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近幾年返鄉入鄉創業就業規模

近幾年返鄉入鄉創業就業規模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5 02:05:12

  “從農村走出來,又返鄉創業,這來回的波折,雖然用去十幾年的青春,但我并不後悔,因為我要在故鄉闖出一番事業,為我的家鄉帶來發展。“近日,在安順市平壩區羊昌鄉陳寨村安順市平壩區順平金秋養殖基地,34歲的返鄉創業青年張橋蘭正抛散玉米給羊群喂食。

    崎岖泥濘的小路,偏僻無垠的荒山,這便是這個土生土長的苗族姑娘小時候對家鄉的記憶,山的那邊究竟是怎樣?懷着對外的求知欲望,張橋蘭如願以償考上大學。在校園裡讀書期間,她發現城鄉的巨大差别,一個夢想油然而生,将來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大家改變家鄉的面貌。

    畢業後,張橋蘭在城市謀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但一直不忘回鄉創業的初心,将返鄉創業的想法告訴自己的丈夫,并得到了肯定和支持。

近幾年返鄉入鄉創業就業規模(平壩區一個80後)1

    然而返鄉創業的想法,卻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父母心裡怎麼也想不明白,寒窗苦讀十多年,村裡好不容易出一個大學生,這下居然要抛棄城市優越的環境,辭掉固定工作回家做一個山間行走的“山裡妹、放羊女”。為了自己的家鄉帶來發展新面貌,改變村民觀念,助推貧困戶脫貧緻富,張橋蘭懷揣自己的初夢,毅然踏上返鄉創業之路。

    立足生态,發展産業。平壩區羊昌鄉地處貴陽市飲用水源紅楓湖、百花湖上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綠色生态的聚寶福地,鄉裡距平壩縣城11公裡,距省城貴陽50公裡,交通便利,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的建設更是縮短了城鄉距離。這些鄉間的情況張橋蘭是再熟悉不過。

    “但是回鄉究竟要做些什麼呢?這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一次機緣巧合,張橋蘭路過仁懷,在“合馬羊肉小鎮”吃到了地道的麻羊肉,讓張橋蘭與“黔北麻羊”結下了不解之緣。

近幾年返鄉入鄉創業就業規模(平壩區一個80後)2

    2009年5月在農業部組織的新遺傳資源審查鑒定過程中,農業部專家組對黔北麻羊給予了很高評價。黔北麻羊産肉性能好,繁殖率高,抗病力強,适應山區粗放飼養,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這些養殖要求和生态條件,與張橋蘭家鄉的生态情況,得到了完美的匹配,張橋蘭認真研究村裡自然地理和生态環境,在遠離村莊、依山傍水、靠近草場的地方選址,決定養殖黔北麻羊,開啟了她的創業夢。

    有了夢想,就要實踐,半年不到的時間,張橋蘭便在鄉裡創建了順平金秋養殖基地。剛開始父母并不看好她,但憑着年輕人幹事創業的勁頭和堅持,每天上山放羊,給羊準備吃食是張橋蘭的日常工作。

    創業之初并不順利。有一天,張橋蘭發現羊圈裡有一隻即将出欄的母羊沒有了生命迹象,左思右想過後,聯系了畜牧局的專家來場裡調研并實地考察,親自開刀解剖,檢查死羊的五髒六腑,一定要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

    從那一刻起,張橋蘭定期給羊檢查身體,不斷摸索學習,四處查閱資料看獸醫書,在網上搜視頻,自學打針輸液技術,為羊群充當“接生婆”,還到原産地吸收和借鑒養羊的豐富經驗。經過不斷努力,逐漸走出困境,慢慢地走上正軌。如今,也從養羊的門外漢逐漸變成了專家。年出欄有200頭左右。

近幾年返鄉入鄉創業就業規模(平壩區一個80後)3

    看着羊群慢慢壯大,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前期的不斷投入早已入不敷出,而銷路卻不樂觀,又是一座大山擺在眼前。

    “既然缺少銷路,我就當推銷員,想辦法把自己的羊子賣出去,拓寬路子堅持把養殖基地辦下去。”

    說幹就幹,張橋蘭時常到附近的鄰村去介紹黔北麻羊,路過縣城的羊肉粉館也會去推銷麻羊,甚至在親朋好友的飯桌子上談到麻羊。一年到頭,在大山深處,張橋蘭是一位拿長鞭在山間放羊的牧羊人;而在城鄉路上,又身着職業裝,成了四處奔波向外推銷羊肉的推銷員。

近幾年返鄉入鄉創業就業規模(平壩區一個80後)4

    “每當過年時,看到家鄉的年輕人依舊在外打工,隻剩下老人和留守兒童,土地大多都變為荒地,寨子裡的許多人仍然生活貧困。”張橋蘭說,在重新深思熟慮過後,決定重新調整自己的規劃和想法,将帶動鄉親們利用家鄉資源發展平壩灰鵝、散養土雞、熟食黑豬等特色産業養殖,促進産業多元化發展,并在養殖場旁搭建民宿、農家山莊,吸引遊客來此體驗農家生活。

    随着事業的發展和堅持創業的精神,張橋蘭的創業經曆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和鄉親們的認可,憑着幹練的作風,也得到了區人大、婦聯領導的肯定和支持,婦聯積極争取資金,解決發展的瓶頸問題,重新規劃和發展養殖場,讓張橋蘭成為平壩女性創業者的典範,成為了一名80後創業青年、區人大代表。

近幾年返鄉入鄉創業就業規模(平壩區一個80後)5

    回顧創業之初,資金短缺、技術缺乏、缺少人手,都是壓在心裡的大石頭,從返鄉至今,創業之路并不容易,但張橋蘭沒有退縮過,唯有堅持,方得始終。2019年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在政府及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張橋蘭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幹笃定前行,完成了農場的再升級,農莊的主體項目落成,完成了苗鄉阿幺妹商标品牌的注冊,向夢想再靠近了一步。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張橋蘭作為返鄉創業的青年,因為心中有夢,所以奮力拼搏,讓她平凡的人生賦予不凡的意義,讓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秉承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精神,平凡的養殖業也是建功立業的舞台。隻争朝夕,不負韶華,不忘初心,踐行當初的誓言,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幾年返鄉入鄉創業就業規模(平壩區一個80後)6

  張橋蘭表示,作為80後的創業青年、區人大代表,将繼續堅定創業之夢,不畏艱難,時刻關注鄉親們的難點問題,帶領周邊村民們脫貧緻富,走出一條速度快、質量高、效益好、百姓富、生态美的産業發展之路。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張恒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