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身高算是矮小?
身高低于同種族、同年齡、同性别正常健康兒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數,或低于2個标準差(-2sd)以下,醫學上稱之為矮小。通俗來講就是把100個人從矮到高來排,最矮的3個人就是達到矮身材範疇的,醫學上把它叫第3百分位。如果孩子生長速率3歲以前<7cm/y,3歲-青春期<5cm/y,青春期<6cm/y則應考慮生長速度減慢。檢查自己孩子身高是否正常,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和同齡的孩子比較,如果比同齡的孩子平均矮5公分以上、長期坐在班級前二排等,就應引起重視去正規的醫院做相關檢查了。
孩子的身高增長有規律嗎?
兒童的生長發育是有規律的,正常兒童不同時期生長速度不同,一般足月出生時身長50厘米,小于47厘米則提示有宮内生長遲緩;生後第一年增長25厘米,第2年增長10厘米,第3年至青春期開始生長速度為每年平均5-7厘米,青春期每年增長8-12厘米,持續2-3年。一般3歲以前每年生長小于7厘米,3歲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長小于5厘米,青春期每年生長小于6厘米時,就認為生長速度減慢,應及時就診,及早治療。
如何确測量身高?
一天内身高的變化是晨起最高、睡前最低,這是因為一天的活動和體重的壓迫使椎間盤變薄、足弓變淺、脊柱彎曲度增加的緣故,一般早上要比晚上高1~2厘米。
測量身高需要注意
一、同一時間(固定時間)、同一地點、同一測量工具、同一人測量,采用精确的測量技術和測量工具可以最大限度的控制誤差,比如每月1号的晚上在門廳的牆上用三角尺或書本由孩子母親測量。
二、三歲以下兒童一般測卧位身長:用标準的量床或攜帶式量闆,嬰幼兒脫去鞋、襪、帽和外套,仰卧于量床底闆中線上,一人用手左右固定嬰幼兒頭部,使頭頂緊密接觸頭闆。另一人站在嬰幼兒右側,左手握住兩膝,使兩下肢并攏緊貼量床,右手移動足闆使其緊貼雙腳足跟,讀足闆處所示數字。
三、三歲以上兒童可根據以下步驟在家精準測量身高:
1.孩子散開辮子,脫掉鞋子、外套(頭發的厚度會影響身高測量準确度,厚重的外套會影響體重的測量準确度)。
2.讓孩子站到身高測量尺前,腳後跟靠尺腳跟并攏,腳尖打開45度。
3.眼角與耳朵上緣在同一水平線上。
4.用書本(或其他工具)的直角,靠牆直角滑下至頭頂(橫向放置書本是不正确的,容易因書本彎曲造成測量誤差)。
5.在測量尺上标記數據,确保同一測量尺,同一測量人,标記身高及測量年月日時,下個月再進行對比。
很多家長都認為量身高很簡單,用尺子量一下就可以了,其實科學身高測量是很重要的: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過程是有規律的,家長通過精準測量孩子身高,記錄孩子的生長速率,才能随時監測預警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
影響一個人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一個人身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父母遺傳因素占60%-70%。有學者用多元線性回歸方程,通過數學模型分析了父母身高對于兒子和女兒的影響顯著性水平,結論是男女總的身高的遺傳率的點估計值為71.7%;男孩身高遺傳率為72.9%,女孩的遺傳率為62.8%;父母都對孩子的身高有顯著影響,女孩身高與母親有略強的遺傳作用,男孩身高與父親有略強的遺傳作用,但遠沒有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血緣關系的共同影響強烈。除了遺傳因素和疾病因素外,生活中營養、運動、睡眠、心理以及環境因素也是影響長高的重要原因,如父母身高均不理想但希望孩子能達到理想身高,那麼必須注意這30%-40%的非遺傳因素。
身高是遺傳決定的,後天不能改變嗎?
遺傳是一個異常精密的過程,由遺傳決定的60%-70%部分不容易改變;然而造物主給了我們30%-40%的空間可以自由發揮,就是通常說的外部因素影響身高,後天的身高是可以幹預的。研究表明:生長激素是促進人體長高的關鍵因素,營養、運動、睡眠、心情等都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如果因内分泌異常等疾病所導緻的身高落後,通過日常生活的幹預是不太可能幫助身高達到正常值的,但是選擇正規的醫院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可以達到遺傳身高或突破遺傳身高。
孩子現在個子不高,會是晚長嗎?
老觀念認為孩子有早長和晚長之分,所謂“二十三竄一竄”,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所謂的 “晚長”醫學上是指青春期發育延遲,這樣的孩子青春期前身高正常或略偏矮,隻是到了青春期其他同齡人身高陡增而自己青春期延遲,才會顯得身材矮小, 一般孩子父母也曾有晚長個的情況。考慮到現在經濟水平與一二十年前的巨大差距,父母的身高不一定代表了準确的遺傳水平,如果孩子身高落後較大,是否晚長應由專業醫生作出判斷,切不可隻是等待。
什麼是骨齡?
人的生長發育可用兩個“年齡”來表示,即生活年齡(日曆年齡)和生物年齡(骨齡)。骨齡是骨骼年齡的簡稱,借助于骨骼在X光攝像中的特定圖像來确定,一般情況下和年齡相差在1年以内,但是在疾病的影響下可以嚴重落後或提前。骨齡能夠較為準确的反映人體的生長發育狀況和身高增長空間,骨齡一旦成熟身高也就失去了線性增長的機會,因此骨齡是臨床診療矮身材必須要做的檢查項目之一。
孩子一般幾歲停止長高?
一般來說,女孩15歲、男孩16歲左右,骨骺就已經接近或達到閉合狀态,身高也就失去了線性增長的空間。
兒童矮小的發病率是多少?
根據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内分泌遺傳代謝學組統計,我國兒童矮身材的發生率約為3%,全國4-15歲需要治療的矮小兒童有700萬,總數居全球第二。目前,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療的患者不到3萬名,治療率不足1%。90%的矮小兒童有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礙,成年後面臨生活、就業、交際、婚戀等沉重壓力。調查顯示,90%的家長不知道兒童生長發育的基本規律;65%的家長在孩子身高偏矮時,會考慮使用保健品,甚至盲目進補;30%的家長在孩子生長發育遲緩時盲目樂觀,固守“晚長”老觀念。
家長對待孩子的身高一般有哪些認識誤區呢?
調查顯示,隻有20%的家長經常過問孩子身高并進行檢測和記錄;
75%以上的家長無法提供目前孩子準确身高;
80%以上的家長無法提供孩子一年前的身高;
97%的家長不知道孩子生長發育的基本規律;
70%的家長知道學校裡有學期初體檢,但60%的家長不知道結果或沒有當回事;
30%的家長在孩子生長遲緩時盲目樂觀等待,固守“晚長”老觀念;
65%的家長在孩子身高偏矮時,會考慮使用中藥保健品等,甚至盲目進補……
這些往往導緻錯過了孩子矮身材的最佳幹預期,有的甚至造成終身遺憾。
家長在生活中如何管理孩子的身高?
建議家長首先養成給孩子定期測量身高的好習慣,至少每3個月給孩子定點、定時量一次身高,了解孩子的生長速率;骨齡決定了孩子的生長空間和潛力,但骨齡和年齡有可能存在嚴重偏差,這種情況下隻按照年齡來判斷孩子的身高是偏離實際的,建議家長每年帶孩子測一次骨齡。生活上,睡眠、飲食、運動和心理也是影響孩子身高的關鍵因素,建議學齡期的孩子不晚于22:00睡覺并睡足8-9小時以上;飲食方面注意營養均衡和蛋白質的充足攝入,少喝碳酸飲料,少吃西式快餐、油炸食品和反季節蔬果等;彈跳類運動能有效孩子長高,可讓孩子每天用1小時的時間進行跳繩、籃球、排球、羽毛球、跑步等體育運動;心理上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輕松的家庭環境,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學習壓力,不要習慣在飯前和睡前批評孩子。值得注意的是,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生長異常病急亂投醫,或輕信廣告,或盲目等待,這可能耽誤了孩子的最佳幹預時機,給孩子留下一生的遺憾。而應該第一時間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專科門診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診斷。
性早熟會影響身高嗎?
性早熟是是指女童在8歲前,男童在9歲前呈現第二性征發育的異常性疾病。
性早熟的孩子臨床表現是性征發育提前,由于提前進入青春期和身高突增階段,一段時間内身高可能會明顯高于同齡人。但是由于青春期會促進性激素大量分泌,導緻骨齡快速成熟而喪失生長空間,性早熟的孩子一般會因為青春期啟動太早而失去2年左右的長高時間,終身高一般會比正常兒童偏矮10厘米左右,出現小時候“鶴立雞群”、長大了卻“矮人一等”。所以家長要關注孩子的性發育狀況,避免因性早熟導緻矮身材等問題發生。
矮小兒童使用生長激素前要在醫院做哪些檢查?
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尿/便常規、肝功能、乙肝兩對半、腎功能、電解質、甲狀腺功能、血脂、血糖、骨齡、垂體、生長激素激發試驗等。此外,根據患者病情可做特殊檢查,如IGF-1\IGFBP3、IGF-1生成試驗、皮質醇、ACTH、性激素、戈那瑞林激發試驗、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試驗、染色體核型(女孩必做)、血氣分析、骨密度、25-羟VD3、頭顱/胸部/脊柱/骨盆/s四肢長骨X光攝片 。
使用生長激素會不會加快骨齡和骨骺閉合?
不會。因為生長激素是體内促進骨骼線性生長的激素,沒有促進骨骺成熟的作用,如果出現使用生長激素後促進骨骺成熟現象,實際上患兒的生長速率已為用藥前的數倍,已經實現有效追趕身高。
供稿:兒内科、門診部
編輯:宣傳處 鄭訪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