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幾乎所有成功人士都津津樂道的"墨菲定律"嗎?所謂"墨菲定律"說的是如果壞事情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多麼小,它總會發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到"未雨綢缪"是十分重要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有許多危機和困難。聰明的人會在它們發生之前作好應變的準備,這樣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會手忙腳亂,才能夠更加順利地把問題解決。那些卓有成就的人一直就是這樣做的。
01
一次,享譽世界的IBM公司邀請了著名的管理學家邁克爾·梅士肯為他們的員工作培訓演講。
IBM負責人派了代表專門前往機場迎接梅士肯。這位代表接到梅士肯以後,便驅車前往會場。這時,梅士肯發現他們後面還跟着一輛IBM的車,于是問為什麼。代表回答說:"我們擔心這輛車抛錨。"
到了會場後,梅士肯又發現主持人為他準備了兩個麥克風,以防其中一個忽然失靈。甚至,IBM負責人還準備了另一個演講人,以防梅士肯因事延誤出席。
總之,幾乎對于所有的不确定因素,IBM負責人都作了兩手準備,以确保就算壞事情發生也不會産生不良影響,真正地做到了未雨綢缪。
然而,與IBM負責人做法迥異的是,許多人往往都是等到問題發生了才手忙腳亂地應對,而其結果自然是無法妥善處理,進而導緻自己失敗。那麼,為什麼我們不向IBM負責人學習呢?要知道,未雨綢缪是一種有效地規避風險的方法。此外,未雨綢缪還能夠引導我們走向成功。
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哈佛鎮,有群孩子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到火車上賣爆米花。一個10歲的小男孩,也加入了這一行列。他除了在火車上叫賣外,還往爆米花裡摻入奶油和鹽,使其味道更加可口。結果,他的爆米花比其他任何小孩都賣得好。因為他懂得如何比别人做得更好,創優使他成功。
當一場大雪封住了幾列滿載乘客的火車時,這個小男孩便趕制了許多三明治拿到火車上去賣。結果,雖然他的三明治做得并不怎麼樣,但還是被饑餓的乘客搶購一空。因為他懂得如何比别人做得更早,搶占先機,使他成功。
當夏季來臨,小男孩又設計出能挎在肩上的半月形的箱子,在邊上刻出一些小洞,剛好能堆放蛋卷,在中部的小空間裡放上冰淇淋。結果,他這種新鮮的蛋卷冰淇淋備受乘客的,使他的生意火爆一時。因為他懂得如何比别人做得更新,創新使他成功。
當車站上的生意紅火一陣後,參與的孩子越來越多,這個小男孩意識到好景不長了,便在賺了一筆錢後果斷地退出了競争。結果,孩子們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不久,車站又對這些小生意進行了清理整頓,而他卻因為及早退出沒有受到任何損失。因為他懂得如何比别人做得更清醒,一件事在大家都看好時,他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及時抽身出來,及時抽身使他成功。
一個比别人做得更好、做得更早、做得更新、做得更清醒的人,一個懂得如何創優創新、搶占先機、及時抽身的人,怎麼可能不擁有人生的成功呢?
後來,這個小男孩果然成了一個不凡的人,他就是摩托羅拉公司的創始人和締造者保羅·高爾文。
正因為保羅是一個未雨綢缪的人,他才能發現機會賣冰激淩,才能想到車站可能會有整頓行動,進而提前退出以避免損失。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我們也能夠如此未雨綢缪,在危機發生之前就尋求新的出路,那麼人生還有什麼風險是不能規避的,還有什麼成功是不能取得的呢?
02
人這一生,能将自己的心念和言行放在相對合理和适度的狀态之中,你的人生一定不會差,這個狀态便是依道而行的人生準則。
《素書》中有一句話,叫做:
無善策者,無惡事;無遠慮者,有近憂。
意思就是說:專心緻力于善于謀劃的人,就沒有險惡的事情發生;沒有長遠謀略的人,必定有眼前的憂患出現。
人生德行主導的就是未來,比如你現在的一個想法或許都會決定你五年或者十年之後的生活與命運。
所以,能夠站在當下,以更長遠的眼光審視未來,用未雨綢缪的覺悟約束自身信念與行為,讓自己達到溫和守道的狀态,那麼這樣的人生結局一定不會差。
因此在事情發生以前就有所準備,是應對危機和困難最明智的一種方式。與其被動地、絕望地等着最壞結果的降臨,不如主動地、積極地提前作好應對的準備。我們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但卻應該有"未雨綢缪"的心态。
北宋大詞人蘇轼有句名言叫——"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由此可見,人生苦短,去日苦多,而且很多時候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同時,人生也好似一場旅行,每天都不一樣,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生命的路總是沿着無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邊向上"。人生有成功的喜悅,也有挫折的失落,它充滿着溝溝坎坎,但每個人的人生結局終歸一樣,隻是過程不同:成功與否、幸福與否、有意義與否。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但不是所有人生智慧都要通過犯錯來吸取的,因為這種成長成本太高了。我們不妨多汲取古人的智慧,繼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準路、做對事、少犯錯!
《道德經》之中有一句話叫: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天下的難事一定從簡單容易的地方開始,天下的大事一定會從細微的地方開始,任何一個事情都是從小的地方出現的,所以便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壘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這句話。
這是事物存在的必然規律,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有自身的規律,而一個人的成功和失敗就是在于能否認識并且順應規則而謀事,能夠在問題出現之前及時察覺,及時避免,這才算是智者。
一個人的智慧不僅體現在問題出現的時候,以理智和客觀的眼光審視并且解決,而是在問題出現之前就有未雨綢缪的意識,并且恰當的避免問題的出現。
03
現代社會雖然發達,可是人們的忙碌程度并沒有降低。許多人覺得自己腦力不夠,不足以應付面對的問題。一旦有時間閑适下來,則由于懶惰的原因,要麼隻顧着吃喝玩樂,要麼隻顧着睡大覺。其實忙裡偷閑,鬧中取靜,正是可以有備無患的時候。
《菜根譚》中有言:"閑中不放過,忙處有受用;靜中不落空,動處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處有受用。"在閑時靜中仍能努力精進,可以補充腦力,為人生增值。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凡是寥落景象,一定藏在繁華盛況之中,草木蓬勃生機也孕育在凋零時刻,所以聰明人都會在自己平安無事時,就有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準備,當自己處在動亂與災禍時,更要用堅韌意志來獲得最後成功。
曆史上就有"假道伐虢"的事件,對于這個道理就是一個很好的印證。
在晉獻公時期,晉獻公想攻打虞國和虢國,但是虞國和虢國,他們兩個是友好的國度,如果攻打其中一個國家,另外一個國家則會出來援助,這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此時晉獻公的手下荀息跟晉獻公獻計說:"虞國君主生性貪婪,您可以用寶玉和好馬作為禮物,向虞國借路攻打虢國,虞國的君主愛好玩物,禍患則遠在虢國滅亡之後,隻有才智中上的人才會想到這麼遠的事,我猜想虞國的君主是個才智低下的君王,不會意識到這是一個計策。"
後來晉獻公就派使者到虞國,把好馬和禮物獻給虞國的君主。果然,虞國君主不知道這是一個計策,收下了禮物,同意讓晉獻公"借路"。
虞公的手下勸谏虞公:"正所謂唇寒齒亡,晉國今天滅了虢國,明天虞國也會跟着遭殃。"
當時虞國的君主不聽勸告,還是把路借給了晉國,後來晉獻公滅了虢國之後,返回來攻打虞國,虞公隻好抱着寶玉和好馬過來投降。
這一招叫做"假道伐虢",說明的道理就是一個人隻看眼前,不顧以後,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樣的思維必然給自己造成災禍。
所以未雨綢缪,站在更高的地方,看到更長遠的人生,深刻奉行道對于人生的作用,這樣的人生才能時刻保持一往無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