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紅色會過時嗎

紅色會過時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4:46:13

哈薩克斯坦1月6日出現的大規模騷亂,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财産損失,成為世界關注的一大焦點,也讓人自然聯想起10多年前的“顔色革命”——那是針對原蘇聯地區蓄意制造的動蕩,旨在推翻現政權,組建親西方政府。

紅色會過時嗎(顔色革命又來了)1

當地時間2021年1月7日,阿拉木圖街道景象(人民視覺)

比如2003年11月,格魯吉亞總統選舉争端引發所謂“玫瑰革命”,因當地盛産玫瑰花而得名。又如2004年11月,烏克蘭總統選舉争端引發所謂“橙色革命”,因當地盛産栗子花而得名。這些被定義為不同顔色的動蕩,給本世紀國際政治詞典添了一個新名詞:“顔色革命”。

關于“顔色革命”,西方叙事講述的邏輯,一概把這些動蕩美化成民衆“柔性”對抗國家機器,卻刻意回避其造成長期破壞性影響的事實。美西方勢力扶持當地一些政治力量奪取政權後,不僅無法從根本上化解固有社會矛盾,還釀出“美式民主”水土不服的新苦酒;不僅難以持續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保障經濟民生,還得仰人鼻息,為“報答”美西方扶持而不惜割舍國家利益。

觀察哈薩克斯坦這次騷亂,人們的确應該看看其背後,到底有沒有挑唆“顔色革命”的美西方勢力的影子。

為什麼美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網站早在上個月16日就發出安全警示?該警示聲稱哈薩克斯坦首都努爾蘇丹、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圖、第三大城市奇姆肯特等地将出現反政府行動,并且寫明“未經批準的示威通常以大規模逮捕告終”,提示美國公民注意安全。騷亂發生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于1月7日公開表示“對哈薩克斯坦目前存在的緊急狀态深感關切”,要求“維護抗議者權利”,并就集安組織派兵幫助哈薩克斯坦平亂一事,作出耐人尋味的表态——“我認為近代史的一個教訓是,若讓俄羅斯人進入家門,有時候就很難趕他們離開。”

美方這些話背後的潛台詞說明了什麼?國際觀察家們還需要些時間來考證。不過,哈薩克斯坦媒體1月9日披露的最新數據似乎正在說明一些問題——哈薩克斯坦全境共拘捕了5000多名暴力恐怖分子,其中有很多是外國公民,而且他們是得到資助的“有償”參與騷亂者。

透視國際關系發展脈絡,人們很容易發現,在俄羅斯周邊策動“顔色革命”、輸出“美式民主”,一直是美西方地緣政治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西方勢力在這一地區選取“獵物”時往往着眼于兩點:一是要害部位,即俄羅斯的戰略盟友;二是薄弱環節,即經濟上陷入困境的國家。這一次,哈薩克斯坦恰恰具備了上述兩個條件——哈薩克斯坦是俄羅斯的緊密夥伴,其境内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長期被俄羅斯租用;哈薩克斯坦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最近油氣大幅漲價又成為觸發民衆不滿的新導火索。

可以肯定的是,“顔色革命”的禍水隻會加劇哈薩克斯坦的現有困難。過去的教訓表明,美國向一些國家輸出的“顔色革命”,根本無法保證當地經濟持續發展,更不可能解決當地固有的社會矛盾。更進一步講,謊言支撐起來的嚣張,終究要落于窘困的泥淖。“顔色革命”掠過之地,無不是一地雞毛。前車之覆軌,當為後車之明鑒。

立言系環球時報評論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