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網消息:“1千借1天利息隻需5毛錢”“日利率萬分之五(即0.05%)”以及“年化利率14.6%”三種貸款收費标準,哪種更劃算?
答案是第三種。按照類似描述,第三種可以翻譯成“1千借1天利息隻需4毛錢”或“日利率萬分之四(即0.04%)”,而前兩個的年化利率均為18.25%。
過去多數網絡貸款産品均采用前兩種說法,但現在不行了。不久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1年第3号公告,明确了所有貸款産品均應明示貸款年化利率。
借貸産品明示年化利率
中國人民銀行認為,明示貸款年化利率利于維護貸款市場競争秩序,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根據規定,所有從事貸款業務的機構,在網站、移動端應用程序、宣傳海報等渠道進行營銷時,應當以明顯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簽訂貸款合同時載明。
從事貸款業務的機構包括但不限于存款類金融機構、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以及為貸款業務提供廣告或展示平台的互聯網平台等。換言之,螞蟻借呗、京東金條、美團生活費、滴滴滴水貸、字節放心借、360借條、微粒貸等等一衆網絡借貸産品,均需明示貸款年化利率。
由左往右:螞蟻借呗、京東金條、美團生活費
注:利率因人而異,此圖不代表各産品費率普遍情況
根據移動支付網了解,目前多數網絡借貸産品均已加入年化利率展示,但大多數也同時保留了此前的費率描述形式。中國人民銀行表示,平台可根據需要同時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應比年化利率更明顯。不過,若嚴格按此标準仍然有不規範的情形,比如招聯金融App并沒有在明顯位置展示年化利率,而是需要點擊特定位置後彈出利率說明。
招聯金融App
除了貸款産品,螞蟻花呗、京東白條、美團月付、滴滴月付等“信用支付 貸款”産品,也已在需要收費的分期環節,明示貸款年化利率。
花呗交易分期
規定還表明,貸款年化利率應以對借款人收取的所有貸款成本與其實際占用的貸款本金的比例計算,并折算為年化形式。其中,貸款成本應包括利息及與貸款直接相關的各類費用,貸款本金應在貸款合同或其他債權憑證中載明。若采用分期償還本金方式,則應以每期還款後剩餘本金計算實際占用的貸款本金。也就是說,消費者實際使用資金的成本全部都會算入年化利率統一展示,避免以其他名義收費而繞過這次的規定。
事實上,去年11月開始實行的《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就有類似規定,銀行、支付機構應當依據金融産品或服務的特性,及時、真實、準确、全面地向金融消費者披露貸款産品的年化利率。
隻是彼時尚未強制“明示”規定,因此在實際情況下,貸款産品的年化利率通常被隐至深處,明處的收費情況則以“一天隻需5毛”“日利率0.05%”等面貌示人,往往能給消費者以“便宜”的錯覺。
一起撕下“便宜”的僞裝
說到底,商品(服務)價格是一種認知。
市場上利用消費者心理對産品進行定價的例子比比皆是,貸款産品也不例外,帶上“5毛”“0.05%”此類字眼,似乎給人感覺費率更便宜。
“每天利息隻需5毛錢”屬于每日等值價格說法,或者說分期要價。通常情況下,相對于提示一年需額外收費146元,5毛/天收費提示更容易形成低價認知,即便後者更貴。在做決策的時候,借款人容易下意識選擇數字更小的那個。
“日利率0.05%”和“年利率14.6%”的區别除了“變年為日”之外,左數字(小數點左邊)越小則越容易給人帶來低價認知。大腦轉換數字的過程是快速且無意識的,而左數字通常起到錨定感知的作用,就像“1.99”看上去比“2.00”便宜很多一樣。
在投資理财領域,年化利率是一個比較明确的概念。因此,平台對理财産品收益和貸款費率的數字展示通常相反,采用數字較大的展示形式,類似“xx年化收益5%”“每萬份收益xx元”都比較常見,“投資1千每天賺8分”顯然沒什麼吸引力。
當年化利率成為收入錨定感知,并且穩定5%回報率已是比較可觀的情況下,直接展示14.6%、18.25%的貸款收費标準,與相對可憐的投資回報率直接對比,貸款“貴”的感知将變得無比赤裸。
部分網絡貸款産品收費情況
過去的2020年,關于過度消費,特别是年輕人的非理性消費讨論此起彼伏。目前,不少居民出現共債、負債過高等風險。某種程度上,在疫情等黑天鵝事件影響下,這種風險也更容易顯現出來。
從去年開始,無論是信用卡降額、信用卡取消第三方收單機構刷卡積分、銀行嚴控貸款資金用途、信用貸産品針對特定人群降額還是這次明示貸款年化利率,集體撕下“便宜”的僞裝,從監管到機構,似乎都希望給個人信貸降降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