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利潤怎麼算?在做企業的時候,利潤肯定是非常重要的數據之一了,但是關于企業利潤的算法,很多人還是一知半解,不是非常清楚,
企業淨利潤具體是怎麼計算的?
答: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稅金及附加=主營業務利潤
主營業務利潤 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管理費用-财務費用=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 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所得稅=淨利潤
淨利潤和毛利潤分别是什麼意思?區别是什麼?
答:毛利潤,是指:售價-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毛利潤.
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是指:你可以直接控制的成本,如原材料、員工工資等
淨利潤(純利潤,是淨利潤的另一種說法.)是指:毛利潤-不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淨利潤.
不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是指:水電費、營業稅等各種不能直接控制的成本.
淨利潤=收入-成本-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 (-)營業外收支淨額(支出淨額用負數表示)-所得稅額
毛利潤=收入-成本
企業利潤率怎麼計算?
利潤率=利潤總額/增加值×100%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資本金利潤率=利潤總額/注冊資本×100%
邊際利潤率(臨界收益率)=1-變動成本率
=邊際貢獻/銷售收入=單位邊際貢獻/銷售單價
銷售利潤率計算公式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100%
銷售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
而利潤總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因此,可以看出銷售毛利率一般大于銷售利潤率。
可供分配的利潤怎麼計算?
可供分配利潤=當年實現的淨利潤 年初未分配利潤(或減年初未彌補虧損) 其他轉入
可供分配的利潤,按下列順序分配:
(1)提取法定盈餘公積;
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制企業應當按照淨利潤(減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10%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非公司制企業法定盈餘公積的提取比例可超過淨利潤的10%。
法定盈餘公積累計額已達到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
【注】:在計算提取法定盈餘公積的基數時,不應包括企業年初未分配利潤。
①如果年初未分配利潤為正數,即曆年累積盈利
提取的盈餘公積=淨利潤×盈餘公積提取比例
②如果年初未分配利潤為負數,即曆年累積虧損
提取的盈餘公積=(淨利潤-年初未彌補虧損)×盈餘公積提取比例
(2)提取任意盈餘公積;
公司制企業可根據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取任意盈餘公積。
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的區别在于其各自計提的依據不同,前者以國家法律法規為依據;後者由企業的權力機構自行決定。
(3)向投資者分配利潤
盈餘公積經批準可用于彌補虧損、轉增資本、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等
經過上述分配後:
期末未分配利潤
=可供分配利潤-提取的盈餘公積-向投資者分配利潤
=年初未分配利潤 當期實現的淨利潤 其他轉入-提取的盈餘公積-向投資者分配利潤
在這裡相信有許多想要學習會計的同學,大家可以關注小編頭條号,私信【學習】即可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資料!還可以免費試學課程15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