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評價”的智慧,請參看《頭腦審判官:讓人“萬箭穿心”的造箭者》),優先表明自己對領導的感激。
本來嘛,做好工作是你的本分,領導完全可以不給你提意見,隻等着看結果。但現在領導提了意見,本意一定是希望借用他的一些優勢幫你把工作做得更好。難道我們不應該感激這種關懷和指導嗎?
如果意見中有部分贊同,可以說,“您說得對,(重複意見中你認可的部分)……”
如果意見的内容完全不贊同,但提供了新視角:“您的考慮很有道理,我之前都沒想過這一點,謝謝您提醒我。”
如果覺得領導的意見簡直“異想天開,根本不可能實現”,也可以換個角度說,“您的意見很新穎……”
如果實在無法找到内容部分的贊同之處,還可以說,“謝謝您給我們提意見!”
以上這些發自内心的感謝,首先表明了你的态度,将這次意見之争從個人恩怨層面排除,并将領導拉到了統一陣營。你在傳達“我知道您是為了幫助我将工作做得更好,感謝您!”
當領導接收到這些信息,一定會對你的正向理解非常欣慰。
Ø第二步,讨論内容。
隻有當第一步完成之後,才能開始第二步。
這時候雙方已經消除了立場的對立,沒有攻擊和戒備。這才是适合讨論不同點的氣場和氛圍。
現在到了展示專業技能的時刻了,請盡情發揮你的專長,開始證明自己的優秀吧。
讨論時要記住一點:隻用邏輯思維、理性分析、專業技術、數據事實來說話,不要有任何個人評價。
如果不太清楚如何具體操作,有一個輔助技巧:盡量不用人做主語!
“綜上,我覺得……”換成“以上數據表明……”
“你不能這麼要求……”換成“技術不支持這樣的做法……”
“我想不出其他辦法了。”換成“以目前搜集到的信息來看,沒有其他方案。”
……
後一種表述能盡量避免個人情緒和主觀視角,也就能最大限度将讨論維持在理性範圍内,不會偏離主題,升級矛盾。
l[玫瑰]是問題還是機會?現在回頭看當初的問題“當我們不贊同領導意見的時候,除了勉強附和就隻能硬怼”還是問題嗎?
隻要先建立好雙方的一緻立場(認同并感激領導提建議的初衷),再展開基于客觀真實理由的讨論,多半都能獲得更好的方案,和因為客觀讨論建立起的更親密的工作關系。
這就是真正的良性工作關系:相互尊重又相互促進。
長此以往,工作效率越來越高,團隊氛圍越來越好,何愁沒有業績?
這樣看起來,當領導提出不同意見,正是我們提升自己,增進工作友誼的巨大契機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