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節,不少人本來都做好了準備,回家過年、走親訪友、歡聚一堂、共度佳節。可是,由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大多數人沒能如願以償,還把蝙蝠也卷進這個漩渦中,成為病毒源頭的最大嫌疑犯。其實,關于蝙蝠,還有不少是我們所不知道的。
1、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蝙蝠寓意着"美好、幸福"
别看蝙蝠長的模樣并不好看,甚至有點吓人。但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喜歡借助諧音寓意美好的願望,如魚的音同"餘",寓意着"盈餘、富裕";同樣,蝙蝠的蝠字音同"福",寓意着"福氣、幸福"。
但是,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讓人們對蝙蝠的寓意有了重新思考。
2、蝙蝠是否攜帶病毒?是的。
每個動物包括人的身上都會攜帶大量的微生物,如細菌、病毒、或真菌等。研究發現,蝙蝠可攜帶50多種與SARS相關的冠狀病毒,這些病毒平時屬于在蝙蝠腸道裡的微生物群系。
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科學家對雲南一個蝙蝠洞裡的蝙蝠進行長達5年的研究結果顯示,這裡的中華菊頭蝠帶有多種和SARS病毒高度相似的病毒。
3、蝙蝠攜帶病毒為什麼自己不得病?盡管蝙蝠帶有病毒,但它們自身幾乎不受感染。通過對相關基因的研究,科學家發現蝙蝠中NF-κB家族轉錄因子c-REL受到正選擇。這個基因不僅在固有免疫中發揮功能,還與DNA損傷反應有一定關系。
其實,宿主和微生物群系之間共同構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微生态環境。如果微生态平衡受到破壞,可能會導緻疾病。對于蝙蝠來說,包括SARS病毒和很多相關的冠狀病毒都屬于它的微生物群系,所以它自己并不會因此攜帶病毒而得病。
4、蝙蝠是老鼠吃鹽以後變的?
不是。
今年是鼠年,關于老鼠和蝙蝠之間還真有點聯系。古人描述蝙蝠是:一名仙鼠,一名飛鼠。小時候聽大人們說:蝙蝠是老鼠吃鹽以後變成的。你别說,仔細看看蝙蝠的模樣,還真有幾份像。
記得小時候偶然的機會近距離看到過蝙蝠:小眼睛、尖嘴巴、豎起的耳朵、全身黑色短毛、吱吱的叫聲,對蝙蝠是老鼠變的說法深信不疑。但實際并非如此。從分類上看,蝙蝠和老鼠都是綱,但屬于不同的目,蝙蝠是翼手目,老鼠是齧齒目。
5、蝙蝠是地球上唯一的能飛的哺乳動物?是的。蝙蝠是地球上真正具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有人說,橙足鼯鼠、菲律賓鼯猴、飛鼯等也會飛呀?其實,這些動物隻是具有很好的滑翔能力,并不具備主動飛行的能力,算不上會真正的飛。
6、蝙蝠有幾百種,大小差别很大?是的。蝙蝠的種類很多,有900多種,我國有80多種。蝙蝠的大小、顔色、皮毛質地和臉相也千差萬别。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它的翼展能有1.5米;一種叫做基蒂氏豬鼻的蝙蝠是最小的,翼展隻有15厘米。
7、蝙蝠視力很差,看不清東西?不是。
大部分蝙蝠都是晝伏夜出,白天睡大覺,晚上出來找食吃。一直聽說蝙蝠的眼神不好,飛起來不被撞是靠聽。
其實,蝙蝠的視力并不差,但它們的飛行确實不是靠眼睛看,而是靠很先進的超聲波技術來判斷前方是否有障礙物,然後來調整飛行線路。
8、蝙蝠吸血,是真的嗎?是真的。
有吸血的蝙蝠,但并不是所有的蝙蝠都吸血。蝙蝠屬于雜食動物,它們的食物非常廣泛。有些蝙蝠愛吃"素",以花蜜、果實為食;有的種類的蝙蝠愛吃"葷",以魚、青蛙、昆蟲,甚至動物的血為食,還有比較殘忍的吃同類的蝙蝠。一般來說,體型大的蝙蝠一般以果實或花蜜為食,大多數體型小的蝙蝠以昆蟲為食。
9、蝙蝠需要冬眠嗎?需要。
蝙蝠有冬眠的習性。溫帶的穴居蝙蝠一般都需要冬眠,生活在樹林中的蝙蝠冬季時要飛到暖和的地區過冬。但是,蝙蝠的冬眠程度不深,有時還會排洩和進食,驚醒後能立即恢複正常狀态。。
10、有吃蝙蝠的嗎?有的,有動物,也有人。
吃蝙蝠的動物有不少,包括猴子、浣熊、貓、猛禽、蛇和一些其他種類的蝙蝠等。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或地區的居民都不吃蝙蝠。在熱帶,如關島、帕勞等,當地居民有吃蝙蝠的習慣,他們不僅吃還出口到太平洋其他的島嶼。我國隻有那些追求新奇的嘗"野味"極少數人吃。
當前,正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猖獗的時期,防控疫情,人人有責。我們除了不去人多的地方、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還需要做到:
· 不接觸、購買和食用"野味";
· 不與流浪動物、垃圾廢水等接觸。
· 選購新鮮、衛生、安全的食材;
· 直接吃的果蔬一定要洗幹淨再吃;
· 烹調全過程保持清潔、衛生,廚房用具(如案闆、刀和容器等)要勤清洗、勤消毒。
· 做到生熟分開:處理生食和熟食的用具,如案闆、刀和容器等一定要分開。
· 烹調食物做熟煮透:不貪圖口味吃生的、半生不熟的禽、肉、蛋、奶等食物。
最後,疫情期間,要注意作息規律、保證睡眠和适量運動,還應做到不造謠信謠傳謠。
馬冠生博士
·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 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委員
·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
· 九三學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
· 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