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太上皇”,指的是太上皇帝,排位在皇帝之上,可謂尊貴無比。不過,一國之君隻能有一個,那就是萬人之上的皇帝,所以當太上皇也就意味着失去皇權,不過是個名譽稱号罷了。
曆朝曆代的皇帝很多,但皇帝這個職業是終身制,隻要有口氣,就能一直幹到老。因此,曆代皇帝很少有主動退休的。就算退休做了太上皇,那也是有各種不得已的苦衷。
(康熙畫像)
乾隆不一樣,乾隆是主動退位當太上皇的,那麼他為什麼會一反常态呢?
乾隆之所以要退位,和他的爺爺康熙有很大關系。
康熙晚年,乾隆陪伴在他身邊,得到了許多指點。再加上康熙又是“康乾盛世”的開創者,是清朝皇帝中很有作為的一個,所以乾隆不光對他充滿了敬愛之情,還非常崇拜,把他視為帝王典範。
因此乾隆認為,自己在位的時間不能超過康熙,康熙在位61年,他多次對朝臣們說,他在位隻能60年,要比康熙少1年。
乾隆之所以這樣說,還有其他原因。
要知道康熙是8歲繼位,活了68歲,在位61年。
(康熙畫像)
乾隆是25歲繼位,如果他能在位60年,就是85歲的年紀。要知道,在古代能活到70就算古來稀了,所以乾隆認為能活到85歲,已經算是滿打滿算了。
正是這兩方面的原因,乾隆才特意在上谕中寫道:“昔皇祖禦極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壽跻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閑。”
結果,乾隆不光活到了85歲,他還活得很精神,完全還能再幹個三五年沒有問題。朝臣們見他遲遲不兌現諾言,質疑他貪戀王權的議論也就越來越多。
乾隆不願意放權,又不願意被朝臣诟病,所以他也在琢磨,我怎麼做才能既維護了臉面,又能繼續做皇帝?
就在他苦惱之際,卻出現了“白虹貫日”的天象。在曆史上這種現象意味着君主将會遭受災難。乾隆認為這是上天對自己的警告,所以他毫不猶豫地兌現了諾言,正式冊立永琰為皇太子,并于次年舉行歸政大典,從此當上了太上皇。
乾隆是不是當上太上皇就過上了頤養天年的生活呢?
(嘉慶畫像)
并沒有,乾隆在禅讓後依然住在養心殿掌控朝政。《清史稿》記載,他在诏見各國使臣時曾說:“朕雖然歸政于皇帝,大事還是我辦。”
由于乾隆大權在握,貴為皇帝的永琰,就成了陰影下的傀儡。據《朝鮮實錄》記載,說永琰坐在乾隆旁側,隻是拿眼盯着乾隆,乾隆笑他笑,事事更是唯唯諾諾。
不過,也不能因此就說乾隆是貪戀皇權,他也有他的理由。
乾隆在選太子這件事上花費了太長時間,他在傳位密诏上寫誰誰死。所以到最後他能挑的皇子不多,讓他滿意的沒有,隻能在矮子中間選高個,勉強選中了皇十五子永琰。
永琰資質平庸,并不是乾隆理想的繼任者。正因為不是理想的繼任者,所以乾隆雖然年紀不小,卻也不放心就把權力交給永琰,他必須要帶一下。所以。乾隆又幹了4年,直到去世後,永琰才開始掌握實權。
(參考史料:《清史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