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的老董,入冬之後,經常感覺喉嚨裡面不舒服,有痰,咽口水嗓子裡面仿佛有異物一樣。因為老董抽煙喝酒十幾年,懷疑自己可能是得了咽炎,去診所開了些咽喉含片,吸煙喝酒也有意克制。
可是一個月之後,老董并沒有感到好轉,反而嗓子發癢,幹燥。喉嚨裡的異物感一直很強烈,還是去了醫院。
醫生為他做了一次胃鏡,結果在老董食管裡發現了異常。相較于正常的食管,老董食管黏膜很粗糙,而且不規則。在取得老董的同意之後,醫生通過病理檢查,診斷為鱗狀上皮高級别上皮内瘤變,屬于食管癌的早期癌變症狀。
老董吓了一跳,沒有想到,平時自己身體挺好的,這一檢查就得了癌症。兒子剛結婚,還等着抱孫子呢,這可如何是好?好在老董發現得早,在醫院的規範治療下,最終痊愈出院。
一、食管癌是“中國特色腫瘤”!近幾年食管癌的發病率不斷提升,《柳葉刀•胃腸病和肝病學》期刊顯示2017年全球食管癌的新發病例高達47.3萬例,因食管癌死亡甚至達到了43.6萬例,而從國家層面來看,又以中國的新發病例23.5萬和死亡病例21.3萬為最!
食管癌還有一個稱呼,它被稱為中國的“特色腫瘤”之一,為什麼呢?
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胸外科李印教授認為這和中國居民不良的飲食習慣有較大的關系。
比如中國居民喜食“熱辣滾燙”的食物,也喜歡講“趁熱吃”,而這種長期進食燙食的壞習慣很容易反複刺激食管,無疑會為食管癌埋下伏筆。
另外,長期飲用高度酒以及吸煙,好食腌制食物以及因節省而進食黴變食物等行為,都十分容易造成緻癌物質刺激食管黏膜上皮細胞的情況,在上皮細胞反複修複、損傷的過程中也會提高食道癌變的幾率。
二、别被食道癌迷惑早期發現食管癌的治愈率較高,中晚期預後效果較差。李印教授介紹,食管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間斷性的感覺吃飯有哽咽感,出現反酸、燒心、上腹飽腹感等不典型症狀,很多人會将食管癌早期症狀誤認為是别的疾病,錯過早診時機。
如開頭的案例老董一樣,食管癌早期症狀與咽喉炎相似。
其相似之處在于都會令咽喉部出現異物感,不過區别在于:咽喉炎的咽喉異物感在患者安靜狀态下較為明顯,進食時不适感會減輕或消失,進食後異物感則又出現。
而食管癌呢?通常食管癌患者每次吞咽時咽喉部都會有異物感,并且還會伴随胸骨後疼痛和灼燒感等症狀。
食管癌早期症狀還與胃食管反流病易混淆。通常胃食管反流患者進食後,身體前屈以及夜間卧床睡覺時會感覺咽喉不适,也會伴随胸骨後灼燒疼痛感。一般做胃鏡檢查可以跟食管癌鑒别開來。
三、這3種“長期愛好”易患食管癌食管癌是名副其實地“吃出來”的癌症,特别是以下3種“長期愛好”,它們和食管癌的産生是很難脫得了幹系的!
1.趁熱吃
人體食管有一層猶如絲綢般的粘膜,正常情況下耐受溫度在40℃~50℃之間,而過燙的食物溫度超過65℃則容易損傷粘膜或造成局部潰爛。雖然粘膜可以自我修複,但是在長期且反複的刺激下則會導緻局部增生,進而誘發食管癌。
2.愛吃辣
不少人都喜好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特别是風靡已久的辣條成為了不少年輕人的最愛。
雖辣得過瘾,但是辛辣食物卻會損傷食管上皮的細胞,造成細胞變性而影響上皮細胞代謝,使得食管粘膜出現炎症,特别是長期喜好辛辣食物更容易促使食管癌的發生。
3.愛煙酒
首先,酒精刺激性強,入口後容易刺激口腔以及食管粘膜,尤其是高濃度白酒對粘膜的傷害更甚。
其次,香煙也會提升食管癌的發病率,其中煙草中的緻癌物質容易跟随食物或者唾液下咽到食管處或被吸收,食管長期受到緻癌物質的刺激最終可能誘發食管癌。
食管癌早發現早治療,治愈率還是比較高的。不過食管癌早期症狀容易和咽喉炎、胃食管反流等疾病混淆,建議出現不适後及時去醫院檢查清楚。另外在預防上也要注意改變飲食習慣,從管住嘴開始。
#謠零零計劃##家庭健康守護官##守護銀齡世界#
參考資料:
[1]《全球一半食管癌發生在中國,嬌嫩的食管是怎麼被“弄壞”的?》.生命時報.2020-12-21
[2]《食管癌是“中國特色腫瘤”,這些習慣該改改了!》.健康時報.2021-11-01
[3]《一半食管癌在中國,喜辣、燙食、喝酒,這些壞習慣你有嗎?》.健康時報.2021-03-3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