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點”與“數量紅點”各有優劣,并無好壞之分。
移動互聯網時代,消息推送成為了很重要的運營手段,低成本、高時效、高曝光的特性讓各個App都屢試不爽,它能幫助産品提高廣告收入與用戶活躍度,它也能讓産品被用戶唾棄和拒絕接受推送消息。
它能讓用戶及時看到新消息,也能讓用戶因為“狼來了”而錯過重要消息,所以根據産品業務特征,所處階段,合理使用才能發揮其價值。
消息紅點的種類
文字、圖标右上角顯示一個小紅點或包裹了數量的紅點,來提醒用戶新消息,這樣的機制在App、Web、PC端都很常見,為了便于閱讀,後面我們分别稱為“數量紅點”和“紅點”。
消息紅點的觸發方式
方式1:消息推送
App與服務器建立長連接,服務器主動向App發送的消息就稱之為推送消息。常有人把消息與推送搞混,這裡要說明的是,消息是内容的載體,而推送隻是傳輸這個載體的方式。
方式2:主動請求
App無論處于前台或後台,都定時的不斷請求服務器拉取新的消息,比如當App未被殺死時,每10分鐘請求一次服務器的消息接口,當拉取到新的内容時,就在對應的位置顯示紅點。
這種做法稱為輪詢,但效率很低,且會消耗用戶使用設備更多的流量與電量,通常不被使用。
“數量紅點”和“紅點”的區别?
“數量紅點”
優點:
- 雙重維度來提醒用戶,既告訴用戶有新消息,又讓用戶知道有幾條未讀消息
- 未讀消息上産生了新消息,數量變化能告訴用戶有新的消息産生
- 識别度高
缺點:
- 對用戶産生的幹擾更強,當所提醒的内容對用戶的價值并不高,則易産生負體驗
- 用戶已養成了“消除紅點”的習慣,而其目的更多隻是消除不舒服的幹擾,而不是查看所提醒的内容
“紅點”
優點:對用戶産生的幹擾較小
缺點:
- 無法告訴用戶有幾條未讀消息
- 無法告訴用戶,是否有新的消息産生
- 容易讓用戶錯過重要的消息内容
“數量紅點”和“紅點”的應用
微信作為一款DAU達9億,覆蓋國民年齡段最廣的App,既要兼顧各方需求,還能在産品功能與交互上保持克制,這是很令人稱贊的,以下以微信部分消息類功能舉例:
好友/群消息
微信的核心功能,就是溝通類消息的收發,這類消息的價值取決于當用戶錯過某條新消息後,所産生的後果有多嚴重,用戶可能會錯過一場會議、一單生意、一次工作機會、一段感情…
因此微信選擇了提醒程度高的“數量紅點”來服務用戶。
好友/群消息(消息免打擾)
當消息過多時,難免讓用戶産生閱讀疲勞,或消息的内容讓用戶産生不适,因此當用戶使用“消息免打擾”後,好友或群消息則變成了“紅點”提醒,隻告訴用戶有未讀消息,降低對應消息的處理優先級。
服務通知
服務通知的内容,通常是“支付信息”,“訂單信息”,“活動信息”等偏商務内容,不是所有用戶都會随時随地的關心其中的新消息。所以微信在這裡,提供了讓用戶自由選擇提醒模式的開關。
朋友圈新内容
朋友圈消息提醒的優先級,區分的很明确,我的照片、我點贊或評論的照片被點贊、評論、回複,産生的新内容都與自己有關,所以微信使用了“數量紅點”來提醒用戶。
非自己的照片,非自己有參與的照片,所産生的新内容都與自己無關,所以微信使用了“紅點”來提醒用戶。
訂閱号
雖然也是“紅點”提醒,但是如果在未讀消息中又産生了新消息,内容前端會顯示數量,既達到了雙重維度提醒用戶,又降低幹擾提高閱讀體驗的目的。
最後
“紅點”與“數量紅點”各有優劣,并無好壞之分。作為産品經理,應該要貼近用戶同理心思考,根據産品自身的目标,以及消息對用戶産生價值的考量,來合理使用兩種不同的消息提醒才是正确的方式。
本文由 @Etha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