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相聲有哪些深度解析

相聲有哪些深度解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23:18:20

相聲行業在近十年來的發展可以用兩個“最”來形容:最好的時候,最壞的時候。

最好的時候指的是相聲行業一派繁榮景象,說相聲的遍地都是,小劇場各處開花,相聲演員成為流量明星等等。

最壞的時候指的是相聲行業在藝術和作品上發生了大幅下滑,不僅精品相聲寥寥無幾,相聲藝術發展方向也被攪亂,長此下去,這門語言藝術有實質性消亡的危險。

相聲有哪些深度解析(相聲的五個境界是什麼)1

如何能讓相聲行業擺脫這個藝術上的低谷期,達到商業和藝術齊頭并進的結果呢?重中之重就是樹立一個正确的創作表演方向,将相聲作品的水平、效果、格調和層次等同步提高。

相聲,其實并不簡單,其水平可以大緻分為五個境界。

相聲有哪些深度解析(相聲的五個境界是什麼)2

一、有效果

你可以理解為“笑果”,相聲是一門讓人發笑的藝術,這話當然對,但也不全對,更準确的意思是相聲能讓人感到惬意。

捧腹大笑是效果,擊節叫好是效果,由衷贊歎也是效果,笑而不語當然也是效果,隻要讓人感受到語言藝術的魅力,都可以算效果。

舉一個例子,有的傳統相聲包袱很少,而且對于老觀衆來說,那些包袱的底早就已爛熟于心,但是觀衆依然喜歡聽傳統活,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聽“鋪平墊穩,三翻四抖”這個過程的精妙,老先生說,給那些傳統活做鋪墊時,最好的效果是現場掉根針都能聽見。

按理說,有效果是說相聲最簡單的一個境界,但現在很多相聲演員都理解偏了,他們隻把讓觀衆大笑當成效果,忽略了“鋪平墊穩和三翻四抖”這些真正的語言藝術。

相聲有哪些深度解析(相聲的五個境界是什麼)3

二、有技藝

侯寶林大師曾給傳統相聲歸納了十二項技藝,但實際上相聲演員沒必要全都掌握,甚至于你掌握其中一兩項技藝的精髓也行。

像什麼白沙撒字、太平歌詞、蓮花落、數來寶、暗春、貫口等相聲技藝一個都不會也沒事,重要的是你會說會逗就可以了,畢竟相聲是“說”的。

但是,現在有些相聲演員也理解偏了,把一些小曲、貫口甚至太平歌詞當成至高無上的相聲技藝,反而把最基本的“說”和“逗”懈怠了,造成的後果就是演員在台上的表演節奏松松垮垮,說話颠三倒四廢話太多還灑狗血,這就屬于典型的舍本逐末,忽略了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這個宗旨。

相聲有哪些深度解析(相聲的五個境界是什麼)4

三、有生活

當年馬季他們這些前輩創作相聲,那是需要真正深入生活體驗生活的,為寫一段相聲甚至還要去村裡住一個月。後來馬季還告訴他的徒弟們,你們要是真沒有時間去體驗生活,那就搬個馬紮坐在胡同口,看看路過的人穿什麼衣服聊什麼天,那也是生活。

這就是相聲最簡單的創作技巧,貼近生活。馬志明的《糾紛》就是在派出所偶然遇到的小事改編的。郭榮啟的《打牌論》是他天天跑到麻将館和胡同口看人家打牌琢磨出來的。有生活的作品就能迅速拉近和觀衆的距離,迅速得到觀衆的共鳴。

但是,現在很多相聲演員創作時喜歡在網絡上找段子,脫離了生活,造成的結果就是聽段子感覺有點兒意思,但卻是一種膚淺的搞笑,而不是來自于生活的幽默,那自然很難誕生精品。

相聲有哪些深度解析(相聲的五個境界是什麼)5

四、有邏輯

相聲要有主題,多數情況下是一個故事,有時候是一段批講或評論,不論是哪一種相聲創作思路,都要求相聲的主題要有邏輯。

簡單說就是,你要講一個故事,怎麼能讓觀衆沉浸到故事情節中去呢?那就是要有強大且合理的邏輯。

比如張壽臣的《托妻獻子》,這個故事的邏輯性就很好,從逗哏和捧哏的情義入手,提出“一貴一賤,交情乃見,一死一生,乃見交情”的主題,并用小故事說明。再轉入主題故事“托妻獻子”,把捧哏為什麼要去外地十年不回,逗哏為什麼要為捧哏的後代着想等關鍵鋪墊都交代得很清楚,最後完成整個故事的底,并帶一個反轉。

相聲有哪些深度解析(相聲的五個境界是什麼)6

但是,現在很多相聲演員說這段《托妻獻子》時就經常不注意鋪墊,而且把故事說得非常油膩甚至下流,讓很多觀衆都以為這是一段很低俗的相聲,這就是缺乏合理鋪墊也就是故事邏輯的問題。

小故事同樣,馬三立的《逗你玩》、《賣魚》等小段都非常注重故事邏輯性,将鋪墊放在首位考慮,隻要鋪墊和邏輯做好了,底和效果是水到渠成的。

可能也是因為現在的相聲演員都喜歡從網絡上扒段子,把相聲弄成了段子集錦,這樣就不能稱之為有邏輯,觀衆聽完哈哈一樂,再問他你聽什麼了全都記不住。相對來說,體制内很多相聲演員在這方面做得非常規矩,還有很多雖然不火但基本功很瓷實的相聲演員在這方面也很出色,他們的相聲聽着不鬧,能讓你沉下心來聽他們鋪平墊穩把邏輯講清楚。

相聲有哪些深度解析(相聲的五個境界是什麼)7

五、有思想

有相聲明星反複向粉絲渲染“相聲不是教育人的,相聲就是圖一樂”,這是一種典型的偷換概念,直接拉低了相聲的格調。最優秀的相聲永遠都是寓教于樂的,而不僅僅是低級搞笑,這個寓教于樂換句話說就是相聲要有思想。

你想通過這段相聲說明什麼道理,闡述什麼觀點,諷刺什麼現象,歌頌什麼事情,這都是有思想,把這些思想用幽默的故事展現出來,讓觀衆在笑聲中去領悟,這就是寓教于樂。顯然,個别相聲明星是把寓教于樂的概念偷換成了填鴨說教。

相聲有哪些深度解析(相聲的五個境界是什麼)8

知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在接受采訪時就曾駁斥過這種偷換概念的觀點,他提出相聲是可以教育人的,也就是寓教于樂,能讓人從中悟出什麼東西來。他的觀點非常值得贊賞。

舉幾個典型的有思想的相聲,傳統相聲裡的《改行》,侯寶林大師的《夜行記》和《關公戰秦瓊》,馬三立的《買猴》和《十點鐘開始》,馬季的《多層飯店》、《五官争功》和《一個推銷員》,姜昆的《如此照相》、《電梯奇遇》和《着急》,牛群馮鞏的《小偷公司》和《我錯了》等。

這些相聲在表面上都是一個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其内核都有各自的思想,有的是諷刺醜惡,有的是反映生活,讓觀衆聽完了之後會領悟到一些東西,但這些東西還不是相聲演員們直接在相聲裡告訴你的,有些思想是通過相聲作品潛移默化感染你的。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有思想的相聲作品創作難度很高,需要創作者和表演者都有很高的思想水平和創作水平,因此這樣的精品相聲段子在相聲史上始終都是最頂尖的存在。

同樣也是因為創作水平所限,有些相聲演員沒有那個能力,也沒有那個思想水平,隻好宣揚什麼“相聲不是教育人的”,通過偷換概念否定寓教于樂的創作方向。

相聲有哪些深度解析(相聲的五個境界是什麼)9

綜上,為什麼說本文說這個階段是相聲藝術的一個低谷期,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相聲演員的作品始終在低層次打轉,更有甚者,一些當紅相聲明星的相聲水平則常年在最低層次徘徊,反而起到了劣币驅逐良币的作用。

相聲藝術的未來在哪裡?值得深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