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提高大學教育教學質量

提高大學教育教學質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3 17:36:52

提高大學教育教學質量?摘要:質量是高校發展的生命線高校内部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建設是高等教育大衆化發展、教學評估制度及高校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分析目前高校在建設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如自我評估制度不完善、組織機構和隊伍不健全、覆蓋質量活動主體和過程不全面、反饋機制欠效率等,并以北京化工大學的實踐為例,介紹了學校特色的五層次、多維度立體動态的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提高大學教育教學質量?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提高大學教育教學質量(高校内部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的探索與實踐)1

提高大學教育教學質量

摘要:質量是高校發展的生命線。高校内部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建設是高等教育大衆化發展、教學評估制度及高校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分析目前高校在建設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如自我評估制度不完善、組織機構和隊伍不健全、覆蓋質量活動主體和過程不全面、反饋機制欠效率等,并以北京化工大學的實踐為例,介紹了學校特色的五層次、多維度立體動态的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

關鍵詞:教學質量;評價;反饋

教學質量是高校發展的根基,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是高校不變的追求目标。構建高校内部教學質量與評價體系則是實現這一目标的最佳途徑。本文闡述了高校内部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建設的必要性,同時分析了目前我國高校内部質保體系建設仍然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以北京化工大學的實踐探索為例進行探讨。

1.高等教育大衆化發展的必然要求。20世紀末期以來,随着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高等教育大衆化已成定局。由于學生數量的劇增,伴随而來的師資力量和教學基礎設施的不足,也不可避免地造成教學質量的下滑。原有的教育教學理念、管理理念、資源分配方式,甚至原有的、傳統的師生關系價值觀,都遠遠不能滿足現代高等教育的要求。大衆化與教學質量的提高構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但又是必須解決掉的一道難題。

縱觀以往西方高等教育的發展道路,我們不難發現,他們也經曆過同樣的問題,但現在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的形成已經讓西方基本擺脫了這一困境,所以高校内部質保體系的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必然出路,是大衆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2.“五位一體”教學評估制度的必然要求。根據管辦評分離的原則,目前各級教育部門正着重梳理中央與地方政府、政府與高校、高校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使高等教育向着更科學、更現代的方向前進。為了督促與規範大學管理,評估中心提出的“五位一體”教學評估制度一經提出就受到大家的廣泛認可。在“五位一體”評估體系中,高校自我評估被認為是整個有機整體的基礎。且在實踐過程中,質量保障運行的有效度又構成了“五個度”質量标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這些目标的實現都需要高校首先建設并完善校内的質保體系。

3.高校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當前高等教育發展新形勢下,高校必須明确教學是大學存在的基礎,制度決定高校的成敗,質量決定高校的興衰。學校内部和外部的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是左右高校發展的内在和外在動力。目前,國内外部動力主要來源于政府機構的審核與督促,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教學質量問題的解決根本還是要靠高校自身。來自學校内部的重視與關注才是問題解決的關鍵。完善的高校内部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應該形成閉環,周而複始,不斷自我完善,循環上升。因此,科學的、可操作性強的質保體系是高校發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内部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1.自我評估制度不完善。随着高校評估的開展,雖然許多高校都在質保體系的建設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必須承認,這些探索大多源自于政府的推動和鼓勵,高校自主創新的内容仍然很少。一是高校内部的自我評估沒有實現制度化和常态化。學校通常是根據國家或地方政府的政策,階段性地針對院校評估進行一些準備性評估工作。二是自我評估制度内容不完善。學校内部自我評估制度往往圍繞課堂教學展開,進行課程評估、教師評估、專業評估,不僅沒有實現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理念轉變,而且基礎的辦學條件與辦學理念、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資源、培養過程與學生的發展等方面都缺乏全面系統的評估機制。三是自我評估制度設計不合理。很多指标不可測量,制度實施的具體方案執行效力到學院、專業或課程層面已經不斷遞減。

2.組織機構和隊伍不健全。雖然高校對管辦評分離的原則早已達成共識,但通過調查我國高校的機構設置情況不難發現,目前國内質量評價機構主要形式為下設在教務處的獨立科室,無法實現管辦評分離。獨立的質量評價與保障機構在當前形勢下最符合教育部管辦評分離要求且符合社會和高等教育發展趨勢,但遺憾的是國内能夠實現管辦評分離的學校仍然不多,尚未成為我國高校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建設的主流。

同時,不僅組織機構設置尚不完善,而且機構的人員隊伍配置情況及機構内部職責明确機制也遠不健全。一是組織的整體職責不明确。本科教學質量貫穿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雖然包含課堂教學,但課堂教學評價與保障仍是很多學校質量保障部門的工作核心與重點,而對教學質量活動的其他相關主體或活動環節仍缺乏明确的職責劃分和工作細則。二是組織隊伍不健全。目前,我國高校質量評價與保障部門實際工作人員多為2人~5人,甚至2人~3人。且這些工作人員多數沒有教學質量相關研究背景,雖然有一定學曆或一定的教學相關工作經驗,但就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方面,不僅理論知識不足,而且實踐經驗也亟待提升。

3.覆蓋質量活動主體和過程不全面。學生在學校期間整體素質的培養和提升與學校各職能部門的工作息息相關,學生各種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都是教學質量活動的一部分。高校内部教學質量活動涉及的主體不僅僅是教務處和各學院,學校的全體教職工都是“全員育人”參與者,都是教學質量活動的相關主體,因此質保體系應涵蓋學校全部教職工和學生,而不僅隻是任課教師和學生。

目前,國内教學質量評價過多的強調結果,而忽視了對過程的監控。大多數學校強調了評價的多元化,但不論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還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這樣的方式都是一次終結性評價,中間的過程被完全忽略。但實際上,教學活動作為一個持續性、進階性的活動,過程評價尤為重要。多次性過程評價不僅對課程或學生的評價更加客觀更加真實,而且強化了各方主體對教學質量的主動參與意識,方便了評價信息的及時反饋與改進,對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将會有更加明顯的效果。

4.信息反饋機制欠效率。目前,國内部分高校的内部質量體系并未形成閉環。一是體現在質量評價信息反饋的滞後性。多數高校質量評價信息反饋為固定周期性反饋,如每年的教學質量報告或每個學期的教學質量評價總結,僅在較好的情況下可以對每個月質量評價信息反饋,但仍然存在滞後性。且評價信息經評價人、質量保障部門、被評價部門、被評價人幾經輾轉,更是加大了其滞後性。二是質量評價信息反饋的改進機制缺乏。大多數情況下,被評價人收到評價信息反饋後整個評價活動即截止,沒有明确有效的反饋、改進機制,沒有形成閉環,不能達到互相促進不斷完善的目的。

五層次、多維度的立體校内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的構建

北京化工大學對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視由來已久。從1995年來就開始實行教學巡視制度。教育部的院校評估和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作為我國本科教育質量監測保障體系的兩大支柱,也在促進學校教學質量提高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2004年,學校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優秀評估。2016年,有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生物工程三個專業先後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1.成立教學督導與評價辦公室。為加強對學校教學活動的監督與管理,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2016年,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主任的北京化工大學教學督導委員會,并下設教學督導與評價辦公室,獨立于教務處,負責學校教學質量的監測與保障。學校在教學與督導評價辦公室的主要工作職責中,明确指出了學校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不僅需要對學校本科教學運行秩序進行監督與評價,而且要對學校的教學、學生學習及學校管理進行全面監督與反饋。

2.建立五層次多維度校内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經過不斷的實踐,學校探索建立了“本科教學質量年報—學院本科教學評價—專業評價—課程評價—教師評價”五層次、多維度的立體校内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

一是本科質量年報。質量年報是對學校教學工作進行的總結和反思,是各項教學評價效用的階段性檢視,通過質量年報的總結和反思,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改進和提升。學校的本科質量年報工作與本科教學狀态數據庫相結合,多角度全面分析本科教學狀态基礎數據的形成,并撰寫總體分析報告,為學校的教學運行決策提供依據。

二是學院本科教學評價。每年對各學院教學工作進行評價與考核,并将其與年度績效相關聯。對學院教學評價包括基本工作,重點工作、特色工作兩大部分。“基本工作”包含本科教學運行及管理、教學質量監測、教學改革和建設工作。“重點工作、特色工作”考察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和本科教學工作重點,學院所承擔的任務和完成情況;有特色的本科人才培養舉措或管理制度創新。

三是專業評價。作為一所特色鮮明的綜合性大學,學校根據自身“大化工”的發展特色,制定了适合學校情況的專業評價指标體系,并積極開展專業自評,對專業進行實時監測,方便學校掌握專業動态發展,提供有效的專業建設改進意見。

四是課程評價。學校在已有課程标準基礎上,制定了新的基礎課課程評價标準。例如:數學類基礎課程評價指标體系,考慮數學類等基礎課程本身内涵,制定了更适合于基礎課程的評價方法,有助于提高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完善了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認定工作,定期對所有本科課程進行質量認定,督促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五是教師評價。在校内基本完善了六維(學生評價、同行評價、教師自評、巡視組專家評價、領導幹部評價、教學指導委員會評價)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且根據高等教育發展現狀,修訂了以前的教師評價指标,完善教師評價過程,有效地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和師資隊伍的發展建設。實施了學生信息員反饋制度,學生對教師課堂表現實時進行反饋,每周定期彙總并向學院進行整體反饋,并督促教師進行反饋改進。

3.完善多時間跨度動态評價模式。學校教學質量評價模式采用“評價—反饋—整改—檢查,再評價—反饋—整改—檢查”的閉環循環方式,形成多時間跨越的動态評價,不僅有效提高了評價效用,而且促進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雖然學校已在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漸漸由以“課堂為主”向“課内外結合”轉變,也将教育教學活動的被監測主體由教師擴大至學校教師、學生及全部管理人員,正逐步從“結果評價”向“結果和過程評價相結合”轉變,但根據學校“人格、知識、能力”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以及 “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的實現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未來,學校内部立體評價體系仍需進一步完善,使其更科學、更系統、更具有借鑒意義。(作者:鄭秀英 崔豔嬌 任新鋼,單位:北京化工大學,任新鋼系學校副校長)

本文系2013年北京市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重點項目“學校内部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的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 張波.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中應予關注的幾個問題[J].高教發展與評估,2009,25(1):6-10.

[2] 許淑雯,周湘林.高校教學質量問責反饋機制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5(4):75-79.

[3] 蔡紅梅,許曉東.高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标體系的構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177-180.

《北京教育》雜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