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教練全面講解

教練全面講解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15:05:24

“教練技術”,是指90年代在中國南方傳播、并被國家數次喊停的“教練技術三階段”。根據《南方周末》《新華網》的報道:“前兩個階段會通過群體遊戲、催眠等手段,讓學員絕對相信教練,第三階段則會逼迫學員去‘感召’,拉攏新的學員入場。”

需要與之區分的是ICF(國際教練聯盟)的教練。ICF教練是一個源于美國、已形成國際标準、并在國内飛速發展的新興行業。它與“教練技術”不是一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一、 教練的行業标準

二、 教練的行業規模

三、以被ICF認可的共創式教練為例,說明教練背後的科學依據

一、 什麼是教練的行業标準

1995年,Thomas Leonard在一些人的幫助下成立了國際教練聯盟(ICF),緻力于建立和提升教練的行業标準。

什麼是專業教練?根據ICF的定義:專業教練作為一個長期夥伴,旨在幫助客戶成為生活和事業上的赢家。教練幫助他們提升個人潛能,提高職場表現。

為提升行業标準,ICF建立了全球認可的、獨立的教練資格認證體系。ICF有三種認證水準,ACC、PCC和MCC,級别和難度按順序遞增。每個水準下,都有具體的教育和經驗要求。

比如,根據ICF認證标準,從ACTP途徑完成ACC認證,需要符合如下要求:

• 完成125個小時的ACTP課程

• 通過教練知識測驗(CKA)

• 積累100小時的教練經驗并符合以下要求:

① 其中75個小時必須付費

② 至少涉及8個以上客戶

③ 必須有25個小時是在申請送件的18個月内完成

目前,國内市場上的教練項目種類繁多,魚龍混雜,建議大家在選擇教練項目時,優先考慮經過ICF認證的項目,避免個人利益遭受損失。

二、教練的行業規模

根據ICF 2016年全球教練報告的估計,2015年全球約有57100名專業教練。在美國,約86%的公司都在采購教練服務,來改善公司團隊潛能、達成組織目标。

普華永道的一項調查顯示,公司在購買教練服務方面所做投資的回報率平均為700%,超出六倍的投資回報。

在中國,專業的認證教練約有500多名,雖然這個數字每年都有所增長,但對于教練究竟是什麼,仍有很多人存在誤解。

中國市場上已出現多個教練流派,本文中,我僅以ICF認可的共創式教練流派為例,說明教練為何有效,其背後的科學依據是什麼。

三、共創式教練背後的科學依據

共創式教練培訓項目,英文名稱為Co-Active Coaching Training Program,它起源于1992年美國,是全球第一個ICF認證ACTP課程,也是全球最大的教練培訓項目。

共創式教練課程由美國共創式培訓學院(CTI,原教練培訓學院)創立,作為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教練培訓機構,CTI在全世界培養了62000多名領導者,在超過25個國家開展培訓課程。

共創式教練培訓項目,以共創式教練模型為理論基礎,下圖展示了共創式教練模型及其包含的元素。

共創式教練項目不僅是業内最嚴格、最受尊崇的專業教練認證項目(CPCC),還被哈佛大學醫學院旗下的教練學院奉為「黃金标準」。

教練學院設立于哈佛大學醫學院旗下的麥克林醫院 (Institute of Coaching, IOC),它成立于2009年,設立有領導力、健康與福利、積極心理學和教練多個中心,緻力于提高教練行業的專業水準。

該機構有多項研究,都找到了共創式模型的四大基石和和實證科學的關聯性。

教練學院(IOC)的成立者和負責人,曾在哈佛醫學院任職超過25年的Carol Kauffman博士說:「美國共創式培訓學院(CTI)提供了教練培訓的‘黃金準則’,它背後的共創式模型與積極心理學和教練領域的大量研究有着驚人的一緻性。

她相信,共創式的模型能經受科學的檢驗,「它是我所知道的最可見、最強有力的教練精神的載體。」

共創式教練模型背後的科學

比如關注整個人這一基石涉及生物-心理-社會模型(Biopsychosocial model),而喚醒蛻變則包括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等等。(備注:皮格馬利翁效應:一人對另一人的期望,最終可以影響到那個人,緻使最初的預言實現。)

「看到如何通過科學和理論結合教練的精神與實踐,提升整個行業,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 Kauffman博士說,「在未來,結果會繼續表明,科學可以被映射到CTI的共創式模型和它的教練基石上。」

神經科學研究證實共創式模型的功效

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從神經科學角度去讨論共創式模型的功效。

比如CTI的神經系統科學顧問Ann Betz,就曾在個人微博中廣泛探讨大腦和教練的關聯性。目前,她還在與CTI聯合創始人Karen Kimsey-House合作編著一本關于共創式教練與神經系統科學的書。

思騰中國公衆号曾推送過她的一篇文章《共創式教練與大腦:神經科學研究證實共創式模型的功效》,文中提到:「神經科學研究表明,共創式教練的方法,能有效幫助客戶形成新的積極的神經網絡,更冷靜對待壓力,更容易做出選擇,并更富有創造性。」

她結合共創式模型的四大基石,論證了這些基石如何促進人們情感上的協調能力,在大腦裡搭建積極的神經通路,促進左右大腦的合作,從而開創新的解決方法和創造力。

這些功效,和四大基石關注整個人,鼓勵客戶超越現有問題,探索想法并表達直覺反應等方法密不可分。

舉個例子,共創式教練的第一個基石是,相信人天生是富有創造力、存在無限可能并且是完整的。因此,不論遇到什麼問題,他們總是有能力自己找到答案;他們不需要被修複,就可以自我恢複及學習。

以此作為前提,共創式教練和客戶之間的地位才是平等的——教練不會自認為高人一等、聰明過人,也不會給客戶評價或結論,而是通過強有力的提問聆聽賦能,來讓客戶盡情展現自己獨特的技能與創造力。

這個基石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從神經科學的角度,大腦很容易感知到地位的威脅。

情商智力專家理查德·博亞齊斯教授的研究發現:當研究參與者被他人評價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地位降低,他們的皮質醇水平會保持在較高水平,且作用時間延長50%。皮質醇水平是反映壓力的一項指标。當大腦受到與壓力相關的物質影響時,它的創造力會下降,也不太能夠想到長遠的解決方案。

基于科學界的種種證據,共創式模型被證實有效。模型中采用的各種工具及方法,不僅是CTI這25年來形成的經驗或直覺,更被實證科學所支持。

教練全面講解(今天聽到一個新名詞)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