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學風建設的意義和要求

學風建設的意義和要求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2 07:08:58

學風建設的意義和要求(重要的是找到學習的意義)1

安徽安慶一所大學,“搖獎式點名”讓學生逃課成了泡影。學生在答問時,老師可以根據此前保存的照片和音頻資料進行對比,判斷是否是學生本人。黃慶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學風建設的意義和要求(重要的是找到學習的意義)2

四川成都,某學院電競專業的女學生正在寝室打遊戲。王效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學風建設的意義和要求(重要的是找到學習的意義)3

整治學風嚴把“出口” 新華社發

【好校風從哪兒來】

每次本科生課程第一講,清華大學教研院副教授羅燕都會問學生一個問題:“選這門課,你們是來刷分的,還是真正對課程内容感興趣?”

“來刷分的。”大部分學生的回答都很坦誠。這讓羅燕倍感受挫,甚至有些傷心:“眼看着青春就這麼被浪費了。”

早在2009年,羅燕曾經以國内某知名研究型大學為例,追蹤了千餘名大學生的學習投入狀況。結果顯示,與美國學生相比,中國學生的學習動機很強,但學習目标和意義感相對較差,隻有27%的學生表示了解所學東西對自己所具有的意義,超過72%的學生對此不甚明了。

如今,近十年過去了,在羅燕看來,“情況不但沒有改觀,甚至在某些學校還越來越嚴重”。許多專家認為,這種學習意義感的缺失,正是今天很多大學學風出問題的根源所在。

“不知為何而學”成大學生通病

寒門苦讀十幾年,終于從甘肅一個小縣城考進天津某大學,劉媛媛卻覺得,自己越來越看不懂身邊的同學了。

“男生天天宅在宿舍裡打遊戲,女生早上起來化個妝就要半個多小時,甚至一個小時,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怎麼穿、去哪玩上。”劉媛媛很費解,“最後考試倒是都能過。可這是大學生活應該有的樣子嗎?”

“高三是知識水平的巅峰,一上大學就‘放羊’。”記者走訪發現,一句流傳的俗語,成為當下不少大學校園裡學生狀态的生動寫照。此前,一份有關首都高校大學生學業倦怠的調查報告顯示,當前大學生的學業問題突出表現為情緒低落,對學習缺乏興趣;無故逃課、娛樂至上;學習過程中成就感低等。

“2017年,我班上有8名學生作弊,被發現後寫檢查,原因說到底都一樣:平時不學習、上課不學習、下課不複習,隻好走歪門邪道。”北京某高校教師劉峰告訴記者。

清華大學學生學習指導與發展中心副主任詹逸思每個星期都要接待來自不同院系的學生,為他們做一對一的學業輔導。而在來訪學生中,除了如何學懂高難度的基礎課程,如何習得大學的自學方法,如何提升時間管理、寫作等關于學習能力的問題外,一類集中訴求就是如何提升學習動力:“有不少同學談起自己的學習困惑就是缺乏學習激情,學習的動力隻剩下按時交作業的壓力。”

除了“不想學”的頹,采訪中,不少專家認為,當前大學生還有一種學習觀值得警惕,那就是“GPA(平均學分績點)導向的學業成就觀”。

“我們一入學,就會有師兄師姐告訴你,以後推研什麼的,都看GPA。”甘肅某高校學生王曉晨告訴記者,“有時怕拉低GPA,我們就會選那些好過的課,反正也沒什麼感興趣的,學什麼都一樣。”

“GPA導向的學業成就觀,雖然可以在一定時間内驅動和促使學生學習,但卻損害大學教育的内在價值,也扭曲學生的學習目标與學習行為。”羅燕表示。

“對學習失去敬畏”導緻學風不正

學分不達标,本科降專科;畢業論文答辯再也不能“走過場”,而是要全過程管理;甚至嚴格請假管理制度……記者注意到,一段時間以來,針對學風不正、學術不端等問題,從教育主管部門到各高校,可謂重拳頻出。

“現在大學裡,有些學生醉生夢死,這樣是不行的。”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岩告訴記者,嚴格,将成為今後本科教育改革的一個重點,“一部分學生天天打遊戲、睡大覺、談戀愛的好日子将一去不複返了。”

“學風不正、學術不端,看似是一個學生投不投入、認不認真的行為問題,實質是一個價值問題。其根源在于學生不知為學之道是什麼。當他們對學習失去起碼的敬畏和意義時,自然就會滋生很多不端行為,優良學風的構建也就無從談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李奇教授認為,剛性規範可以彰顯教育部門和學校的态度和決心,見效快,也比較好操作,但卻遠遠不夠,“要想從根本上構建好的學風,喚醒學生對學習的内生動力,還應該從根上找原因。”

在詹逸思看來,一直以來,學習目标異化使中國學生不會開掘對學習的興趣:“長久以來,很多學生學習的目标不是為了自身興趣的湧動或人格的完善,而是一個樸素願望——讓爸媽高興。在這樣異化的學習目标下,學習成為考試、升學、好工作的訴求,卻唯獨沒有‘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的訴求。幾年前,我們就曾經做過一份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超過55%的本科生報告對所學知識興趣不強烈是所面臨的學業困難之一。”

“我曾經走訪過一所高校,他們特别得意地給我介紹其對學生的‘管理’:早讀、晚自習,甚至還有課間操,學生像木偶一樣被固定在碎片化的時間裡。我說,你們這不是又變成高中了嗎?他們很驚詫,我們還被當成典型推廣呢!”羅燕特别反對現在不少高校的“後高中式管理”,“對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要學習、學習和達成這個目标有什麼關系,學生都茫然無知,怎麼會有學習的動力?”

“随着高等教育大衆化階段的到來,教育機會相應增加,學生群體的學業準備度、學習适應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都有所下降,這是現實問題,不能回避。而關鍵問題在于我們高校的教育體系仍然拒絕改變。”李奇認為,具體到大學,學生的學習觀勾連的是整個高校的生态變革,“如何幫助他們成功轉型、順利進入學習狀态,如何幫助他們增強自我管理能力,以何種方式提供這些幫助,這些都是大學應該思考的。”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是解決之道

到底該如何應對“不知為何而學”的難題,喚醒學生對為學之道的找尋?

“我們的研究發現,當學生喜歡學習并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時,行為投入對學業收獲的影響便不再顯著了。所以,提高學生的意義感和情感體驗,是更重要的教育措施。”羅燕強調,要在大學中注重對“學術共同體”的培育,讓學生真正感到自己是一個探究者,而不是知識的接收者,“我有個學生,最初跟我做研究就是為了發文章,經常覺得壓力山大。我經常鼓勵他,你找的文獻比我好,當我們習慣了這樣平等的對話後,他的自主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對學習的投入度大大增強,并從中找到了樂趣。”

李奇認為,除了這種師與生的和諧互動外,從整個學校的層面,還要有頂層設計:“學校應該通過協同創新的方式把教學、管理與服務融為一體,既對學生的學習提出适度的挑戰,同時也提供必要的鼓勵和支持,比如加強對教學服務的支持力度,對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實行幫扶等。”

值得欣喜的是,目前已經有不少高校在進行轉變,并作出了相應的探索。

複旦大學學生工作部教師劉建妮介紹,針對不同學生的需求,該校學業指導中心就為學生打造了不同的指導方案:“針對學業拔尖學生,配合教務處實施的‘本科榮譽項目’計劃,能夠‘推一把’,激發學生在學習和研究上的最大潛能。依托學生發展中心,針對學業有潛力無動力的學生,開展‘Carry you’計劃,能夠‘帶一下’,通過寝室、實驗室、學校小組等,開展階段性的組團式學習,在小範圍形成‘有氛圍、帶節奏、想競争’的良性學習環境及團隊學習能力。依托學生發展中心,針對學業困難學生,建立學業幫扶檔案,能夠‘扶一程’,通過學業診斷、學業輔導、學業提升等環節,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同時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幫助學生克服挫敗、畏難、拖延等心理障礙。”

此外,不少專家、老師還認為,要真正激發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離不開文化的熏陶和培育。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劉建妮介紹,“2017年,圍繞校風學風建設大讨論、大建設、大實踐,我們還發布了由學生共同凝練的《複旦大學校風學風建設倡議書》,主要提出了複旦人的學習觀、學習守約等,學生們對它展開了大讨論,還設計成了手機壁紙和表情包。而這個讨論、凝練的過程,也是學習觀、學習守約逐漸深入人心的過程。”(記者 鄧晖)

■鍊接

英國卓越學習聯盟:

提供優質資源支持學生發展

卓越學習聯盟由英國16所高校共同組成,通過提供優質資源支持學生的學業發展,同時支持以實踐為導向的研究,以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利用教育資源,提高學習能力。

聯盟提供多達20個領域的學業指導,幾乎覆蓋所有學科,每個領域背後都有優質的資源作為支撐。這20個領域是:學術論文寫作、如何進行評估、批判性思維、如何做研究、團隊工作、獨立學習、信息素養(主要指收集提取信息的能力)、傾聽和人際交往技巧、包容性學習、可遷移能力培養、如何做筆記、數學算術和統計學、口頭交流、個人發展規劃、閱讀、參考文獻、報告寫作、時間管理、理解組織、可視化實踐。這20個領域的學習資源由聯盟16所成員大學分别開發,每所大學負責1至2個領域,所有資源在聯盟内共享。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

幫助學生理解學術文化

理解學術文化是幫助學生獲得學業成功的重要基礎。

在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國際學生服務中心在協助學生理解主流學術文化。該中心總結出了14個典型的學習行為特征,教會學生該如何做才符合主流學術文化期待。例如期待學生競争,同時互相幫助;期待學生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并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清楚了解學業要求和尋求幫助時學生自己的責任;不要不好意思說“我不理解”;如果你不想在課堂上提問,所有教授都會設置專門辦公時間;能用創新的方法解決問題,而且教師期待思維和認識方面的不同觀點;期望學生積極參加課堂讨論等等。

除此之外,國際學生服務中心還對一般學術規定做了說明,尤其對學術誠信極為重視,普及教育也做得頗有特色,強調“不知道規定并不會給你一個赦免或借口”。

華中科技大學:

強化管理的同時尊重多樣性

為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和保護學生權益,學校一方面不斷強化本科生學業過程性管理,堅持學業警示和淘汰制度,嚴把質量關、出口關;另一方面體現救濟性,最大限度地尊重學生成長過程的多樣性,給學生一次選擇的機會,保障受教育的權利。如學校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作為全國試點學院之一,同時也是學校規模最大的學院,在保證本科生培養質量和落實校紀校規方面均位于全校前列。2018年,該院有6名學生申請轉專科,其中3名達到專科畢業标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