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的三位航天員順利結束了他們時長180多天的太空飛行之旅。圓滿地完成了中國有史以來最長的太空駐留任務,為中國創下了一個個的航天紀錄。
長達半年之久的太空生活,宇航員都是如何度過的呢?
·飲食所需與日常生理解決·水源的獲取
水對于宇航員來說,在太空中的價值堪比黃金,在空間站裡水源主要有三個來源。
一:升空前攜帶一定量的水
因為儲存空間有限,所以航天員在抵達太空空間站之前隻會攜帶一定量的軟體水囊,主要用于日常用水和生成水質電解氧氣,以此來提供宇航員在到達太空站拿到補給前的日常基本所需。
二:自行生産水
雖然會有貨運飛船到空間站給宇航員提供補給,但是由于貨運飛船單次發射成本太高,宇航員又在太空中駐留時間長達數月之久,所以長時間在軌道運行會消耗大量的水,光靠幾個水囊肯定是遠遠不夠的。還有一種重要的水源獲取方法,是靠空間站中的燃料電池,讓氫和氧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在兩個電極上生成冷凝水。
三:循環利用水
通過一個特殊裝置,将平時宇航員自己收集起來的體液經過蒸氣壓縮技術,将其反複旋轉和蒸餾,蒸餾出來的水蒸氣冷凝後就會形成蒸餾水,之後再經過水處理子系統形成再生水,最後通過水質檢驗才會被宇航員拿去飲用。
食物的來源
随着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宇航員在太空中的駐留時間越來越長,食物的營養和種類也越來越豐富。
據新聞報道稱,神舟十三号的食物儲備多達120多種,盡可能的滿足了每位宇航員的日常飲食喜好,春節期間宇航員們甚至在太空中吃上了餃子。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上廁所的難題
在失重的情況下,上廁所可以說是一件複雜的事。尤其是上大号,航天飛船裡的馬桶直徑比正常的小很多,并且裝有負壓裝置,就像吸塵器一樣一直抽氣,不讓排洩物飄出洩漏。為了能讓臀部與坐便器之間保持密封狀态,宇航員在大号前還需要将自己固定在馬桶上,之後排洩物會被自動吸入密封裝置中儲存。小便則較為簡單,直接用一根軟管對準做好密封就可以,尿液排出後會被吸入收集袋中保存,再通過循環技術生成水源再次利用。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科學科技相關知識
或關注【地球漫遊指南】微信公衆号,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