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看似簡單的字,我以為自己明白它的含義,原來似是而非。比如"念",我一直以為它就是想念、懷念,念誦之意。以我自己臆想的"說文解字"拆解,念字是個有意味的造字:從字形上來看,上今下心,心上有今,今上又有一人,那麼"念"字,就是今日又想到一個人,那人在心上,是今日心上的念想。
及至看黃曉明主演的一部舊片《大唐玄奘》,才從他主演的這位大唐高僧在天竺參佛的對白鏡頭中得知,原來"念"以及一念之間、念念不忘這些詞都來源于佛教,是時間用語。
小時候寫作文,不自禁地就會用到:一刹那、轉眼間,一瞬間,彈指一揮間這樣的詞彙,感慨時間的短暫或者時間流逝的飛快。我以為那些不過是模糊的概念,并不以為它們原本就是确切的時間,和一念之間還可以換算。
《僧至律》記載:"一刹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 換算一下,一晝夜為24小時,480萬刹那,一刹那即一念,僅為0.018秒。原來一念,就是0.018秒這樣短暫的時間。”
《大唐玄奘》影片中,僧人玄奘欲西行求法,一念既生,便心心念念。曆時19年,終得償所願。影片中,他說:“玄奘為求法西行,隻可日日堅強,不可中途而止。”然西去佛國,談何容易?路遙且阻,千難萬險。他說:“弟子雖然人在長安,心早已在西行的路上。”經八百裡黃沙漫漫,斷水絕糧。他說:“貧僧既已西來,即便死于途中絕不後悔。”幸有老馬救他尋到野馬泉,逃出生天。跋涉雪山高原,他不知自己是在夢中去西天取經,還是在取經的路上,走進了虛幻的世界?
途經高昌,玄奘受到國王最高規格的供養,并阻他西行。國王說:願法師留在高昌,引導我們走出迷茫。玄奘以絕食表白心念:王盡可留下貧僧白骨,此心絕不可留。當他終于來到天竺,在心中喊出:那爛陀,我來了。在這一刻,真實與虛幻之間的界限消逝了。玄奘在天竺沿着佛陀的足迹,一路尋訪,參拜修行,充滿法喜。
我以為這是一部很好的曆史片和勵志片。它在中印二國實地拍攝,導演霍建起,編劇鄒靜之。整個故事脈絡體現了編劇的實力,不為戲說,而是着力還原曆史片的主體真實,服道化的制作在國産片中我以為堪稱精良。看過黃曉明主演的許多影片,而這部玄奘的表演,我以為是他的演技值得稱道的一部,我感受到了片中他表演玄奘的虔誠與對佛法的敬畏尊崇。據稱為演此片,他三餐戒肉,吃素拍攝,視全程為真正的修行。2016年9月,黃曉明曾憑借此片玄奘一角,獲意大利中國電影節影帝桂冠。2016年10月,此片曾代表中國内地影片,角逐第8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評選。有時候,重溫舊片,依然會被帶入一種感動。
《大唐玄奘》這部影片裡,玄奘有一句經典台詞:"一個人的影子無法鋪滿大地,但有些聲音,可以傳的很遠。"他心心念念的西行,成就了一部偉大的傳奇史詩。他的法音,越過千年,流布四方,在今日南京也留下不絕的回響。紫金山下玄武湖畔的九華山上,有一座玄奘寺,寺中有一座五級四面的的磚塔名三藏塔,塔内蓮花座下就藏有玄奘法師的頂骨舍利。而玄武湖的夏日,正是滿湖蓮花盛開。因為有念想,我們平凡的生命,就憑添了人生的趣味。
忘卻秋宵月滿林,一念回光萬境清。一念有多久?一念是永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