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周國平說:
“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二是發現再怎麼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時候。”
王小波說了,生活就是緩慢受重錘的過程。我們不甘平凡而又歸于平凡的世界裡,滿是倔強。
這一輩子沒什麼可炫耀的,光是不自卑就已經耗盡了全身力氣。
01成年人的生活,就是一場劫難。
路遙筆下的雙水村,生活着的是背朝黃土面朝天的老農民。
父親孫玉厚,撫育四個兒女,還有年近八十的癱瘓老母要侍奉,甚至好吃懶做的弟弟也要靠他扶持。
他起早貪黑地拼命勞作,可貧苦的日子像個黑洞,怎麼也爬不出來。
供不起孩子上學,大兒子少安隻能辍學。少平和小女兒蘭香爛衣薄衫,在學堂裡受盡白眼。
家裡吃頓白面馍,也隻能僅着老母親,連孩子都嘗不上。
沒錢的時候,他要半夜偷偷摸摸掏糞去賣。即使再打拼,還是沒有能力給少安湊出一份像樣的彩禮。
眼看村裡和少安同齡的年輕人都結婚生子,少安的婚事卻沒有着落。
愧疚的老父親,忍不住蹲在地裡抱頭痛哭。自卑而又自尊的父親啊。
誰不想體面地活着?誰不想風風光光的嫁女娶媳?
後來,日子好轉。直到孫少安捐助建學校時,窩囊了一輩子的孫玉厚,終于在雙水村高高地擡起了頭。
生活,盛滿了滿滿的苦楚,隻是僅僅生存就耗盡了所有力氣。
孫玉厚,是所有父母的縮影,為了托起一個家,為了托舉起兒女,耗費自己一生的心血。
獨獨,自己活得自卑而又倔強。
年少不懂孫玉厚,讀懂已是不惑年。
02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說:
“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時時都會感到被生活的波濤巨浪所埋沒。”
孫少安因為家貧13歲就辍學了,下地幹活幫家裡維持生計。
他和潤葉青梅竹馬,情投意合。但潤葉是縣城的教師,父親田福堂又是村支書。
田父壓根兒就瞧不起少安和他們一家人,對孫少安極盡羞辱,千方百計地阻撓兩人在一起。
少安深知自己與潤葉的差距懸殊,也不忍心讓她跟自己過窮日子受罪。
當潤葉苦苦要見他時,他選擇了逃避。這份逃避裡,也是如此的自卑而又自尊。
一路抹着淚跑到山西去相親,娶了秀蓮回家,也是為了讓潤葉徹底死心。
後來,幹起磚瓦廠,卻因為請了一個冒牌的燒磚師傅,不僅把掙的錢全賠了進去,還欠下了巨債。
妻子秀蓮操勞過度,咳血倒下,陪丈夫度過窮困潦倒的艱難,卻沒能安享一天福。
生活的波濤巨浪真是一浪蓋一浪。
孫少安賭着氣一心要過上好日子,帶領村民緻富,給村裡修學校。
自己過好,也讓村民,讓孩子亮亮堂堂的生活,蒸蒸日上的過日子。
命運,把我打倒1000次,我就1001次站起來,挺出來,昂揚不屈。
孫少安曆經的貧困中的饑餓,自卑裡的屈辱,感情裡的無奈……都得自己吞咽。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夠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者實現。
你咽也得咽,不咽也得咽。
路遙說:
“在這平凡的世界裡,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
03
路遙說,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
少平在《平凡世界》裡一出場,就伴着自卑,伴着痛苦。
他一身老土粗布,黑顔料染得還不均勻。腳上的一雙舊黃膠鞋已經沒有了鞋帶,一隻鞋幫上還綴補着一塊藍布補丁。
他吃着學校最差的“丙等飯”,吃焦黑的高粱面馍,喝剩菜湯。
這些他都還能忍受,最痛苦的正是由于貧困而給自尊心所帶來的傷害。
他十七歲了,胸腔裡跳動着一顆敏感而羞怯的心。
雖然他在班級裡個頭最高,但始終覺得比别人都低了一頭,時常感到别人嘲笑他寒酸。
他為了活得尊嚴,隻能拼命讀書。靠着讀書不斷豐盈内心,同幹部家庭出身的田曉霞結成了精神伴侶。
他與田曉霞相處精神是愉悅的,但回到物質世界,面對田曉霞的身份時,他的自尊與自卑又交互折磨。
他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
天有不測風雲,曉霞不幸去世,少平伏在泥水中,絕望地哭,他的世界坍塌了。
可再大的風浪,再黑的前路,也得走下去啊。
他背石頭,下煤礦,出苦力,用身體的疼痛撫平他内心的傷疤。
他大牙灣煤礦裡,因礦難而毀容的自卑,師父去世的傷痛,外界的薄語都考驗着他的内心。
最終,他選擇和師母惠英和明明一起,在礦區裡歸于人間煙火,繼續辛苦而滾燙的人生。
其實,我們都是孫少平,骨子裡都有揮不去的自尊與執着。
《苦難的曆程》中說:
“在清水裡泡三次,在血水裡浴三次,在堿水裡煮三次,我們就會純淨得不能再純淨了”。
結語:
奧尼爾曾說過:
“我們生而破碎,用活着來修修補補。”
無論是誰,都在這平凡的世界中,努力地掙紮着。每個人的一生,都有過雨浸風蝕的落寞與滄桑。
路遙也總結了:
習慣了被王者震撼,為英雄掩淚,卻忘卻了我們每個人都歸于平凡,歸于平凡的世界。
用盡全力,過着平凡的一生。
我們都是不斷艱難前行着的普通人,隻是最平凡不過的生活。
或許,光不“自卑”,就耗盡了全身力氣。但,仍然熱氣騰騰地活着。
文:子芊上上,溫暖向陽,上上而行。專注于吸引力法則,專欄《吸引力法則21堂人生好運修煉課》限時優惠,敬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