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罐頭」是一檔(狗子特别喜歡的)心理學口味精神食糧欄目。每天更新哦!
罐頭質檢員:小元
吃飯吧唧嘴、呼吸聲特别重,你就會特别讨厭?
——你可能是 6%-20% 患有「恐音症(misophonia)」的人之一。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一些人由于大腦中的「超敏感連接性」,對與嘴巴運動有關的聲音特别敏感,這種症狀被稱為「恐音症」。
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者招募了 17 名有「恐音症」(他們在「恐音症」量表上得分較高,對呼吸、進食、咀嚼的聲音很敏感)的參與者,和 20 名普通人參與者,讓他們收聽一系列的聲音,同時對他們的大腦進行掃描,獲得他們腦部的功能核磁共振圖像。
研究表明:
◍ 不管是聽到中性的聲音,還是呼吸、進食、咀嚼等觸發音,「恐音症」患者和普通人大腦中的聽覺皮層反應均類似;
◍ 在聽到呼吸、進食、咀嚼等觸發音時,「恐音症」患者的聽覺皮層和口面運動皮層(大腦中控制嘴巴和喉嚨運動的腦區)之間的連接性,明顯超過普通人。中性的觸發音,則沒有引起「恐音症」患者這兩個腦區更強的連接性。
研究員 Kumar 博士說:「恐音症患者負責聽覺和運動的大腦區域之間存在異常交流,這導緻他們無法忍受一些和嘴巴運動有關的聲音,會覺得别人的聲音侵入了自己的身體,而自己無法控制。
他們對這些聲音的反應通常是極端的,往往包括憤怒和厭惡,有時甚至會有想要傷害發出聲音的人或離開這種情境的沖動。
一些患有「恐音症」的人,可以通過模仿産生觸發聲音的動作來減輕他們的症狀,這可能幫助他們恢複了控制感。這些知識可能有助于我們為患有這種疾病的人開發新的療法。」
那些天生就對一些聲音敏感的人,他們真的不是「事太多」。
參考文獻
————————
Kumar et al., The motor basis for misophonia,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21, DOI:10.1523/JNEUROSCI.0261-21.202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