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儀禮習俗包括人生儀禮和生活禮節兩大部分。人生儀禮,主要是從生到死之間的若幹重大階段的儀禮。如中國回族自形成以來主要有誕生禮、命名禮、滿月禮、百日禮、抓周禮、割禮、婚禮、喪禮等。生活禮節主要是見面禮、待客禮等。
一、回族的誕生禮
回族把出生視為一種大禮,保留着許多傳統的風俗習慣。在孕育期,通常稱婦女有孕為“有喜”。詢問時,一般隻說有喜了嗎?而不能問你懷孕了嗎?婦女在孕育期還有許多避諱和禁忌。如不送親,不參加婚禮,不見已故的人,不送葬。若在途中遇見送親、送葬的,要盡快避開,不能迎面而行。
孩子滿月後,還要舉行滿月禮,也叫賀滿月。這天,要請剃頭師理齊孩子頭發,并根據頭發的重量,相應地向貧窮人施散一部分錢财和物品。
二、回族的命名禮
回族在嬰兒誕生的當天或三天之内,必須請一位阿訇給嬰兒舉行命名禮,即起經命,也叫回回名。命名禮首先由家庭主人把孩子抱到門檻裡。阿訇站在門口或門檻外,先對着小孩的右耳低念“班克”,即在清真寺宣禮塔上召喚教民上寺禮拜的宣禮詞。再對着小孩的左耳念“殺麥體”,即教民彙聚到清真寺後準備禮拜的招呼詞。爾後,是男孩便在左耳裡慢慢吹一口氣或輕輕咬一下,是女孩則在右耳朵裡吹一口氣。據說,念宣禮詞、吹氣的意思是,把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兒,由清真寺之外呼喚到清真寺之内,一生下來就要成為一個當然的穆斯林。在舉行命名禮這天,有條件的要宰羊,一般的也要炸油香、撒子、花花等,請阿訇,送左鄰右舍、親戚朋友,以示慶賀。命名禮結束後,要用紅棗、白糖、紅糖、冰糖水等甜東西給小孩兒開口。
三、回族的抓周禮
抓周禮也叫歲禮,回族俗稱抓歲。這是回族當中較為普遍的一種禮儀,尤其有的回族生的第一胎,或有些沒有生育能力領别人孩子的,則更重視這種儀禮。回族小孩的抓歲,儀式比較簡單。當小孩一周歲時,孩子的父母、爺爺、奶奶等都懷着喜悅的心情,在周歲的頭天晚上或當天早晨忙忙碌碌、說說笑笑地準備歲糕。在抓歲這天,還要邀請親戚朋友和左鄰右舍的人到家吃歲糕。來賓一般要給孩子帶上玩具等小禮品,表示慶賀。舉行抓歲禮時,主人要放一個大紅桌子,桌子上喜歡擺上鋼筆、毛筆、筆記本、《古蘭經》和用紙制作的小飛機、小輪船、刀、劍及其它玩具等,爾後,由母親或父親把小孩抱到桌子前,讓小孩任意抓。來賓和全家老小圍着孩子一起觀看,希望孩子能抓到一個比較理想的東西。據回族群衆講,如果孩子抓到了筆和本子,就意味着将來是一個能寫會畫、才華出衆的文人、學者;如果抱上了《古蘭經》,就認為是個精通阿文、百問百答的阿訇。抓歲儀式結束後,主人便端出歲糕、滾燙的燴萊,和來賓一起會餐,祝賀孩子年複一年,吉慶平安,健康成長。有條件的回族家庭,以後每年在孩子的生日,都蒸一個歲糕,在自己家庭範圍内慶賀、紀念,不請客人。這種習俗直到女孩長到9歲,男孩長到12歲為止。
四、回族的割禮
回族男童一般在5—9歲實行割禮,即割除陰莖的包皮。回族群衆對割禮非常講究,氣氛隆重。割禮這天,家庭經濟條件較富裕的,要給小孩換上一身新衣服。家裡一般要宰羊、宰雞、炸油香。請阿訇念經,過“爾麥裡”。左鄰右舍的親戚朋友要給小孩散“億貼”(小費),以示慶賀。
五、回族的見面禮
俗說話,“回回見面三分親”。回族無論男女老少,他們見面相互問候時,通用一種祝安詞,也叫見面語。回族在相互說“色倆目”時,同時還握手。有些地方的回族在緻“色倆目”時,右手置撫胸前,腰微微前躬,表示從内心敬重對方,衷心地祝願。有些地方的回族在緻“色倆目”時,雙手抱拳或平揚雙手,表示親切莊重。還有的回族在緻“色倆目”時,相互伸出右手相握。左手撫在對方的右臂上,意為關系非常密切,親如一家。如果有的人出門遇到不相識的回族,緻“色倆目”問好,對方就知道你也是回族,有什麼要辦的事,就一定熱情幫助。
六、回族的待客禮
回族人民待人誠實憨厚,和藹可親,有禮有節。當家裡來客人時;走出大門外去迎接。客人進屋時,要主動給揭開門簾,讓客人先進屋。客人入座後,馬上沏茶、備飯。回族同客人談話的時候,要求不能左顧右盼,不能玩弄自己的胡須與戒指等,更不能插話 表述自己的成績。不能奴仆般地獻媚,也不能纏綿一些乞求。送客人的時候,不能沉着臉,要和顔悅色,經一再挽留而不止步則送出大門。到人家做客或入座時,要寬讓,不能從人前頭過,坐下的時候,以“色倆目”給靠近自己的人問安。拜訪親友時,不要冒昧闖入,惹人讨厭,未給房主道安,不得進入卧室。回族在親戚朋友有病時,左鄰右舍的鄉親都帶上禮品去看望、安慰。出遠門旅行時,要向父母讨“口喚”(即同意),征得父母允許,不能冒失地離開。旅行回來時,要向父母表述沿途見聞,辦事情況。這樣做,一則請安、二則彙報。回族還非常注意并尊重他人的自尊感,顧全别人的面子,不喊别人的外号。
更多中國少數民族風情和資訊,請大家關注今日頭條塵曉屋頭條号:塵曉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