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記錄卡車人的苦與累

記錄卡車人的苦與累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7-07 01:44:38

記錄卡車人的苦與累(車輪上的卡車人)1

車輪上的卡車人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每一個為了生活努力奮鬥的人,都值得尊重。

【魚快卡車 原創】在這個被代碼武裝的年代,科技無處不在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卻似乎淡忘了身邊那群提供基礎服務、構建美好生活的人,我們的公路英雄——卡車司機。

“哦,女司機”

淩晨4點,正是大多數人最困的時候,天上幾點星子寥落,高速兩旁漆黑如墨,路燈投下孤寂的影子。紀春琴打了個哈欠,雙手緊握方向盤,眼睛盯着面前延綿不絕的路,寂靜的黑夜隻有導航機械的聲音陪伴着她……

記錄卡車人的苦與累(車輪上的卡車人)2

上千個日日夜夜,幾十萬公裡的路,她就這樣一個人默默跑了下來……

從世界範圍來講,公路貨運都是一個男性化的世界,在一群男人中間,女性的身影總是非常醒目。據2020年的“中國卡車司機調研課題組”問卷估計,國内女司機大概占4.2%。

也就是說,100個卡車司機裡,最多隻有4個是女人,其中,能跑長途的更是鳳毛麟角。

記錄卡車人的苦與累(車輪上的卡車人)3

紀春琴正是這樣一個“全國漫遊”的女司機,吃在車裡,睡在車裡,短則幾星期、長則數個月都無法回家,熬夜開車都是家常便飯,遠離家人親友,孤獨,枯燥……這種生活對男性司機都很有壓力,紀春琴卻習以為常,并且幹的興緻勃勃。

“其實幹啥都不容易,工作哪有不辛苦的?想想要拉的貨、馬上要到手的運費,能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條件,再苦再難我都能熬過去!”紀春琴之前在家鄉的紡織廠做工,相較于紡織廠每月三四千的薪水,如今自己買車全國跑的收入更加可觀,在家裡也有了更多的話語權。

記錄卡車人的苦與累(車輪上的卡車人)4

事實上,雖然跑車很辛苦,但是對于很多學曆一般、擇業範圍有限的女性來說,仍然不失為一項比較好的出路。加上如今的卡車日漸智能化、舒适化,女性操作起來也比較容易上手,所以貨運行業中的女性面孔也越來越多,大多數集中在城配短途物流運輸領域。

作為卡車司機,她們需要和男人一樣承擔起物流運輸的重任,為千家萬戶送去需要的各種物資;作為女性,她們又比男性承擔着更多的壓力和偏見。面對同樣的貨源,她們往往需要付出更多來證明自身的實力,取得貨主的信任。

“老司機:那個黃金時代過去了”

經過兩天一夜的長途奔波,王康平終于抵達目的地,将車停在物流園門口。已經是晚上十點,白天熙熙攘攘的物流市場現在人聲靜谧,隻寥寥亮着幾盞路燈。

記錄卡車人的苦與累(車輪上的卡車人)5

貨主通知他說,貨倉還沒騰出來,明天再卸貨。王康平把車挪到一個容易進出市場的地方,熄了火,爬到卧鋪上很快就睡了過去——他拉了一車蚬子,生鮮最講究鮮活,越新鮮越好。一路上貨主催得急,從遼甯丹東到江蘇南京,全程2000多公裡,他星夜兼程趕了30多個小時,到了終點已是精疲力盡。

記錄卡車人的苦與累(車輪上的卡車人)6

資料照片:90年代的卡車人(圖片來源網上,侵删)

王康平來自遼甯鞍山,90年代就已入行跑車。“那會兒跑車很光榮,走南闖北,想去哪兒去哪兒,很自由,收入也很高。”在他的記憶裡,那時候鎮政府工作人員一個月工資才30多塊,卡車司機一個月就能掙好幾百,是絕對的高收入群體。他們家在村裡第一個蓋起了樓房,家裡的家具、家用電器也都是最新款,卡車司機到哪兒都有人遞煙倒茶,一口一個“師傅”。

老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貨運行業發展多年,如今跑車早已不比當年,養車門檻放低,車多貨少,成本飛漲,貨運平台介入……種種因素都進一步壓縮散戶的利潤空間。

記錄卡車人的苦與累(車輪上的卡車人)7

王康平的年紀也大了,當年的小夥子如今成了兩鬓斑白的老師傅,開大車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于是換成了6米8。平時就在家附近倒短,偶爾接到長途貨源就出來跑一趟,權當是散心,畢竟“開了一輩子的車了,幹别的咱也不會。”

與别的同行相比,王康平身上沒什麼貸款的壓力,他還有兩年就退休了,養車就當是找個工作打發時間,盡管這樣,這仍然是一項非常費人的工作,五十多歲的人看着像是六十多。

“現在的卡車比起我們以前那是越來越高級了,有導航,有空調,還有AMT……當年這都不敢想,不過現在這一行錢不好掙了,壓力太大,心太累,我這個過來人看着都覺得不值。”

記錄卡車人的苦與累(車輪上的卡車人)8

在王康平看來,開卡車一直以來就是很辛苦的,就是掙那個辛苦錢,隻是發展到現在,如今錢沒見到,隻剩下辛苦了。卡車司機的付出與收入嚴重不成正比,很難再吸引年輕人入行,如今路上大多是靠70後、80後的中老年司機在支撐,路上鮮少能看到年輕人的身影。

“時代不一樣了,想靠跑車發家緻富是不可能了,那個黃金時代過去了。”王康平說到“時代”的時候,發音格外重。

“疫情嚴之下:咱不去,誰去?”

4月19日,張義終于結束了持續21天的跑車工作,住進了家鄉當地的集中隔離酒店。推開門,他把東西往地闆上一扔,整個人倒在寬大的床上,長長地籲出一口氣:“終于可以好好睡一覺了。”

記錄卡車人的苦與累(車輪上的卡車人)9

從3月30日開始,張義連續往上海運送了7趟防疫物資,除了上廁所的時間,吃住都在駕駛室,精神上一直不敢松懈,直到送完最後一趟貨。

張義送貨正趕上上海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平均每7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被感染,疫情防控政策收緊,加上種種交通管制,上海的貨運物流也幾乎停擺。

“怕,哪能不怕呢?萬一被感染那可不是鬧着玩兒的,但是咱就是吃這碗飯的,咱們不去,誰去?”接到送貨電話的那一刻,張義稍稍猶豫了一下,就答應了。

記錄卡車人的苦與累(車輪上的卡車人)10

防疫物資的運輸任務十萬火急。當天晚上,一車貨就裝好了,從濟南到上海,全程800多公裡,12個小時就到了,運輸強度并不大。同時為了減少感染風險,全程都采用“無接觸運輸”,裝卸貨都有專人負責,裝車前、卸貨後都會進行消殺,貨車司機全程都在駕駛室内專職開車,高速有ETC,加油有油卡,幾乎接觸不到什麼人。

記錄卡車人的苦與累(車輪上的卡車人)11

這種待遇在平時幾乎是看不到的。在如今的行情下,貨車司機話語權很小,除了開車,他們往往還需要兼顧裝貨、卸貨的職責,甚至還要給裝卸工、保安買水遞煙,否則就會被為難、拖延時間,影響到貨。隻有在疫情這種特殊情況下,貨車司機才能完全回歸本職,隻用做好駕駛工作即可。

卡車司機是最普通的一個群體,跟其它崗位的人員一樣,做着普通的駕駛工作,保障社會的物流運輸;卡車司機又是最偉大的一個群體,在地震、洪災、疫情面前,仍然冒着風險勇往直前,為受困的人們運送緊急物資,提供生命的保障。

“沒錯,我們是夫妻車”

當很多人被生活所迫,陷入這一行難以回頭,卻依然還有人為了理想,為了熱愛,留在卡車行業。

當前貨運行業越來越多地湧現出“夫妻車”。所謂的夫妻車,就是夫妻兩口子合作經營一輛卡車,一般來說,男性負責駕駛,女性則負責洗衣、做飯、看貨、找路等輔助工作。

記錄卡車人的苦與累(車輪上的卡車人)12

來自吉林長春的劉偉東、馮秋影兩口子就是這樣的一對夫妻車。在跑車之前,兩人都在公司裡做到了中高層管理人員,由于厭倦了職場的内卷和瑣碎,東哥決定撿起年輕時的夢想,開着卡車跑全國,既能養家糊口,又能遍賞各地風情,自由自在。想法一出,妻子馮秋影非常贊成,于是兩人辭職改行。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最初入行的日子,生活給二人狠狠上了一課。

記錄卡車人的苦與累(車輪上的卡車人)13

夫妻倆都是毫無經驗,從零做起,東哥忙着找貨、開車,秋姐就做些最基礎的雜活,洗衣做飯,縫縫補補,領交貨單,辦理各種手續……晚上東哥睡覺休息,秋姐就打起精神看守油箱;每次倒車入庫或者靠台的時候,秋姐就跑前跑後,照看倒車情況防止剮蹭,圍着20多米長的車來回繞圈,忙得腳不沾地。

跟車第一個月,秋姐就跑的腳底起泡,大水泡兒裡面套着小水泡兒,一走路就鑽心的疼。

記錄卡車人的苦與累(車輪上的卡車人)14

經過了最初的磨練,兩人的跑車業務逐漸經營得風生水起,秋姐還順利拿到A2駕照,能和東哥交替開車,成為一名全能型的卡車人。在2021年的一汽解放TCO線上大賽中,秋姐6月、7月、8月連續三個月獲得小組冠軍,成為唯一一名進入總決賽的女選手。

從辦公室到駕駛室,兩人選擇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相比之前枯燥無聊的辦公室工作,他們更喜歡現在這種開着自己的車天南海北到處跑的生活,“雖然辛苦但很踏實。”

“感謝每一位公路英雄”

開卡車是一份普通的職業,跟其它百業千行一樣靠勞動掙錢養家;

開卡車又是一份不普通的職業,不是每個人都能忍受長年累月的那種孤獨、枯燥,與煎熬。

對于每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卡車人來說,他們的願望也非常簡單,每天平平安安地回家,擁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獲得合理的回報;更重要的是,讓開卡車成為一份體面的、受人尊敬的工作。

畢竟,每一個為了生活努力奮鬥的人,都值得尊重。

(文/張甯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