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家暴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

家暴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11:15:53

家暴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真正傷害孩子的)1

作者:木木(爸媽内參主筆)

01

最近一則新聞上了熱搜:一位年薪200萬的企業女高管,在外縱橫馳騁,風光無限。

然而,在她的婚姻生活中,卻默默地忍受了丈夫長達十年的殘暴行徑。

隻要心情不好,或者夫妻倆有争執的時候,練散打的老公就會揮舞起自己的拳頭來講道理。

然而每次挨打,她都沒有報警,也沒有去醫院,要麼自己包紮,要麼在床上躺幾天,實在掩蓋不了的傷痕,就用絲巾和長衫遮蓋。

在她随身帶的四五個本子上,記着老公每次施暴的時間和方式,本子上的每一字、每一頁都浸染着自己的血和淚。

她說,這10多年來,她想過反抗,但是礙于面子和考慮到孩子的将來,她沒有報警,而是選擇沉默。

02

2013年,全國婦聯出版《新時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研究》,調查結果顯示:24.7%的女性和超過40%的兒童遭受過家庭暴力。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發表的 《别讓孩子在家暴的陰影下成長》的調查分析中顯示:

由于家庭關系不和諧或家庭矛盾而拿孩子發洩或報複引發的家庭暴力的案件比例最高,達到了所有暴力中的25.82%。

孩子遭受到暴力的最大原因,就是孩子成了夫妻關系的出氣筒和報複工具。

在小輝的記憶中,自己的童年便是在父親的拳打腳踢中度過。

父親嗜酒,每每喝醉,就會拽着媽媽的頭發,瘋狂地踢打,每次出手都會将媽媽打得頭破血流。

三歲的時候,小小的他便知道要保護媽媽,隻要爸爸施暴,他便會撲在面前,拼命抱住,咬着牙讓爸爸堅硬的拳頭和沉重的皮鞋重重地砸到自己身上。

在他的童年裡,一面承受着父親陰晴不定的暴戾,另一方面也承擔了母親的無助和眼淚。

他恨爸爸的殘暴,也恨媽媽的懦弱。

從小,他在小夥伴們面前就擡不起頭,總有調皮的孩子在他面前壞壞地調笑:“小輝,你快回家吧,你爸又在打你媽了。”

或者總是不懷好意地威脅他:“你不聽我的話,我就告訴你爸去,讓他揍你。”

即使自己在學校裡成績不錯,但是骨子裡卻永遠充滿了深深的自卑,在同學和老師的眼中,他多疑、性格偏執、不合群。

對他而言,家早已不再是幸福的港灣,而是一個深深的冰窖,裡面還住着惡魔。

他常常覺得自己才是被世界抛棄的那一個,曾經有過好多次,他都想過要決絕地離開這個世界。

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父母能離婚,跟着媽媽過上風平浪靜的日子,他不懂為什麼媽媽不離婚的理由竟然是為了他的成長。

他上高中的那年,有一天正在上晚自習,接到媽媽的電話,媽媽哭着告訴他,自己終于同爸爸離婚。

他跑到操場上仰天大笑,而後趴在地上嚎啕大哭,仿佛終于擺脫了這十幾年的痛苦生活,為自己,也為媽媽。

離婚并不會真正傷害孩子,真正傷害孩子的,是揮之不去的家暴陰影。

家暴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真正傷害孩子的)2

03

國際反家暴專家曾做過數據統計,在家暴中成長的孩子,成人後90%有家暴傾向。

很多施暴者,并不是天生就是人格缺陷。

而是在他成長的環境中,也曾受到過來自上一代人的暴力對待。

他們曾經也有過深深的無助、痛苦和絕望,他們有可能也曾認為自己絕對不會成為下一個充滿戾氣的施暴者。

可是,除非有了真正的自我覺醒,或者經過了專業的疏導,他們多半會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自己的妻子或者孩子,暴力的因子在原生家庭中代代傳承。

父母的婚姻裡,藏着你自己的未來。

男孩子往往會學着爸爸的樣子,揮舞拳頭來對待自己的妻子,認為拳頭才是一切溝通的根本。

而女孩子呢,見慣了媽媽的隐忍和不堪,自然會認為婚姻中的親密關系就是忍氣吞聲和委曲求全。

而且,極有可能,他們找到的老公,也是爸爸那樣的暴君。

聽起來匪夷所思,而在現實中,我們很多時候會發現,一個女生找了一個老公,遭到了家暴,離婚後,第二任老公同樣會對她家暴。

是她做得不夠好, 讓自己的老公們都心存不滿嗎?不是。

在冥冥之中,她終歸還是選擇了同自己父親同類型的男人做了老公。

愛情往往是輪回的,女兒在潛意識裡,總是想去找一個爸爸那樣的人,然後改造他,修正童年的錯誤。

在父母的婚姻關系映照下,即使女兒們不斷告誡自己,不能重蹈媽媽的覆轍,不要找一個爸爸那樣的男人。

但是,在她們未曾察覺的潛意識裡,女兒們還是最終照着父親的樣子去選擇了自己的老公,哪怕是那個被自己叫做爸爸,但從小到大令自己恨之入骨的男人。

孩子的婚姻裡,藏着父親曾經對母親的态度,也藏着父母婚姻的溫度。

家暴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真正傷害孩子的)3

04

英國報姐曾經報道過一個關于救助家暴陰影的公益團體的故事。

Karen和自己的女兒曾遭到自己丈夫多年的家暴,而這段恐怖經曆産生的陰影是,她無法入睡,因為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而女兒更是對大人産生了恐懼。

通過了解,Karen向一個組織尋求了幫助,沒過多久,一支騎着重型機車的騎士就出現了。

這是一群重型騎士組成的團體,叫做BACA(Bikers against Domestic Abuse)。

他們介入到被施暴孩子的社會家庭生活中,為校園霸淩、家庭暴力中的孩子們帶來安全感,讓孩子們知道不是每個大人都是壞人。

他們平常會去接孩子上課,再接他們放學。如果孩子依然感到害怕和不安,他們會呆在學校外面直到孩子放學,再陪他們回家。

整個社團裡已經有超過3000名成員,為了讓被幫助的家庭感到安心。

每個加入的成員都必須經過非常嚴格的背景考核,為的就是要把安心的生活還給孩子們。

其中有幾名騎士小時候也曾是家暴的受害者,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想要幫助其他人脫離困境。

如果被幫助的對象有需要,他們會在房子附近保護他們,一旦有動靜,他們就會出來保護大家。

Karen說,女兒現在很堅強,她知道自己不孤單,因為身後有一群英雄正保護着自己,自己再也不用生活在恐懼之下。

過去的就過去了。

願所有在家庭暴力陰影中的孩子們,都可以得到溫柔。

孩子們最是心眼明亮,他們能習得家庭的溫暖,也會傳承家庭的暴戾,同樣也擔負着原生家庭的代際輪回。

肉體上的傷痛可以得到痊愈,心理上的陰影卻需要很長時間才有可能被修複。

婚姻終歸隻是社會的一種締約形式。

于父母而言,緣分有深淺,聚散皆可喜,于孩子而言,一個溫暖的家庭,能被溫柔平靜地對待,才是他真正的福分和幸運。

作者簡介;木木,富書簽約作者,職場媽媽,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及心理學的終身踐行者, 理性思考,走心成文。,簡書@木木研習會。本文首發爸媽内參(ID:shenduwenhua)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