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通過本節課讓學生了解素描幾何石膏的結構及塑造方法。
教學重點:透視的基本原理,素描的繪畫方法和步驟。
教學難點:調子的運用,畫面虛實變化的處理及對畫面整體黑白灰關系的調整。
素描幾何石膏繪畫手稿詳解
圓柱與棱錐穿插體組合:
四棱錐與六棱柱組合:
多面體與穿插體組合:
圓柱和正方體組合素描畫法教程
這幅畫面是一個圓柱體與正方體的組合,主要掌握兩個石膏幾何體組合的黑白灰、空間關系。寫生作畫時不僅要考慮單個物體的結構、透視、明暗調子等,還要注意比較兩個物體之間的大小比例、位置等。在肯定了暗部的基本層次之後,逐步向亮部中間的灰面過渡,注意線條的排列與形體間的走向關系。
圓柱和正方體組合素描步驟圖教程
步驟一:确定構圖,找出兩個形體的大緻大小,合理安排圓柱與正方體在畫面中的位置,再定出各自的基本形。根據透視比例關系,找出明暗交界線位置。
步驟二:鋪出各個背光面的調子,把握大的明暗關系,統一光源方向,使光影效果明确,為下一步奠定基礎。
步驟三:加強塑造明暗交界線及周圍各個層次的調子,以及背景和邊緣線。塑造時,需抓住石膏遇白則白,遇黑則黑的特征。
步驟四:在最後的調整階段,加強畫面的黑白灰、虛實、強弱等,注意背景要符合整體統一性,接着對畫面進行深入細微的描繪。
素描幾何石膏—正方體 長方體組合
教學目的:通過本節課讓學生了解正方體 長方體組合的結構及塑造方法。
教學重點:透視的基本原理,素描的繪畫方法和步驟。
教學難點:調子的運用,畫面虛實變化的處理及對畫面整體黑白灰關系的調整。
正方體 長方體組合繪畫步驟詳解
驟一:打形,注意透視和結構,長方體在前面,正方體在後面,确定後前後位置、空間關系。
二:畫出石膏幾何體正方體和長方體的明暗交接線和暗面,直接用素描鉛筆側鋒鋪出來。
三:将投影、石膏幾何體暗面、明暗交接線這三大部分的明暗輕重度區分開。
四:将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灰面輕輕鋪一層調子,頂面(亮面)次之。
重點:暗面、灰面、亮面三個大面的黑白灰對比要畫對,層次拉開。
素描幾何石膏—圓錐圓柱組合體
圓柱圓錐穿插體特點分析:
圓柱與圓錐穿插體這個組合,主要是理解它的結構關系和透視以及兩種形體轉折的弧度。具體分析時由簡單到複雜,找出組合體的明暗交界線。表現此組合體的難點在于圓柱體貫穿在圓錐體内部所産生的銜接部位的透視變化,以及圓柱體投射在圓錐體上的投影變化。
圓柱圓錐穿插體畫法步驟:
步驟一:先确定圓錐的高和寬,再根據圓錐的比例确定出橫向圓柱的位置、大小和傾斜度。
步驟二:進一步畫出圓錐的準确形體,底面圓形的透視以及中垂線必須連接頂點和圓形的中點是關鍵。
步驟三:逐步完善圓錐的内部結構,在形體準确的基礎上将圓柱體穿插其中,畫出形體和結構,并檢查整體形體與透視的準确性。
步驟四:圓錐圓柱組合體的明暗變化豐富,注意表現暗面和投影,将受光面的邊線加強,暗部及輔助線都弱化,以加強空間感。
完成正稿
透視剖析
圓柱與圓錐體穿插的透視變化和四棱柱與四棱錐穿插體相似。A處代表圓錐體底圓的圓形透視,前半圓大于後半圓;B處為圓柱體的豎向透視,C圓大于D圓,C圓因透視的影響,C1的面積大于C2。
明暗剖析
刻畫組合體時,要做到層次豐富、明确,按照組合體的結構走向排調子,注意物體的質感以及光影關系的完整性。必須把握形體的透氣感與暗部整體之,間的平衡,使變化處于整體之中。
重點講解:
四棱柱四棱錐穿插體主要是理解其結構關系與透視變化,需整體觀察穿插體的外部特征和傾向角度。穿插體的明暗交界線要強調,注意與投影之間的對比。此組合體的斜面較多、投影多、反光多,明暗變化比較複雜,需認真觀察體會。
畫法步驟:
步驟一:先确定四棱錐的高和寬,再根據四棱錐的比例确定出橫向長方體的位置、大小和傾斜度。
步驟二:進一步畫出四棱錐的準确形體,底面正方形的透視以及中垂線必須連接頂點和正方形的中點是關鍵。
步驟三:逐步完善四棱錐的内部結構,在形體準确的基礎上将長方體穿插其中,畫出形體和結構,并檢查整體形體與透視的準确性。
步驟四:四棱柱與四棱錐穿插體的明暗變化豐富,注意表現暗面和投影,将受光面的邊線加強,暗部及輔助線都弱化,以加強空間感。
完成正稿
透視剖析
四棱柱與四棱錐穿插體的透視也可分解成兩部分理解,一部分為橫着的四棱柱,另一部分則為四棱錐。四棱柱中A、B組線朝各自方向延伸分别消失于一點,C組線為四棱柱的豎向透視。四棱錐的透視主要表現底面正方形的近大遠小關系。
明暗剖析
四棱柱與四棱錐穿插體的明暗變化複雜,除黑、白、灰幾個大面以外,還有較多的反光和投影。背光部分因石膏的固有色表面光滑,所以反光比較強。左邊這小塊暗面,雖是暗面,但因有亮面對它的影響,就造成了明暗交界線與反光的對比很強。
素描幾何石膏—長方體穿插體
長方體穿插體明暗步驟解析
步驟一:确定上下左右四個基點,用直線切出基本外形,并帶出暗面和投影位置。
步驟二:統一鋪出暗面色調,暗面與投影可一起畫,使畫面明暗關系統一明了。
步驟三:區分亮部三個面與暗部三個面的層次,處理背景與體面的關系。
步驟四:在所看到的多個面的關系确定好的基礎上深入各個面的層次,拉開虛實關系。
十二面體 正五邊形多面體分析:
正五邊形多面體或者叫十二面體是由十二個相等的正五邊形組合而成,它的每條邊相等,每組對應的面平行,多面體的中心到每個頂點的距離也是相等的。
正五邊形多面體的體面明确,色調豐富,明暗對比強烈,受光面和背光面分别由幾個面組成,它們之間又有微妙的層次變化。
畫法步驟:
步驟一:打形。确定上下左右四個基點,用直線切出基本外形,并帶出暗面和投影位置。
步驟二:統一鋪出暗面色調,暗面與投影可一起畫,使畫面明暗關系統一明了。
步驟三:區分亮部三個面與暗部三個面的層次,處理背景與體面的關系。
步驟四:在所看到的六個面的關系确定好的基礎上,深入各個面的層次,拉開虛實關系。
完成正稿
透視剖析
将正五邊形多面體橫向的對角相連,就會發現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這些連線都是平行的。當對象在正面角度時,連線與台面平行;當對象向右傾斜,左側五邊形面積大于右側五邊形面積。
明暗剖析
正五邊形多面體展現的面較多,因此不僅僅是簡單的“三大面”,需從“三大面”的明暗層次裡劃分出更為細膩的灰色變化。正五邊形雖棱角分明,但它的明暗交界線同樣有着深淺變化。
由于正五邊形是正方體與球體演變的中間形體,所以其同時具備兩種形體的特征。從外形上看接近球體,切面的過渡關系是方體。刻畫正五邊形多面體時要注意每一個五邊形都是相同的,由于透視的原因,所呈現的形狀均不同,同時注意區别每個五邊形的明暗變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