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娛plus計劃#
張愛玲曾在書裡寫過這樣一段話:
到了中年的男人時常會感覺孤獨,因為他一睜眼全是要依靠他的人,而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一句話述盡所有成年人的艱難,無論男女。
所以,在影片《少年的你》中,警察說,有些事,隻有少年會做。
的确,成年人真的基本不會是小北。
但成年後的男人中間一定有人曾經是小北。
我們為這部電影無比起心動念,大概是所有的陳念都渴望曾經有個這樣的小北,所有的小北在那個時候也想身邊有個值得為她而生為她而戰的陳念。
混不吝的小北,好學生陳念。
各自孤苦煎熬,相互靈魂守望。
小北為了陳念可以去坐牢,陳念因為小北也願意去缺着水缺着氧身上有座大山壓迫也依然努力往海的方向遊去。
是否真的長大就好了?
長大會好嗎?
小北和陳念在渡河而去之前無法渡河,他們被泅渡在水裡,溺水,掙紮,水越來越深,夜也越來越深,他們以分開渡河的方式牽手渡河。
原生家庭,社會校園,他們是無枝可依的人。他們的苦一直沒辦法徹底,這種徹底是指,完全沒有希望,徹底絕望,可以擺爛,也可以義無反顧那種程度,而是泥沙俱下,前方有火光很微弱很遙遠,前方有曙光像是快要刺破黎明但隻是烏雲鑲了點金邊而已,不确定,看不真切,無法丈量,不知今夕何夕。
他們隻能是摸索,匍匐前進,警覺地環顧四周一眼,又無聲沉默地用沉默交流一兩句。
小北之于魏萊,因為更無所謂失去而變得更有底氣,赫然成為了強弱對比裡的強者。
陳念之于小北,因為代表希望而自身那麼弱小破碎卻頑強而仿佛成為兩人之間的強者。
縱然他們的強,看起來那麼心酸。
像是幼獸互相給對方舔傷口。
傷口才是他們之間最為緻命的東西。
傷口之外,當然有夕陽和晚風輕輕吹,有什麼東西在夜色裡慢慢蔓延,如漣漪一圈圈蕩開。
一定要是小北,流浪者小北,飄零者小北,傷口比笑容更多的小北,桀骜不馴放蕩不羁很難馴服聽到那句“疼嗎”會流淚的小北,才能和陳念産生真的化學反應。
哦那是少年和少女的愛情。
荊棘裡的帶水的花苞一樣美的愛情。
換成是别的任何成績優異的,家庭優異的,特别聰明特别能幹特别能解決問題的少年,都不會有這份獨屬于他們之間的心動那麼特别。
他們見過彼此最脆弱最無助又最求生欲爆棚的樣子,他們一起流淚,他們心懷巨大秘密。
他們重諾輕生,性命相見。
他們因為某種共識,一種具體的信仰,一起活下去,在人潮人海的無人之境,在未來的世界異鄉重逢,而固執而頑強而心思缜密而滴水不漏眼神冷然地走鋼索。
後來當然被識破。
他們畢竟是少年。
但是,因為這經曆,這經曆裡每分每秒的心的煉獄式的煎熬,那未被擊垮的意志,他們獲得了命運用火紅烙鐵賜給他們的永生。
自此他們什麼都不怕。
無論生活,愛情,家庭,與之相關的未來。
少年愛情最脆弱,少年愛情最堅韌。
他們遇到了。
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