重大活動。

在溫州舉辦不斷提升世界溫州人大會規格和影響力,謀劃舉辦世界華人華僑“一帶一路”論壇等華商華僑重大活動。

●做好營商環境建設,實現環境引人

持續深化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建設,創成全國民營經濟示範城市和中國營商環境标杆城市。

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深化“青藍接力”行動,讓溫州始終成為孕育企業家的标杆城市。

加快重點樞紐建設,實現交通引人

深化“四港聯動”發展,建成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打造“521”高鐵時空圈,全力推動甬台溫高鐵、溫武吉鐵路規劃建設,全面推進溫福高鐵建設,建成杭溫高鐵,布局“兩主三輔”綜合樞紐,謀劃建設市域副中心交通樞紐,形成大都市區綜合樞紐體系,暢通市域範圍人口流動。

●提升城市區域能級,實現區位引人

建好長三角南大門,深化與上海嘉定、松江等地的戰略合作,加快溫州(嘉定)科創園二期、溫州(松江)科創園、溫州(濱江)科創園等一批科創飛地建設。

實施公共海外倉2.0工程,加快推進口岸擴大開放,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聯動麗水(青田)發展華僑經濟。

溫州常住人口2022年(溫州發布人口發展中長期規劃)3

濱江商務區 李昌聰 攝

2.優化人口空間分布體系:

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提檔加速

加快提升全市域範圍城鎮化水平,發揮樂清、龍港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作用,借鑒樂清新型城鎮化補短闆強弱項建設經驗,因地制宜提升各縣(市、區)公共服務均等化、政務服務數字化、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

○推動龍港深化改革,打造全國新型城鎮化改革策源地,支持龍港城市标準化綜合試點,形成地方标準并上升為省标準乃至國家标準

構建“一主一副”人口集聚中心

○聚焦“一軸一帶一區”城市布局,沿江發展軸通過人口、資源等各類要素集聚打造以濱江商務區和瓯江兩岸沿線為重點的瓯江新城。

○支持樂清、瑞安等建設溫州北部新區、南部新區,促進飛雲江、鳌江流域擁江集聚發展,加快推進樂瓯洞一體化、溫瑞平原一體化、龍平蒼一體化發展,全面形成協同融合發展格局。

規劃建設全域聯動的宜居城市區塊

○深化“精建精美”行動,加快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現市區核心區城中村清零,提升老舊小區環境品質、設施功能和配套服務,提振市域主中心老舊街區活力。

○推進城市中央活力區建設,形成吸引長三角高端人才回流中心。

溫州常住人口2022年(溫州發布人口發展中長期規劃)4

樂清夜景 李振恭 攝

3.強化人才引留服務體系:

●以校地合作培育高素質人才隊伍

通過設立校區、開辦分校、共建研究院等多種形式,争取更多市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資源落戶溫州。

支持在溫高校加快提質擴建步伐,擴大招生範圍,大力提升學校科創能力,與領軍企業合作共建現代産業學院,建立産教融合站點,争創國家産教融合試點城市,提高在溫高校畢業生留溫率。

提升高教園區建設水平,加快推進溫州醫科大學争創“雙一流”、溫州大學創成僑特色“省部共建”高校,支持溫州肯恩大學建設國際化高水平大學,支持溫州理工學院高質量辦成高水平理工類應用型公辦本科高校,支持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升格為職業教育本科院校。

●以創新創業優化高能級人才平台

支持國科、浙大溫州研究院等建設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

持續提升中國眼谷、中國基因藥谷等平台能級,瓯江實驗室争取成為國家實驗室的基地。

高規格建設中國雙碳科創港、海創城、國際雲軟件谷等平台。

●以機制創新構建高水平人才生态

○大力發展知識産權服務業,建成一批知識産權服務業集聚示範區、品牌服務指導站、商業秘密保護示範基地。

探索支持事業單位科研人員攜帶科研項目、成果、技術離崗在溫創辦企業,給予5年離崗創業期,期滿後确有需要可再延1年。完善人才評價遴選機制。

●以多措并舉強化人才住房保障

将符合條件的公交、環衛、家政等公共服務行業一線職工納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範圍。

對符合公租房、共有産權住房保障條件的三孩家庭,在同等條件下予以适當照顧。

以用戶思維強化人才金融服務

鼓勵金融機構設立人才科創支行,聯動成立溫州人才融創聯盟。

叠代升級“人才貸”“人才投”“人才險”等政策。

溫州常住人口2022年(溫州發布人口發展中長期規劃)5

中國基因藥谷 王斌 攝

4.完善人口素質支持體系:

●加快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發展

落實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五同步”要求,拓寬辦園渠道,大力建設公辦幼兒園。

實施“點亮鄉村童年”計劃,推進城鄉學前教育共同體建設,全力構建“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鄉村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強化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推進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以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為抓手,完善集團化辦學機制,增強優質教育集群效應,完善“教育大腦 ”體系,深化“互聯網 義務教育”結對幫扶,加快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建設。

完善區域内初中布局規劃,推進初中學校向中心城鎮集聚、資源向寄宿制農村初中學校傾斜,顯著提高相對薄弱初中辦學水平,到2025年,1/3的初中創成省現代化學校。

●全方位提升人口職業素質

借鑒“雙元制”等模式,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

構建“民企辦名校”合作機制,建設溫台職業教育創新高地,打造國家級産教融合實訓基地,打造溫台“校企彙”數據服務平台。

●全方位提升人口健康素質

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長期保持在40%以上,健康浙江(溫州)建設發展指數優于全省平均水平。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打響“百姓健身房”品牌,打造群衆身邊“15分鐘健身圈”。

全面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深入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确保二級以上中醫醫院設立治未病中心或治未病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提供中醫預防保健服務。

●持續改善人口健康環境

到2025年,健康城市(縣城)建設開展比例達70%以上,建成健康鄉鎮40個,健康村(社區)200個,健康家庭20000戶。

到2035年,健康城市(縣城)建設全市域範圍内覆蓋,全民健康環境完全形成。

溫州常住人口2022年(溫州發布人口發展中長期規劃)6

城市書房

5.構建育兒友好服務體系:

●加快兒童友好空間建設

堅持兒童優先、多元趣味、安全環保、便捷舒适等原則,在新建項目及城鄉更新項目中落實兒童友好各項配建規定及設計要求。

統一兒童服務設施和标識标牌系統。

大力實施“書香童年”空間拓展行動,優化兒童閱讀“微空間”,各縣(市、區)均建有1所以上多功能兒童活動中心。

●落實各項生育支持政策

降低家庭養育成本,依據市縣兩級财力合理确定養育補貼标準,在全省率先實現學前撫養教育補貼全域全員覆蓋。

落實将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

●加強0-3歲托育服務

将嬰幼兒照護服務納入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合理規劃布局與常住人口規模相适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建設市、縣兩級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形成以公立機構為主體、民辦機構為補充的嬰幼兒照護機構體系。

●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

到2025年,市級建成1家三級甲等水平婦幼保健院,市轄區除外其他縣(市)均建成1家二級以上婦幼保健院。

溫州常住人口2022年(溫州發布人口發展中長期規劃)7

兒童足球培訓

6.形成老年社會參與體系:

●推進老年人力資源開發應用

将老年人才開發利用納入各級人才隊伍建設規劃,鼓勵專業技術領域勞動力人口适當延長工作年限。

在全市範圍内試行老年人才返聘制度,創造條件發揮老年人知識、技能和經驗,實現老有所為。

●促進銀發經濟提質擴容

探索建設具備機構養老、日間照料、文體娛樂、醫療保健等多功能、綜合性的養老服務綜合體。

●完善老年友好服務體系

深化國家醫養結合試點城市建設,支持醫療機構在養老機構設置分院或醫療服務點,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鼓勵醫護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

加快完善老年醫療-康複護理-安甯療護服務鍊,加快老年醫院、護理院、康複醫院、安甯療護機構等接續性機構建設。

溫州常住人口2022年(溫州發布人口發展中長期規劃)8

銀齡紅港 劉偉 攝

7.完善重點人群保障體系:

●健全兒童福利保障體系

健全孤兒和困境兒童基本生活養育标準動态調整機制,确保養育标準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适應。

各縣(市、區)實現當地機構孤兒、散居孤兒、困境兒童等孤困兒童生活費保障标準統一。

●健全殘疾人福利保障體系

探索智慧化殘疾人服務機制,建立健全殘疾人實名制兩項補貼工作網絡信息平台,逐步實現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對發放對象實行應補盡補、應退則退的動态管理機制。

●健全完善社會救助體系

落實低保标準調整機制,穩步提高救助标準,2025年最低生活保障标準達到13000元/年以上。

推動預防性、發展性救助服務體系建設,推廣建立縣級救助服務聯合體,深化“真愛到家”救助服務品牌建設。

8.健全人口管理服務體系:

●優化“零門檻”落戶政策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推進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市,允許進城落戶農民同時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和原有農村權益。

繼續保持低門檻人才引進落戶政策,大專(含技工院校高級工班)以上學曆、初級以上職稱、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技能等級)的人員,以及35周歲以下具備中等職業學校(含技校)學曆或中級工職業資格(技能等級)的人員,可以在市區城鎮地區先落戶後擇業。

●完善流動人口管理服務

健全新型居住證制度,大力推行電子居住證,實現“一地發證、多地通用”,力争實現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證,完善浙裡“新市民”應用,落實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舉措,深化拓展并全市推廣以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為核心的數字化應用。

●做好境外歸國人口管理服務

基于疫情常态化預期,嚴格做好疫情保障工作,重點加強歸國就業、經商等華僑人口的歸國前登記、審批工作準備,歸國後檢測、隔離、安置、管控等一系列服務。

溫州常住人口2022年(溫州發布人口發展中長期規劃)9

溫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 陳明銘 攝

資料:市發改委、溫州日報

記者:夏晶瑩

編輯/一審:陳迪

二審:周弧

三審:汪文

溫州常住人口2022年(溫州發布人口發展中長期規劃)10

你的每個贊和在看,小布都喜歡!

溫州常住人口2022年(溫州發布人口發展中長期規劃)1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